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王安石傳 | 上頁 下頁 |
王安石的用人和交友(1) |
|
古往今來很多人談論王安石,其中把他當作小人的,就不必說了,即使那些敬仰他為君子的人,也未嘗不認為他的缺點是喜歡任用小人。然而,他果真喜歡任用小人嗎?他任用的人果真像史書中記載的那樣,沒有一個不是小人嗎?我希望大家能心平氣和地做一番考察。 我曾經說過,王安石不得不任用小人的原因,是當時的所謂君子沒有人願意讓他任用。實情就是這樣。王安石曾經說過:「洪水之患,不可能等到有了治水的人才發生,而這些大臣中,只有鯀的才能在治水方面表現得比較優秀,所以雖然剛剛下令毀了全族的人,也不能捨棄鯀這個人。」由此推斷,即使說他好用小人也沒有什麼不合適的。等到他辭官歸鄉之後,也曾經說過,自己的智慧不足以知人,所以給自己帶來麻煩的往往是那些平日交往很多,情誼深厚的人,他受到小人的牽累,自己也非常後悔,這也是事實,我們不必為他隱諱。而且,小人也不是什麼時候都不能用,但能否任用小人,一定要看任用他的是什麼人。如果是個純粹的君子要任用小人,天下沒有比這個更危險的事了。一個人所以被人稱為小人,一定是他的機巧變詐太厲害了,任用他的人,在這方面要能與他相匹敵,或者超過他,雖然他很善於欺騙,但即使他用盡渾身伎倆,卻仍然不會逃出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任用小人。比如張江陵(張居正),就是這樣的人,比如胡文忠(胡林翼),也是這樣的人,像曾國藩,已經不是這樣的人了,像王安石就更不是這種人了。為什麼呢?因為王安石就是個純粹的君子人啊,因為他是個太不懂得權術的君子人啊。 以毒攻毒,小人才能對付小人,君子常常顯得無能為力。 八十年代,改革之初,也有類似的爭論,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也還沒有完全解決。白貓黑貓,捉住耗子就是好貓。現在看來,也要另當別論。 儘管如此,說王安石專門喜歡任用小人也是不對的,說他任用的人都是小人,更是不對的。王安石給神宗的《論館職劄子》說:「皇上即位以來,由於在職的這些人,能夠做事的很少,所以,提拔任用的這些人,許多人有點小的才能但大節卻很成問題。如果這樣的人能得志,就會敗壞社會風氣。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只能是親近忠良之人。」他這樣規勸他的皇上,難道自己倒不這樣做嗎?在制置條例司剛成立的時候,神宗多次問王安石,他說:「如今要理財,就必須使用能人。但是,天下的人一旦看到朝廷優先使用能人,而不把任用賢人作為當務之急,恐怕風俗會因此而變得很糟糕。那樣的話,恐怕會貽害無窮。所以皇上考慮國家大事是有先後緩急的。」這是王安石關於親近賢人,疏遠小人的諄諄告誡,是非常深切的告誡。所以,與其說王安石喜歡任用小人,不如說神宗喜歡任用小人,而王安石一直想要矯正他,但沒有完全做到。事實上,王安石提拔任用關懷過的人,其中被後世稱為君子的有很多位,然而,這些人有的後來不再支持新法,有始無終,史家於是不認為他曾被王安石任用過。王安石既然一心一意要推行新法,那麼,凡是不贊成新法的人,雖然想要任用他,也不可能善始善終。此事在道理上就是這樣,說王安石無心任用他們,其實不是這樣。而對於始終奉行新法的那些人,後來的史家,並不問這個人平日的品行如何,就憑他附和新法這一件事,已經把他當作罪大惡極之人了。不僅如此,往往還虛構事實,一定要給他扣上個惡名才覺得痛快。不一定是和王安石一起共事的人,就是平時與他來往較多,關係比較密切的人,也沒有一個可以倖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王安石所用之人,怎麼能不是小人呢?不是王安石喜歡任用小人,而是只要這個人曾經得到過王安石的關心,再經過史家的一番修飾處理,雖然是君子也就成了小人。我不敢說王安石任用的人裡沒有小人,我覺得雖然有小人,但決不像有些人說得那麼嚴重。憑著王安石的高風亮節,一經史家的刻畫,仍然使後來的讀者,覺得王衍、盧杞就在眼前一樣,那麼其他那些在道德節操方面不如王安石的人,授人以可乘之隙,他們受到的誣衊可能就更加嚴重了。像韓琦這樣的人還可以指責他結交宦官,憑著歐陽修的名聲還有人指責他盜淫甥女,而且,整個朝廷都為此鬧得不可開交,說他希望得到皇上的恩寵而不擇手段,甚至欺騙皇上。當時的這種意氣之爭,哪裡還有是非之心,他們說的那些話又怎能讓人相信呢?孫固因為「濮議」一事,在朝廷上爭論幾句,馬上被人們斥責為「奸邪」,然而,近千年來指責王安石所用之人為奸邪的,又怎能知道他們的品行連孫固都比不上啊。我並非一定要為王安石任用的人進行辯解,但確實有我不能不說的話,下面就把可以考證的人一一列在這裡,並加以評說。 陳升之 (公元1011—1079年)陳升之在仁宗時就已經做了執政官員,並非王安石特別提拔。然而,王安石的文集中有《送陳升之序》,大概在他的名聲還沒有很顯著的時候,就希望能夠委以重任。到了制置條例司剛建立的時候,就把他調來一起共事,所以,神宗以陳升之為宰相,一定是王安石的推舉,這是毫無疑問的。陳升之擔任諫官五年時間,談到的事情有百餘件,這個人不是一個庸碌無為的人,只是因為和王安石共事,史書上說他狡猾多變,善於附會別人來謀取富貴。這種說法是否可信就不是我所能判斷的了。 王珪 (公元1019—1085年)王珪自熙甯初年(公元1068年)開始,連續為皇室起草詔書十八年,到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做了參知政事。九年(公元1076年),為同平章事,整個神宗朝一直擔任宰相。他是否得到王安石的提拔和推薦我不知道,然而,他是一直奉行新法的人,《宋史》本傳對他執政前多是褒獎讚美的話,在他執政之後卻有很多譏諷,批評他的話,平心而論,這是一個中和的人。 蘇轍 (公元1039—1112年)王安石最初設立制置條例司的時候,首先提拔他為檢詳文字。王安石專門提拔小官吏就是從蘇轍開始的,後來因為不贊成新法,出為河南推官。 程顥 (公元1032—1085年)制置條例司剛剛設立時,派遣八個人到各路去視察農田水利,程顥就是其中的一個。程顥實際上就是王安石特別提拔的人才。後來因為不贊成新法,出為簽書鎮甯軍判官。但是,《宋史·王安石傳》和《宋史·程顥傳》都不記載程顥曾經做過條例司官員一事,大概是覺得受到王安石的賞識是程顥的一個污點,所以要為他隱諱吧? 劉彝 (公元1029—1091年)條例司派遣的八個人之一。在這之前本來是縣尉,也是王安石特別提拔的人。史書上說他因為不贊成新法被罷官,又說神宗選拔管水利的官員,因為他熟悉東南的水利,讓他做了都水丞,並不是不用他,因為他有自己的專長,便委派他專門去做一件事罷了。由於他沒有在關鍵的部門工作,所以本傳沒有貶低他的言辭,而且極力稱讚他有才幹。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