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 上頁 下頁
十四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二)(6)


  27.《顏氏家訓》

  隋顏之推《家訓》,為現存六朝人著述中最有價值者。舊本訛脫不少。乾隆間趙敬夫曦明為之注,而盧抱經校補之,自是此書有善本。

  28.《經典釋文》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為治訓詁音韻者所宗,而除散在諸經注疏之外,單行本殆絕。盧抱經將《通志堂經解》本細校重雕,附《考證》三十卷,自是此書有善本。

  29.《大唐西域記》《慈恩法師傳》

  唐僧玄奘歸自印度,綜其行曆著《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其弟子彥悰為之箋。慧立亦奘弟子,為奘作傳,曰《大唐慈恩法師傳》十卷。此二書實世界的著作,近今歐洲各國鹹有譯注,而本國治之者闕如。最近有丁益甫謙著《大唐西域記考證》,引據各史外國傳,旁采西人地理家言,實此書之篳路藍縷也。《慈恩傳》則有最近支那內學院所刻精校本,除校字外,頗引他書記載有異同者校出若干條,在現行本中總算精善。但此二書之整理,尚有待於將來。

  30.《困學紀聞》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為清代考證學先導,故清儒甚重之。閻百詩、何義門、全謝山皆為作注,而翁載青元圻集其大成。一宋人書而注之者四家,其尊尚幾等古子矣。

  上所舉三十幾種書,專注重校勘的成績,而注釋則其副產也。書以屬￿秦漢以前子部者為多,而古史傳之類間附焉。不及群經者,經書累代承習者眾,訛錯較少。其有異文校讎,率附見諸家注疏中,不為專業也。諸史之刊誤糾謬補遺等,屬￿吾所謂第四種校勘,別于史學章述其成績,此不更贅。

  其他古書曾經各家校勘而未有重刻本者,不能具舉。今將幾部最精善之校勘家著作,列其所校書目供參考:

  盧抱經《群書拾補》:《五經正義表》《易經注疏》《周易略例》《尚書注疏》《春秋左傳注疏》《禮記注疏》《儀禮注疏》《呂氏讀詩記》《史記惠景間侯者年表》《續漢書志注補》《晉書》《魏書》《宋史孝宗紀》《金史》《資治通鑒序》《文獻通考經籍》《史通》《新唐書糾繆》《山海經圖贊》《水經序》《鹽鐵論》《新序》《說苑》《申鑒》《列子張湛注》《韓非子》《晏子春秋》《風俗通義》《劉晝新論》《潛虛》《春渚紀聞》《嘯堂集古錄》《鮑照集》《韋蘇州集》《元微之集》《白氏長慶集》《林和靖集》

  王石臞《讀書雜誌》:《逸周書》《戰國策》《史記》《漢書》《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內篇》《漢隸拾遺》《後漢書》《老子》《莊子》《呂氏春秋》《韓子》《法言》《楚辭》《文選》

  蔣生沐《斠補隅錄》:《尚書全解》《爾雅》《續通鑒》《東漢會要》《吳越春秋》《錢塘遺事》《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管子》《荀子》《意林》《酉陽雜俎》《唐摭言》《蘆浦筆記》《陳後山集》

  俞蔭甫《諸子平議》《讀書餘錄》:《管子》《晏子春秋》《老子》《墨子》《荀子》《列子》《莊子》《商子》《韓非子》《呂氏春秋》《董子春秋繁露》《賈子》《淮南子內經》《楊子太玄經》《楊子法言》《內經素問》《鬼穀子》《新語》《說苑》

  孫仲容《劄迻》:《易乾鑿度鄭康成注》《易稽覽圖鄭注》《易通卦驗鄭注》《易是類謀某氏注》《易坤靈圖鄭注》《易乾元序制記鄭注》《韓詩外傳》《春秋繁露》《春秋釋例》《急就篇顏師古注》《方言郭璞注》《釋名》《戰國策高誘鮑彪注》《越絕書》《吳越春秋徐天祜注》《漢舊儀》《列女傳》《山海經郭璞注》《山海經圖贊》《水經酈道元注》《管子尹知章注》《晏子春秋》《老子河上公王弼注》《文子徐靈府注》《鄧析子》《列子張湛盧重元注》《商子》《莊子郭象注》《尹文子》《鶡冠子陸佃注》《公孫龍子謝希深注》《鬼穀子陶宏景注》《荀子楊倞注》《呂氏春秋高誘注》《韓非子》《燕丹子》《新語》《賈子新書》《淮南子許慎高誘注》《鹽鐵論》《新序》《說苑》《法言李軌注》《太玄經範望注》《潛夫論》《白虎通德論》《風俗通義》《獨斷》《申鑒》《中論》《抱朴子》《金樓子》《新論袁孝政注》《六韜》《孫子曹操注》《吳子》《司馬法》《尉繚子》《三略》《素問王冰注》《周髀算經趙爽甄鸞李淳風注》《孫子算經》《術數記遺甄鸞注》《夏侯陽算經》《易林》《周易參同契》《穆天子傳郭璞注》《漢武帝內傳》《列仙傳》《西京雜記》《南方草木狀》《竹譜》《楚辭王逸注》《蔡中郎集》《琴操》《文心雕龍》

