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大釗 > 李大釗文集 | 上頁 下頁
五峰遊記


  (一九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九月七日)

  我向來慣過「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1]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經過,都記不住時日。

  我們那晚八時頃,由京奉線出發,次日早晨曙光剛發的時候,到灤州車站。此地是辛亥年,張紹曾[2]將軍督率第二十鎮停軍不發,拿十九信條要脅清廷的地方。後來到底有一標在此起義,以眾寡不敵失敗,營長施從雲[3]、王金銘[4]、參謀長白亞雨[5]等殉難。這是歷史上的紀念地。

  車站在灤州城北五裡許,緊靠著橫山。橫山東北下臨灤河的地方,有一個行宮,地勢很險,風景卻佳。而今作了我們老百姓旅行遊覽的地方。

  由橫山往北,四十裡可達盧龍。山路崎嶇,水路兩岸萬山重疊,暗崖很多,行舟最要留神,而景致絕美。由橫山往南,灤河曲折南流入海,以陸路計約有百數十裡。

  我們在此雇了一隻小舟,順流而南。兩岸都是平原,遍地的禾苗,都很茂盛,但已覺受旱。禾苗的種類,以高粱為多,因為灤河一帶,主要的食糧,就是高粱。穀黍豆類也有。灤水每年氾濫,河身移徙無定,居民都以為苦。其實灤河經過的地方,雖有時受害,而大體看來,卻很富厚,因為他的破壞中,卻帶來了很多的新生活種子、原料。房屋老了,經他一番破壞,新的便可產生。土質乏了,經他一回灘淤,肥的就會出現。這條灤河,簡直是這一方的舊生活破壞者,新生活創造者。可惜人都是苟安,但看見他的破壞,看不見他的建設,卻很冤枉了他。

  河裡小舟飄著。一片斜陽射在水面,一種金色的淺光,襯著那岸上的綠野。景色真是好看。

  天到黃昏,我們還未上岸。從舟人搖櫓的聲中,隱約透出了遠村的犬吠,知道要到我們上岸的村落了。

  到了家鄉,才知道境內很不安靜。正有「綁票」(1)的土匪,在各村騷擾。還有「花會」(2)照舊開設。

  過了兩三日,我便帶一個小孩,來到昌黎的五峰。是由陸路來的,約有八十裡。從前昌黎的鐵路警察,因在車站干涉日本駐屯軍的無禮的行動,曾有五警士為日兵慘斃。這也算是一個紀念地。

  五峰是碣石山的一部,離車站十餘裡,在昌黎城北。我們清早雇騾車運行李到山下,車不能行了,只好步行上山。一路石徑崎嶇,曲折的很,兩旁松林密佈,間或有一兩人家很清妙的幾間屋,築在山上,大概窗前都有果園。泉水從石上流著,潺潺作響。當日恰遇著微雨,山景格外的新鮮。走了約四裡許,才到五峰的韓公祠。

  五峰有個勝境,就在山腹。望海、錦繡、平鬥、飛來、掛月五個山峰環抱如椅。好事的人,在此建了一座韓文公祠[6]。下臨深澗,澗中樹木叢森。東南可望渤海,碧波萬頃,一覽無盡。我們就在此借居了。

