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 上頁 下頁 |
十三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一)(9) |
|
音韻學為清儒治經之副產物,然論者或謂其成績為諸學之冠。我素來沒有研究,完全外行,對於內容得失不敢下半句批評,只把這門學問的來歷和經過說說,還怕會說錯哩。 清代的音韻學,從一個源頭上分開兩條支路發展,一是古韻學,一是切韻學。 古韻學怎樣來歷呢?他們討論的是那幾樁問題呢?稍有常識的人,總應該知道現行的《佩文韻府》,把一切字分隸於一百零六個韻。上下平聲合三十,上聲二十九,去聲三十,入聲十七。《韻府》本於南宋的《禮部韻略》。《韻略》百零七部,比《韻府》多一部。《韻略》本于唐的《廣韻》。《廣韻》卻是分為二百零六部,現在韻書最古而最完備的莫如《廣韻》。所以研究此學都以《廣韻》為出發點。為什麼由二百零六變為一百零七?這是唐宋後音變的問題,古韻家懶得管它。《廣韻》二百六部分得對不對?這是唐音的問題,古韻家也懶得管它。他們所討論者,專在三代秦漢時候韻之分部如何。古書中如《易經》《詩經》《楚辭》《老子》等幾乎全書都協韻,然而拿《廣韻》和《韻略》比對起來,卻什有九並不同韻。宋以來儒者,沒有法子解釋這緣故,只好說是「借葉」。本不同韻,勉強借來葉的。清儒以為漫無範圍的亂借亂葉,豈不是等於無韻嗎?所以他們反對此說,一定要找出古人用韻的規律來,換句話說,就是想編一部「古佩文韻府」。 清代音韻學的鼻祖,共推顧亭林。他著有《音學五書》一《音論》,二《易音》,三《詩本音》,四《唐韻正》,五《古音表》,為生平得意之作,凡經三十年,五易其稿。自言:「據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據古經以正沈氏(約)、唐人之失,而三代以上之音,部分秩如,至賾而不可亂。」同時柴虎臣紹炳、毛稚黃先舒等皆治此學,有著述,而理解遠不逮亭林。毛西河喜立異爭名,專著書和亭林作對。書名《古今通韻》,凡十二卷。然而所說話毫無價值,沒有人理他。亭林以後中興此學者為江慎修,著《古韻標準》。慎修弟子戴東原著《聲類表》《聲韻考》。東原複傳其弟子段茂堂、王石臞、孔巽軒。茂堂著《六書音韻表》,據以注《說文》;石臞、巽軒都各有撰述。石臞書近由上虞羅氏印行,巽軒書名曰《詩聲類》。而段、王後輩有江晉三有誥著《音學三書》,亦頗多創獲。要之,乾、嘉以後言古韻者雖多,而江、戴門下薪火相傳,實為其中堅。 他們最主要的工作是研究古韻分部。他們以為《廣韻》二百六部乃唐以後聲音繁變派衍出來的,古代沒有那麼複雜,所以要把它歸併成若干部,以求合古人所用之韻。 這種工作,不始於清儒。宋朝的鄭庠是最先研究的,他把二百六部歸併成六部。亭林拿它作研究基礎,析為十部,慎修又析為十三部,茂堂又析為十七部,東原析為十八部,巽軒析為十九部,石臞析為二十一部,晉三也是二十一部,而和石臞又微不同,東原所謂「以漸加詳」也。後人雖于諸家互有從違,然很少能出其範圍。 我想讀者一定要發問:二百零六部規定為六部、十部……不太少嗎?怎樣歸併法呢?勿驚!《廣韻》的二百六部系兼包平、上、去、入四聲的。四聲雖有清濁高低舒促之別,韻總是一貫,所以拿平聲可以代表上、去、入。《廣韻》的平聲也只有五十七部,將五十七歸併為六或二十一,並非不可能之事。歸併到怎樣程度才能和古書所用的韻吻合?便是他們苦心研究的第一個問題。 平聲和上聲去聲是容易印合的,「東」「凍」「動」一讀下去,當然知道是同部。唯有入聲最囉唕,每每調不出來。《廣韻》平聲有五十七韻,入聲只得三十四韻。對照起來,便有二十二韻,只有平上去而無入。到底這三十四個入聲韻該如何分配?