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歐遊心影錄 | 上頁 下頁
一 提綱


  ◎西歐戰場形勢及戰局概觀

  一 提綱

  我們到歐洲後,最要緊的一件事是要去觀察戰地。因為過些日子,恐怕戰時痕跡許多要看不見了。所以我們抵法後兩個星期,便即前往。但這回歐戰,驚天動地的鬧了五年,我們中國人終是隔岸觀火。就算那留心時局的人,每天所看戰報,也都是東鱗西爪,斷斷續續,沒有能夠把他提綱挈領得一個簡單明瞭的印象。我們既要視察戰地,就不得不臨時抱佛腳,把戰場形勢及戰事經過先行子細研究一回。

  這次戰爭,陸、海、空三方面都演過空前的慘劇,然而主要還是陸戰。就陸戰論,東、南、西三方面都有莫大的戰跡,然而始終勝敗之決定,實在西戰場。我們這回所遊的雖僅限於西戰場,但把他關目理清出來,對於歐戰全域形勢也算「思過半」了。

  我當敘述戰況之先,有幾句話不能不鄭重聲明:世人多以為德國此次失敗,其原因全在內政外交,對於他的軍事,惟有讚歎佩服。其實不然。即以軍事論,德國缺點正自不少。質而言之,在軍閥專政的國家底下,不惟別的政治辦不好,連軍事也一定辦不好。今且用極簡單的筆法,敘述五年來西戰場大勢,然後將勝敗原因略為說明。

  西歐戰場,德軍取攻勢的前後三次。第一次曰馬侖(Mrane)之役。德國用他的主力軍越比入法,要包擊法軍的左翼軍一舉而殲之,卒以力不足而退。自此遂變成陣地戰的局面,德國原定的速戰計畫,完全破了。這是1914年秋季的事。第二次曰凡爾登(Verdun)之役。其時俄軍既敗於瓦薩,德人便傾全力來攻堅,想衝破聯軍的中心來脅迫巴黎。第一次猛攻了六個月,死傷將及百萬,卒無成功,德軍的精銳卻已挫折略盡了。這是1916年的事。第三次便是1918年春季的攻勢。那時美國已經參戰,西方形勢益急。恰值俄國單獨議和以後,德人無複東顧之憂,乃盡移東戰場兵力以集於西,作孤注一擲。其攻擊次數凡五,雖略地小有所得,究無當於大局,國力卻完全耗竭了。聯軍取攻勢的前後也是三次。第一次曰香檳(Chumpague)及亞得亞(Artais)之役。其時德方大舉攻俄,聯軍欲乘隙突破敵之中堅。這是1915年的事。第二次曰弗蘭得(Elander)之役。時德人當凡爾登攻勢失敗後,正有事于巴爾幹,聯軍又欲乘其疲乏,迫其右翼。這是1917年的事。第三次為1918年秋季最後之大攻擊。那時正是德軍再衰三竭的時候,聯軍擁戴福煦做總帥,更有美國很大的生力軍做後援,於是一舉勝敵,戰局告終。這回反攻的起點,也在馬侖河畔,故亦可稱為後馬侖之役。要之,研究歐戰,最主要的是西戰場。西戰場戰局的脈絡,在這六回兩造的攻守。六回之中,又以前後兩馬侖及凡爾登三役為勝敗的樞機,所以我這回遊歷,也是在這一帶地方特為詳細。今分敘五年來戰局,而以所目睹的形勝隨時插敘,取便讀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