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大釗 > 李大釗文集 | 上頁 下頁 |
歐洲各國社會黨之平和運動(中) |
|
(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近日俄、德、瑞、丹諸國之社會黨,屢相會議,平和運動漸呈活潑之象,余既於昨報詳檢其消息而以匯告國人矣。顧自法國社會黨魁焦雷氏[1]為狂暴狙擊,一時各國社會黨雖失其國際的性質,四分五裂,各助其政府從事戰鬥,大背其素所秉持之宗旨,此其原因,全為打破德、俄之專制政治、侵略主義,致有此矛盾之事實,已如前述。而為愛祖國之群眾心理所驅策,亦實與以無形之勢力。但此究為情之衝動,而非理之確信,正如狂風驟雨之卒起於一朝,稍一靜息,即當複其初常。故戰事之興,未及數月,各國社會黨多悟平和之曙光,終當發於社會主義者之理想,非戰態度乃以次第增加,而其平和運動,雖以非其時期,終於屢倡而屢無效果,其動機固不自今日始矣。依餘所知,述其概略焉。 (一)中立國社會黨之平和運動 當開戰之前,各國社會黨均一致執非戰之態度。迨至開戰之後,交戰國之社會黨突枉其主張,變而主戰。各中立國社會黨聞之大憤,謂為薄志弱行,極力攻詆之,對於德國社會黨責之尤嚴,一方仍謀平和運動之進行。民國三年冬,美國社會黨[2]謀開社會黨國際大會於歐洲中立國,研究防止戰爭運動之方策,其時交戰國之社會黨以為尚非其時,均反對之,其事遂寢。厥後,荷蘭、丹麥、瑞典、北歐諸國社會黨,複倡議開中立國社會黨大會於海牙,然是不過諸小國社會黨之會合,即瑞西[3]、意大利諸國之社會黨亦未出席,是以無大影響。此後中立各國社會黨,對於平和運動固常伺機以為進行,而以卒無相當之機,遂未曾著效。直至俄國革命成功,大權操於工黨及兵卒之手,德國社會黨亦於議會為民主政治之絕叫,與俄國社會黨遙相呼應,瑞典、丹麥、瑞西諸國社會黨,乃得重整旗鼓,為俄、德社會黨執介紹之勞,其他交戰國之社會黨,亦皆起而活動。平和之實現,當不遠矣。 (二)聯軍諸國社會黨協議會 四年二月,聯軍諸國社會黨召集協議會于倫敦,英、比之社會主義者,出席甚為踴躍,英國工黨[4]及法國工人同盟[5]亦參加焉。瓦鐵貝爾[6]及拉風鐵奴代表比國社會黨[7]及工人組合出席,俄國則僅社會革命黨列席,社會民主黨拒絕參加,為其未招德、奧社會黨與議,頗不謂然也。英國之代表議員中,兼有反對戰爭之馬克德納特[8](格萊士頓之孫)、安達遜、格拉極爾等非戰論者。哈德被舉為議長,英國自始至終持非戰論者,惟有哈德、馬克德納特等之獨立工黨而已。法國之代表議員,凡名流首領,皆與其列,惟為國務員之圭德,以職務紛忙,身體纖弱,未能赴會。圭德氏於選定赴會代表議員之法國社會黨會議,嘗為主戰之宣言曰:「德國之帝國主義未被滅盡以前,平和之談均為無用,宜於倫敦會議將下舉之事明白宣告,即吾人非與德意志國民戰,乃專與德之帝國主義戰也。至於人種的爭鬥全然消滅,僅餘階級的爭鬥,而後新歐洲始能產生。故法國之勝利,即社會主義之勝利也。」法國瓦揚氏[9]亦云:「法國蓋不得已而入此戰爭之旋渦中,非至普魯士之軍國主義受致命傷,吾人斷不退讓,吾人正告德意志國民,吾人為防衛吾人之國民的自由而戰,同時亦為諸君之解放而戰者也。」比國主張社會主義之國務員鐵別爾特,亦嘗聲言於世曰:「吾人惟求蹂躪弱小之比國之德意志軍國主義速亡,對於德、奧國民固無何等怨恨。然於兩國社會黨,尚未至能制馭其權力階級,為拔本塞源之計,掃除其軍國主義,勿使複萌,除依戰爭外,無善策也。」此足以見法、比社會黨對於德之軍國主義深惡痛絕之甚也。 此次協議會通過之決議策,大略如左[下]: (第一,)此次戰爭,乃關係諸國之殖民政策與帝國主義之結果,故各國不可不分擔其責任。