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王安石傳 | 上頁 下頁 |
軍隊和國防(4) |
|
由此看來,保甲法最初的性質,與當今世界的警察制度是很相似的。而所謂警察權,應該是委託給地方自治團體的一種權力。警察權應當集中於中央呢,還是分散到地方呢?應當任命官吏專任其職呢,還是選舉人民兼任其職呢?這兩種辦法各有利弊,至今許多政治學者也沒有一致的意見。然而,在幅員遼闊的大國,中央政府的力量,不僅做不到宏觀管理,也很難具體到細微末節。至於委任官吏來做這件事,並不如讓民眾自我管理更好。王安石的保甲法,就是地方警察的性質。不過,王安石實行保甲法,並不僅僅是為了組建警察而已,更重要的,是想改革募兵制為徵兵制,只是要借保甲法奠定一個比較好的基礎。當時大宋的制度,有一種義勇兵,人數也很不少,但是,它的作用不大,和禁兵、廂兵差不多。王安石想用一種新的形式,改變其精神,這才是保甲法的本意。剛開始討論的時候,朝廷上許多人沒有誰認為這樣做是對的,王安石與宋神宗,以及各位大臣反復辯論,最終說服了他們,新法才得以實行。《宋史·兵制》記錄了這場辯論: 皇帝說,府兵制與租庸法是不是應該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呢? 王安石說:如今的義勇、土軍,輪流執勤服役,每月都有祿米供應給他們,那麼,無論貧富,他們都能入衛出戍(入可以保衛國家,出可以抵禦外敵),雖然沒有租庸調法,自以為也是可以做得到的。這些義勇兵都是良民,應當根據禮義給予鼓勵和獎賞,但如今都顛倒過來了,在他們手背上刺字,花費很多錢糧去訓練他們,讓他們運送糧草,這三件事都是他們不喜歡的,如果驅使他們去上陣殺敵,更是他們所畏懼的。 馮京說:義勇兵中也有想以自己的力量討好施恩於他的人啊。 王安石說:想要表現自己的力量但力量有所不足,就已經不想再進取了,這是因為朝廷施恩過濫,最初給予他們獎勵,也不是鼓勵他們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如今想要利用這些義勇兵,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使得危害在於不當義勇兵,而好處卻在於當了義勇兵,這樣才能改變社會風氣,眾人的武藝也就可以練成了。我希望從鄉間豪傑中挑選一些人做將官,稍加獎勵提拔,他們就會心悅誠服。況且,如今招募士兵來守衛京城,其中竟有慢慢升官至刺史,也就是州一級長官以上的,用這種辦法對待義勇兵,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何況不至於花費這麼多的俸祿,已經足以使得他們趨之若鶩了。皇上如果真能從身邊的大臣中挑選一些人,他們都是很有做事才能的,到了需要的時候,可以派遣他們去率領這樣一支軍隊。如今招募的士兵,有許多都是無賴之人,還可以領導禁軍或廂軍,皇帝身邊的這些大臣,難道還不及此輩嗎?這也是先王現成的法度,國家的長遠之計呀。 皇帝說:是這樣。 皇帝又談到了如何節省國家財政的問題。 王安石說:裁減軍隊是最急迫的。 皇帝說:和慶曆(宋仁宗年號,公元1041—1048年)時相比,已經減少很多了。因此列舉了河北、陝西兩路的軍隊數量,擔心招募的士兵太少了,又缺少認真的訓練,一旦有了緊急軍情,也許會耽誤大事。 王安石說:認真訓練招募來的士兵,從而鼓勵三路之民都學習軍事,很多兵就可以省了。我曾屢次指出,河北過去一直是武人割據,對內抗拒朝廷,對外抵抗四鄰,也曾經抵禦奚人和契丹,兵員儲備很充足,不用向外面求援。如今,河北人口滋生繁衍得很快,又有整個天下的財富來資助,好像還經常感到不足。讓他們抵擋一面之敵,他們的設施還不如武人割據的時候。如果說,三路的事情有需要謀劃的,就在於如何利用老百姓而已。 皇帝又說,戍守邊疆的士兵承擔不了保衛邊疆的任務,白白浪費許多糧草衣服,然而邊防的守備力量又不能削弱。 王安石說:今天,一定要裁減軍隊的話,的確就少了應付危機的力量,而不裁減又不知大量消耗國家財富到什麼時候。我以為,如果不能稍微恢復一些古代的制度來治理軍隊,中國要成為一個富強的國家怕是很難的。 皇帝說:唐朝建都在長安,府兵比較多地駐紮在關中地區,目的就是要鞏固國家的根本;如今本朝建都關東(開封),府兵如此強盛,為什麼京城的軍隊反而不足以防備四方的動亂呢? 王安石說:府兵在他駐防的地區有所作為,又可以命令他到京城來宿衛,也就不用擔心國家的根本不穩固了。 韓絳、呂公弼都認為讓府兵擔任京城的宿衛很難。 文彥博說:像曹州、濮州人專門做盜賊,難道可以讓他們來守衛京城嗎? 王安石說:曹州、濮州的人就沒有被招募的嗎?那些都是狡猾無賴之徒,尚且不足以為慮,義勇兵都是良民百姓,又任命有一定財產的農戶出一人擔任將官,怎麼反倒懷疑他們呢? 陳升之想讓義勇兵立刻去戍守附近的州郡。 王安石說:皇上如果想要克服數百年來募兵制度的缺陷,就應該果斷一點,詳細地制定法律,把實施的細節也要制定好,不然,沒有辦法彌補了。 皇帝說:制度能夠實行在於有法律,應當把條例預先做好,再逐步推行。 文彥博等人又以為士兵是很難使他們到千里之外出戍的。 王安石說:前代征討琉球、討伐黨項,用的不是士兵嗎? 皇帝說:招募的軍人專門用於作戰,因此可以依賴,至於民兵,軍事、農業各一半,可以靠他們去作戰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