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飲冰室合集 | 上頁 下頁 |
《新學偽經考》敘 |
|
清光緒二十三年 南海先生演孔之書四,而《偽經考》先出世焉。問者曰:以先生之大道,而猶然與近世考據家爭一日之短長,非所敢聞也。梁啟超曰:不然,孔子之道堙昧久矣。孔子神聖與天地參,製作為百王法,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自荀卿受仲弓南面之學,舍大同而言小康,舍微言而言大義,傳之李斯,行教于秦,於是孔子之教一變。秦以後之學者,視孔子如君王矣。劉歆媚莽,贗為古文,摭瀆亂之野文,仇口說之精義,指《春秋》為記事之史,目《大易》為蔔筮之書,於是孔子之教又一變。東漢以後之學者,視孔子如史官矣。唐宋以降,鑒茲破碎束閣《六經》,專宗《論語》,言理則剿販佛、老以為說,言學則束身自好以為能,經世之志忽焉,大道之失益遠,於是孔子之教又一變。宋以後之學者,視孔子如迂儒矣。故小有智慧之士,以為孔子之義甚淺,其道甚隘。坐此異教來侵,輒見篡奪,魏唐佞佛,可為前車。今景教流行,挾以國力,其事益悍,其幾益危。先生以為孔教之不立,由於孔學之不明,鋤去非種,嘉穀必茂,蕩滌雰霧,天日乃見。故首為是書以清蕪穢,至於荀學之偏,宋學之淺,但明于大道,則支流餘裔,皆入範圍,非吾黨之寇仇,固無取於好辯。啟超聞《春秋》三世之義:據亂世,內其國而外諸夏;升平世,內諸夏而外夷狄;太平世,天下遠近大小若一。嘗試論之,秦以前據亂世也,孔教行于齊魯;秦後迄今升平世也,孔教行於神州。自此以往,其將為太平世乎?《中庸》述聖祖之德,其言曰:「洋溢中國,施及蠻貊」,「凡有血氣,莫不尊親」。孔教之遍于大地,聖人其知之矣。由斯以談,則先生之為此書,其非與考據家爭短長,寧待辯耶?演孔四書,啟超所見者,曰《大義述》,曰《微言考》,並此而三。又聞之孔子作《易》《春秋》,皆首著以元統天之義,所謂「智周萬物,天且弗違」。嗚呼!則非啟超之愚所能及矣。 孔子卒後二千三百七十五年六月朔,弟子新會梁啟超。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