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德育鑒 | 上頁 下頁 |
存養第四(3) |
|
【啟超謹按】既明存養工夫之緊要,今當次述其用功之法。先哲所標,大率以主敬主靜兩義為宗派。以啟超繹之,尚有主觀之一法門。佛教天臺宗標止觀二義,所謂主靜者,本屬止之範圍;而先儒言靜者,實兼有觀之作用。必輔以觀,然後靜之用乃神。故今類抄之,以為存養之三綱。 修己以敬。(《論語》)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論語》)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論語》) 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論語》) 居處恭,執事敬。雖至夷狄,不可棄也。(《論語》) 毋不敬,儼若思。若夫坐如屍,立如齋。(《記·曲禮》) 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記·樂記》) 【啟超謹按】此古代主敬派之存養說也。孔子言存養,率以敬為主。 一敬可以勝百邪。(程明道) 毋不敬可以對越上帝。(程明道)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程伊川) 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程伊川) 只是嚴肅整齊,則心便一,一則自無非僻之幹。此意但涵養久之,天理自然明白。(程伊川) 《記》中說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蓋常人之情,才放肆則日就曠蕩,才檢束則日就規矩。(程伊川) 懈心一生,便是自暴自棄。(程伊川) 正心之始,當以己心為嚴師。凡所動作,則知所懼。如此一二年間,守得牢固,則自然心正矣。(張橫渠) 以敬為主,則內外肅然,不忘不助而心自存。不知以敬為主,而欲存心,則不免將一個心把捉一個心。外面未有一事時,裡面已有三頭兩緒,不勝其擾也。就使實能把捉得住,只此已是大病。況未必真能把提得住乎?(朱晦翁) 「敬」字似甚字?卻甚似個「畏」字。不是塊然兀坐,耳無聞,目無見,全不省事之謂。只收斂身心,整齊純一,不懲地放縱,便是敬。(朱晦翁) 截斷嚴整之時多,則膠膠擾擾之時少。(朱晦翁) 小心翼翼,昭事上帝;上帝臨汝,無貳爾心;戰戰兢兢,哪有閑管時候?(陸象山) 吾心才欲檢束,四體便自悚然矣。外既不敢妄動,內亦不敢妄思,交養之道也。(魏莊渠) 無事時得一「偷」字,有事時得一「亂」字。(劉蕺山) 小人只是無忌憚,便結果一生。《大學》言閒居為不善。閒居時有何不善可為?只是一種懶散精神,漫無著落,便是萬惡淵藪,正是小人無忌憚處,可畏哉!(劉蕺山) 「懶散」二字,立身之賊也。千德萬業,日怠廢而無成;千罪萬惡,日橫恣而無制。皆此二字為之。(呂心吾) 存心則緝熙光明,如日之升;修容則正位凝命,如鼎之鎮。內外交養,敬義夾持,何患無上達?(曾滌生) 主敬者,外而整齊嚴肅,內而專靜純一。齊莊不懈,故身強。(曾滌生) 「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膚之會,筋骸之束。莊敬日強,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應。雖有衰年病軀,一遇壇廟獻祭之時,戰陣危急之際,亦不覺神為之悚,氣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強矣。若人無眾寡,事無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懶慢,則身體之強健,又何疑乎?(曾滌生) 【啟超謹按】以上主敬說之大概也。大抵小程子及朱子言養心之法,率主居敬,所謂程朱派也。白沙詩云「吾道有宗主,千秋朱紫陽。說敬不離口,示我入德方」是也。然陸子常稱道「小心翼翼,上帝臨汝」數語,則亦何嘗不言敬!羅念庵,江右王學之宗也,亦常書陸子此語以自厲。然則陸王學不廢敬明矣。蕺山解小人閒居為不善,謂懶散精神,漫無著落,便是萬惡淵藪,可謂警切。兵家所謂暮氣,物理學所謂惰力,即此物也。此物一來襲於吾躬,則萬事一齊放倒了。而敬即驅除此物第一之利器也。敬之妙用,全在以制外為養中之助。蓋我輩德業之所以不進,其原因雖多端,然總不出為外境界之所牽。外境界之所能牽者,眼耳鼻舌身也,孟子所謂「物交物」也。而眼耳鼻舌身既被牽,則意根隨而動搖,孟子所謂「則引之而已」矣。又曰:氣一則動志也。展轉纏縛,主客易位,而勢遂不足以相敵。敬也者,即檢制客賊而殺其力者也。客力殺然後主力乃得而增長也,故曰內外交養也。古哲所以重提主敬之功者,其理由不外是。 【啟超又按】曾文正發明主敬則身強之理,視宋明儒主敬說更加切實。蓋德育而兼體育矣。司馬溫公亦言修心以正,保躬以靜,則言主靜而身強也。與曾說可相發明。 【啟超又按】曾文正又嘗有楹聯云:「禽裡還人,靜從敬出。」文正蓋兼主敬靜者,而以敬為靜之下手工夫。此其獨見處,即其得力處也。《中庸》所謂「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也。 學者須恭敬,但不可令拘迫。拘迫則難久也。(程伊川) 忘敬然後毋不敬。(程伊川) 嚴威儼恪,非持敬之道,然敬須自此入。(程伊川) 人之於儀形,有是持養者,有是修飾者。(程伊川)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