然以德軍侵入比、法,威脅各國民之獨立,於此狀態之下,德意志帝國主義之勝利,即歐洲民主政治與自由主義之破滅也。聯軍諸國之社會黨,非為于政治或於經濟壓伏德國而戰,彼等但與壓制德、奧國民之兩國政府戰,而為比國要求自由與賠償。彼等對於波蘭希望使如波人之所欲在他國中保其自治或獨立。彼等希望自亞爾薩斯、羅倫至巴爾幹諸邦,凡依強制隸屬於人之小國,皆與以自由行動之權利。 (第二,)社會黨為實行右舉之解放,斷然主戰,直至得最終之勝利而後已。然於使此防禦戰爭變為攻擊戰爭之運動,則極力反對之。 (第三,)聯軍諸國之勝利,不可不為民權之勝利,即不可不為各國民獨立自治之勝利,使歐洲聯邦及世界聯邦之平和結合得以出現。 此皆此次會議之主要決議也。此外,尚有反對秘密外交、秘密軍器製造而強制的要求國際仲裁裁判,及反對俄國社會黨國會議員之逮捕等決議。不詳述矣。 總之,是會也,英國社會黨之非戰派雖曾與會,而其結果,法、比社會黨之意見完全制勝,反抗德國(軍國)主義之氣焰極其昂騰。然以視開戰之初,法、比社會黨之態度,已和緩多矣。 (三)英國社會黨二派之平和主義 協議會開會之後,英國社會黨之二派,各於其大會通過非戰的議案。英吉利社會黨(前社會民主黨)以對五十七支部、七十八支部之投票決議如左[下]: 本大會否認交戰各國之資本家諸政黨堅持到底以為戰爭之號召。故本大會敢斷言對於中立國社會黨所為罷戰之努力全表贊意,以於可以防止如斯戰爭再演之條件下,即時為平和運動為社會黨最上之義務。 對此議案,又曾提出「工人當先破壞歐洲專制政治之中心勢力,然後為平和運動」之議案,以對四十六之八十一否決。然有「於可以防止如斯戰爭再演之條件下」一語,已豫為伸縮之餘地矣。 四年四月八日,獨立工黨(非僅為工黨亦為社會黨之一派)之大會,其決議如左[下]: 我黨之工人運動,原為反對此易生戰爭之政策者也。我黨今日之義務,乃在當於可與再建親睦關係于歐洲勞動者間之絕好機會之條件下速複平和。 此決議中所附之條件,亦頗富有彈性。殆與英吉利社會黨之決議無異,然其大體,已傾于平和主義,概可睹矣。方開會時,有會員向馬克德納氏質問,謂本會決議是否與曩之倫敦協議會之決議有所矛盾?氏答以協議會之決議乃與法、比社會黨折衝而就者,即此亦煞費苦心,彼等始允讓步,是殆無可如何者也。馬氏答辯之語有云:「戰爭告終之期,宜在德國民主的勢力足以破壞自國軍國主義之時。」而於大會中,亦嘗提出「各國社會黨今後對資本家政府誘起之一切戰爭,無論以何為口實,即名義上為防禦戰爭,亦當斷然拒絕,不為維持」之議案,以對百二十之百二十一多數否決。據是以觀,獨立工党尚未至全然反對戰爭,而英倫社會黨之二派,爾時已示贊成息戰之度,則吾人所當注意者也。 以上所陳,乃戰爭初期中立國及聯軍諸國社會黨對於平和運動之態度。後此之行動,以無從參稽未能詳舉。由今觀之,法、比社會黨以其國家人民遭德國軍國主義之蹂躪,受痛較深,似其主戰之態,雖亦不能不日趨於和緩,而視他國之社會黨排德之勢仍未息也。英社會黨之希望平和,必較前為尤切,此可斷言者。至於俄、德社會黨之行動,俟於下篇賡述之。 署名:守常 《甲寅》日刊 1917年4月25日 【注釋】 [1]法國社會黨魁焦雷氏 法國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France),原名工人國際法國支部,1905年4月由法國社會黨、法蘭西社會黨和工人社會主義革命党聯合而成。第一次大戰期間,該党主要領導人均加入法國政府。