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先秦政治思想史 | 上頁 下頁 |
第二十一章 鄉治問題 |
|
歐洲國家,積市而成;中國國家,積鄉而成。此彼我政治出發點之所由歧,亦彼我不能相學之一大原因也。是故我國百家之政論,未有不致謹於鄉治者。其在道家,彼所理想之社會,所謂: 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其民老死不相往來。(《老子》) 此則無數世外桃源之村落而已。其在墨家,所謂: 裡長,裡之仁人。……鄉長,鄉之仁人。……(《墨子·尚同》篇) 蓋一切政治教化,皆以鄉與裡為基本也。其在法家,則言鄉治益纖悉周備矣。《管子》曰: 野與市爭民……鄉與朝爭治。(《權修》篇) 朝不合眾,鄉分治也。(同上) 若歐洲之今日,蓋市盡奪野之民。即中國之今日,亦朝盡攘鄉之治者也。吾儕讀《管子》此數句極簡之文字,竊歎其在千歲之上,乃道出今日全人類之時敝若睹火也。其鄉治之規模奈何?彼書曰: 分國以為五鄉,鄉為之師;分鄉以為五州,州為之長;分州以為十裡,裡為之尉;分裡以為十游,游為之宗。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什伍皆有長焉。築障塞匿,一道路,博出入,審閭閈,慎筦鍵,筦藏于裡尉。置閭有司以時閉,有司觀出入者以複于裡尉。凡出入不時,衣服不中,圈屬群徒不順于常者,閭有司見之,複無時,若在長家子弟臣妾屬役賓客,則裡尉以譙于游宗,游宗以譙于什伍,什伍以譙於長家,譙,敬,而勿複。一再則宥,三則不赦。凡孝弟忠信賢良俊材,若在長家子弟臣妾屬役賓客,則什伍以複于游宗,游宗以複于裡尉,裡尉以複於州長,州長以計于鄉師,鄉師以著于士師……三月一複,六月一計,十二月一著。凡上賢不過等,使能不兼官,罰有罪不獨及,賞有功不專與焉。……(《管子·立政》篇) 又曰: 政既成,鄉不越長,朝不越爵,罷士無伍,罷女無家;士三出妻,逐于境外;女三嫁,入于舂穀。是故民皆勉於為善士。與其為善於鄉,不如為善於裡;與其為善於裡,不如為善於家。是故士莫敢言一朝之便……皆有終身之功……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舉,有不善可得而誅。政成國安,以守則固,以戰則強。(《管子·小匡》篇) 此種制度,是否曾全部實行,雖不敢斷言,即以理想論,其高尚周密,則既可師矣。其在儒家,孔子云: 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鄉飲酒義》) 《論語·鄉黨》篇記:「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可謂孔子極喜為鄉村的生活。儒家好禮,而其所常習之禮,則鄉飲酒與鄉射也。故司馬遷謁孔林時,猶見孔門後學「習鄉飲鄉射於孔子塚」(《史記·孔子世家》)。鄉飲以教讓,鄉射以教爭,蓋其人格教育之第一步在此焉。 故曰:「觀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孟子井田之制,其目的亦以善鄉治。故曰: 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 漢儒衍其意以構成理想的鄉治社會曰: 夫饑寒並至,雖堯舜躬化,不能使野無寇盜;貧富兼併,雖皋陶制法,不能使強不陵弱。是故聖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婦,受田百畝……五口為一家,公田十畝……廬舍二畝半,八家……共為一井;故曰井田。…… 井田之義,一曰無泄地氣,二曰無費一家,三曰同風俗,四曰合巧拙,五曰通財貨,因井田以為市,故曰市井。……別田之高下善惡,分為三品……肥饒不得獨樂,埆不得獨苦,故三年一換土易居……是謂均民力。在田曰廬,在邑曰裡,一裡八十戶,八家共一巷,中裡為校室,選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辯護伉健者為裡正,皆受倍田得乘馬,父老比三老孝弟官屬,裡正比庶人在官者。 民春夏出田,秋冬入保城郭。田作之時,父老及裡正,旦開門坐塾上,晏出後時者不得出,暮不持樵者不得入。 五穀畢入,民皆居宅,裡正趨緝績,男女同巷,相從夜績,至於夜中。故女功一月得四十五日,作從十月盡正月止。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 使之民間求詩,鄉移於邑,邑移于國,國以聞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十月事訖,父老教於校室,八歲者學小學,十五者學大學,其有秀者移於鄉學。…… 三年耕,餘一年之畜;九年耕,餘三年之積;三十年耕,有十年之儲。雖遇唐堯之水,殷湯之旱,民無近憂。四海之內,莫不樂其業。故曰什一行而頌聲作矣。(《公羊傳·宣十五年》何注) 此種社會制度,曾否實現,能否全部實行,自屬別問題。要之在物質生活上采合作互助的原則,在精神生活上以深厚真摯之同情心為之貫注,儒家所夢想之「美善相樂」的社會,此其縮影矣。嗚呼!今世社會主義者流有從事于新村生活之創造者,亦何莫非理想?夫天下固先有理想而後有事實也。儒家之鄉治精神,其或實現於今日以後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