  看守祠宇的,是一雙老夫婦,年事都在六十歲以上,卻很健康。此外一狗、一貓、兩隻母雞,構成他們那山居的生活。我們在此,老夫婦很替我們操作。

  祠內有兩個山泉可飲。煮飯烹茶,都從那裡取水,用松枝作柴,頗有一種趣味。

  山中松樹最多,果樹有蘋果、桃、杏、梨、葡萄、黑棗、胡桃等。今年果收都不佳。

  來遊的人卻也常有,但是來到山中,不是吃喝,便是賭博,真是大殺風景。

  山中沒有野獸,沒有盜賊,我們可以夜不閉戶,高枕而眠。

  久旱鄉間多求雨的,都很熱鬧。這是中國人的群眾運動。

  昨日山中落雨,雲氣把全山包圍。樹裡風聲雨聲,有波濤澎湃的樣子。水自山間流下,卻成了瀑布。雨後大有秋意。

  署名:孤松

  《新生活》第2、3期

  1919年8月31日、9月7日

  【注釋】

  [1]「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為唐代無名氏詩人太上隱者的詩句,出自《答人》的詩中。詩為:「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2]張紹曾(1879—1928) 字敬輿,直隸大城人。日本士官學校炮兵科畢業。1911年2月,任新軍第二十鎮統制,因參加秋操,由新民調駐軍事重地灤州(今灤縣)。武昌起義後,張於10月29日電奏清廷,提出政治改革的十二條政綱,其中包括速開國會,制定憲法,實行責任內閣制等,並拒絕朝廷命令,停軍不發。清廷震駭,攝政王載灃被迫命資政院於三天內趕擬出《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時稱十九信條),於11月3日公佈,企圖緩和革命,繼續維護「大清帝國之皇帝萬世不易」之統治。張還與駐石家莊的第六鎮統制吳祿貞(張在日本士官學校的同學)計議進軍北京,直搗清廷,但不幸吳於11月7日被袁世凱派人刺死。民國成立後,張于1922年任國務總理兼陸軍部長,主張迎孫中山入京協商南北統一大計,為直系軍閥所忌。1928年3月,在天津被張作霖密令褚玉璞派人刺死。

  [3]施從雲(1879—1912) 字燮卿,安徽桐城人。早年入保定將弁學堂。畢業後由排長升至新軍第二十鎮第七十九標二營管帶,與馮玉祥等組織武學研究會,秘密宣傳革命。武昌起義後,與王金銘、白毓昆共同籌劃北方起義,於1912年1月2日宣佈灤州獨立,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被推舉為總司令,通電全國。4日,率起義士兵乘火車進攻天津,袁世凱調第三鎮統制曹錕配合通永鎮守使王懷慶部前往鎮壓,激戰于雷莊。清軍詭稱停戰議和,施入清營被執遇害。

  [4]王金銘(1880—1912) 字子箴,山東武城人。由清武衛軍學兵升至第二十鎮第七十九標一營管帶。1910年春與馮玉祥等組織武學研究會,密圖革命。1912年1月2日,與施從雲、白毓昆發動灤州起義,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被推舉為大都督。4日,與清軍激戰于雷莊犧牲(一說入清營談判遇害)。

  [5]白亞雨 白毓昆(1868—1912),字雅雨,又作亞雨,江蘇南通人。曾就學于江陰南菁書院,結業後歷任上海南洋公學和澄衷學堂、天津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和北洋法政專門學堂等校教習。武昌起義後,在天津組織紅十字會、天津共和會,策劃響應。1911年12月孫中山代表胡鄂公到津,京津地區革命團體在天津成立總指揮處,任交通部長。旋又成立「北方革命協會」,以策應南方革命軍北伐。1912年1月2日,作為同盟會代表與王金銘、施從雲共同發動灤州起義,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被推舉為參謀長。起義失敗後,在古冶被俘,從容就義。

  [6]韓文公祠 位於昌黎縣境碣石山中的西五峰下,背靠峭壁,面臨深澗,為明代崇禎辛巳年間山石道(鎮守山海關與石河一帶的官名)範志完所修,以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韓愈本出生于唐懷州修武南陽(今河南修武東北),因韓氏郡望昌黎(今遼寧義縣),遂以自稱,世稱韓昌黎,但韓愈並未到過昌黎。

  (1)「綁票」就是把人綁了去向他家裡要錢,錢到可以把他贖回,如不來贖或是錢不足額,就把被綁的人殺了,叫作「撕票」。

  (2)樂亭有「花會」的惡風,系一種賭局,有三十六門,每日兩次,由三十六門中圈出一門叫做「出會」,中者一文可得三十文。各村都有叫做「跑封」的人,把押會人的封和錢送到會局,中了的封也由他把錢從會局帶來交給押會的人。收封時會局給他抽頭,押中了時會人給他抽頭。各村男女小孩都如瘋似狂的押會,荒廢正業,敗壞風俗,傾家蕩產的常有,婦女因輸錢過多,迫而賣淫、自盡的也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