焦雷氏,指Jean Jaurès(1859—1914),又譯若累斯,通譯饒勒斯,法國政治家、哲學家、歷史學家、法國社會黨領袖,1901年建立法國社會黨,1904年創辦《人道報》,1905年率社會黨與丁·蓋德領導的工人社會主義革命党合併,組建新的法國社會黨、並任該党領袖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他反對殖民主義和戰爭,反對法國對摩洛哥的侵略,明確指出資本主義是戰爭的根源,呼籲各國政府放棄戰爭政策。1914 年7月31日在巴黎遭暗殺。代表作有《社會主義的法國革命史》、《新軍》等。 [2]美國社會黨 Socialist Party,U.S.,1901年,美國社會民主黨和社會主義工党溫和派合併,定名為美國社會黨,總部設在聖路易斯。該黨的基本綱領是把工人階級及其同情者組織為一個政黨,以參加競選作為政治鬥爭的手段,以奪取政權並利用權力把現存的生產和分配的私有制改為全體人民的集體所有制,但反對通過社會革命的途徑來建立社會主義。1905—1914年間,該黨發展進入全盛時期,創辦了13種日報、12種月刊和300多種週刊。1917年,該黨通過反對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決議,党的主要領導人德布斯等因反戰活動被捕入獄。 [3]瑞西 即瑞士。 [4]英國工黨 Labour Party,Great Britain,1900年1月建立於倫敦,稱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稱工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該党追隨自由黨,支持政府的戰爭政策並加入戰時聯合政府。 [5]法國工人同盟 1882年,法國工人党分裂為以蓋德為首的「蓋德派」和以P·布魯斯為首的「可能派」,前者仍沿用工人党的名稱,後者更名為法國工人同盟(即法國社會主義工人聯合會)。1902年,該同盟加入以饒勒斯為首的法國社會黨,1905年併入統一社會黨即工人國際法國支部。 [6]瓦鐵貝爾 疑指Emile Vandervelde(1866—1938),今譯王德威爾德,比利時政治家、工人党領袖,第二國際社會黨國際局主席,1915年社會黨倫敦會議的發起者和主持人。一戰期間曾任比利時政府國務大臣,1918年後曾長期擔任司法、外交、公共衛生及不管部大臣等職。 [7]比國社會黨 Parti Socialiste Belge,比利時政黨,成立於1885年,又稱比利時工人党。該党於一次大戰時首次入閣,1918年後曾多次執政。 [8]馬克德納特 James Ramsay MacDonald(1866—1937),今譯麥克唐納,英國工党創始人。1885年參加社會民主聯盟,1886年參加費邊社,1894年加入獨立工黨,1900年被選為新成立的勞工代表委員會的書記。1906年當選為議員,1911年成為議會下院工党領袖。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持和平立場而受到黨內多數反對,被迫辭去工党議會黨團領袖職務。1924年後曾多次出任政府首相。 [9]法國瓦揚氏 Edouard-Marie Vaillant(1840—1915),法國和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1871年巴黎公社領導人,巴黎公社失敗後流亡倫敦,1880年大赦後回國。1886年創建革命社會黨,1889年參與創建第二國際。1893年當選為法國眾議員,此後連續當選直至去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