  晚清「先秦諸子學」之復活,實為思想解放一大關鍵。此種結果,原為乾嘉派學者所不及料,然非經諸君下一番極枯燥極麻煩的校勘工夫,則如《墨子》《管子》一類書,並文句亦不能索解,遑論其中所含義理。所以清儒這部分工作,我們不能不竭誠感謝。現在這部分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以後進一步研究諸家學術內容,求出我國文化淵源流別之所出所演,發揮其精詣,而批評其長短得失,便是我們後輩的責任。

  四 辨偽書

  無論做哪門學問,總須以別偽求真為基本工作。因為所憑藉的資料若屬虛偽,則研究出來的結果當然也隨而虛偽,研究的工作便算白費了。中國舊學,什有九是書本上學問,而中國偽書又極多,所以辨偽書為整理舊學裡頭很重要的一件事。

  中國偽書何以如此其多呢?偽書種類和作偽動機,到底有多少種呢?請先說說。

  「好古」為中國人特性之一,什麼事都覺得今人不及古人,因此出口動筆,都喜歡借古人以自重。此實為偽書發達之總原因。歷代以來,零碎間作之偽書不少,而大批製造者則有六個時期:其一,戰國之末,百家各自立說,而托之于古以為重。孟子所謂「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何獨許行,諸家皆然。其始不過稱引古人之說,其徒變本加厲,則或專造一書而題為古人所著,以張其學。《漢書·藝文志》所列古書,多有注「六國時人依託」者,此類是也;其二,西漢之初,經秦火後,書頗散亡,漢廷「廣開獻書之路」《史記·儒林傳》語,懸賞格以從事收集。希望得賞的人有時便作偽以獻。《漢書》所注「後人依託」者,此類是也。隋唐以後,此種事實亦常有。其三,西漢之末,其時經師勢力極大,朝政國故,皆引經義為程式。王莽謀篡,劉歆助之。他們做這種壞事,然而腦筋裡頭又常常印上「事必師古」這句話,所以利用劉歆校《中秘書》的地位,贗造或竄亂許多古書以為後援。所謂經學今古文之爭,便從此起;其四,魏晉之交,王肅注經,務與鄭康成立異爭名;爭之不勝,則偽造若干部古書為後盾;其五,兩晉至六朝,佛教輸入,道士輩起而與之角,把古來許多名人都拉入道家,更造些怪誕不經的書嫁名古人,編入他的「道藏」,和「佛藏」對抗;其六,明中葉以後,學子漸厭空疏之習,有志復古而未得正路,徒以雜博相尚,於是楊慎、豐坊之流,利用社會心理,造許多遠古之書以嘩世取名。自餘各朝代都有偽書,然不如這六個時期之盛。大抵宋元間,偽書較少自然不是絕無,因為他們喜歡自出見解,不甚借古人為重。其中如《太極圖》之類,性質雖像偽書,但他們說是自己推究出來,並不說從那部書上有傳下來伏羲寫定的圖。唐代偽佛典甚多,偽儒書較少,因為當時佛學占學界最重要位置。

  古今偽書,其性質可分為下列各類:(一)古書中偶見此書名,其書曾否存在,渺無可考,而後人依名偽造者。例如隋劉炫之偽《三墳》,元吾衍之偽《晉乘》《楚檮杌》,此等作偽最笨,最容易發現。(二)本有其書,但已經久佚。而後人竊名偽造者。例如《漢志》「《孔子家語》二十七篇」,顏師古曰「非今所有《家語》」。偽書中此類最多,最不易辨。(三)古並無其書,而後人嫁名偽造者。例如隋張弧偽《子夏易傳》,明豐坊偽《子貢詩傳》之類。(四)偽中出偽者。例如列禦寇本《莊子》寓言中人物,《漢志》有《列子》八篇,已屬週末或漢初人偽撰。而今存之《列子》,又屬晉張湛偽撰,並非漢舊。偽書中此類亦不少,子部尤多。(五)真書中雜入偽文者。例如《韓非子》不偽,而《初見秦篇》決偽;《史記》不偽,而《武帝紀》決偽;《論語》不偽,而「佛肸」「公山弗擾」等章決偽;《左傳》不偽,而「其處者為劉氏」等句必偽。古書中如此者極多,極不易辨。(六)書不偽而書名偽者。例如《左傳》確為先秦書,然標題為《春秋左氏傳》,認為解釋《春秋》之書則偽。(七)書不偽而撰人姓名偽者。例如《管子》《商君書》確為先秦書,但指為管仲、商鞅所作則偽。(八)原書本無作者姓名年代,而後人妄推定為某時某人作品,因以成偽或陷於時代錯誤者。例如《周髀》本一部古書,指為周公作則偽;《素問》本一部古書,指為黃帝作則偽。此類書亦甚多,不易辨別。(九)書雖不全偽,然確非原本者。例如《今本竹書紀年》,汲塚遺文多在其中,然指為即汲塚本則偽。(十)偽書中含有真書者,例如《孔叢子》確為晉人偽作,然其中《小爾雅》一篇,則為《漢志》舊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