最足令講古韻的人頭痛,這是他們苦心研究的第二個問題,許多辨難都從此起。 讀以上所講,大概可以知道他們問題焦點所在了。為力求明晰起見,將鄭庠、顧炎武、江永、段玉裁四家所分類列出一張表。把這表說明之後,再說戴、孔、王諸家所以異同之故。 鄭、顧、江、段古韻分部比較表 表的說明 一、將《廣韻》五十七個平聲韻挑出三十個當代表此三十個就是現行《佩文韻府》所採用,再將他分成六部,這是鄭氏作始之功。 二、把鄭氏的第一部東冬江陽庚青蒸析為四部一、東冬鐘江,二、陽唐,三、庚耕清青,四、蒸登是顧氏的發明。江、段無改。 三、鄭氏的第二部支微齊佳灰,顧、江無改。段氏把他析為三部一、之咍,二、脂齊皆灰,三、支佳,這是段氏的大發明,東原、石臞都拍案叫絕。「之」「脂」「支」,現在讀起來毫無分別茂堂從古書中考出他分別甚明,但亦沒有法子讀成三種音,晚年以書問江晉三云:「足下能知其所以分為三乎?僕老耄,倘得聞而死,豈非大幸!」 四、鄭氏的第三部魚虞歌麻,顧氏析為二,一、魚虞模侯,二、歌麻。江氏因之,但把「侯」剔出歸併「尤幽」部。段氏則既不以「侯」合「魚虞模」,也不以合「尤幽」,完全令他獨立,所以共析成三部。這部分的問題,以「侯」之分合為最主要。 五、鄭氏的第四部真文元寒刪先,顧氏因之。江氏析為二,一、真諄臻文欣魂痕,二、元寒桓刪山先仙。段氏複將江氏第一類析為二,變成三部,又將江氏第三類的「先」移入第一類的「真臻」。「真」和「文」之分,是段氏特點。 六、鄭氏的第五部蕭宵尤豪。顧氏因之。江氏析為二,一、蕭宵肴豪,二、尤侯幽。段氏因之,但將「侯」剔出另立部。「侯」和「尤」之分,是段氏特點。 七、鄭氏的第六部侵覃鹽鹹。顧氏因之。江氏析為二,一侵,二覃談鹽添咸銜嚴凡。段氏因之,但割「鹽添」合於「侵」。 以上為平聲五十七部之分合變遷,比較的還容易瞭解。最麻煩的是入聲分配問題,另加說明: 八、鄭氏六部,有入聲者僅三。顧氏十部,有入聲者四。江氏十三部,有入聲者七。段氏十七部,有入聲者八。這是將入聲性質剖析逐漸精密的表徵。 九、顧氏入聲的分配和鄭氏幾乎全相反。除鄭第六部與顧第十部相同外,鄭第一第四部有入聲,顧無;鄭第二第三第五部無入聲,顧有。 十、顧、江、段公認為無入聲者五部:一、東冬鐘江,二、陽唐,三、庚耕清青,四、蒸登,五、歌戈麻。江、段認為無入聲者一部:蕭宵肴豪。 十一、入聲中問題較少者,「緝合」以下九韻配「侵覃」以下九韻,「質櫛」配「真臻」,「屑」配「先」。其餘皆有問題。 以上把四家異同之點大概說過。以下把餘人改正的部分略說: 一、戴東原之特點。戴雖為段之師,然其《聲類表》實作于段氏《六書音韻表》之後,進一步研究。他最主要的發明:(一)將段氏的「脂」部再剖析,立「祭泰夬廢」一部,此部有去聲而無平上。(二)將「緝合」以下九韻另為一部,此部有入聲而無上去。蓋四聲之分,本起六朝,古人無此。戴氏分部,不限平聲,是其通識。其餘入聲之分配各部,亦頗有異同,不具述。 二、孔巽軒之特點。巽軒對於段:析「東」「冬」為二,並「真文」為一,亦別出「緝合」等九韻為一部,共十八部。 三、王石臞之特點。石臞工作,專在剖析入聲。他別立「質」「月」「緝」「盍」四部,合諸段氏所分,共為二十一部。「質」「月」二部皆有去而無平上,「緝」「盍」二部則無平上而並無去。 四、江晉三之特點。晉三亦分二十一部,但不與王氏同。其分「東」「冬」為二,同孔氏;「祭」部獨立,同戴氏;入聲則別立「葉」「緝」兩部。晉三于戴、孔之書皆未見據段茂堂信上說。蓋暗合,非蹈襲也。 以上重要之古韻說略具。此後尚有莊葆琛之十九部,張皋文之二十部,乃至近人之二十三部、二十八部等,大抵衍江、戴、段、王之緒稍事補苴,不複述。至於各家所說誰是誰非,我完全外行,不敢參加討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