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大釗 > 李大釗文集 | 上頁 下頁 |
歐洲各國社會黨之平和運動(上) |
|
(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近日關於戰局,有最可注目之一事焉,即俄、德之社會黨因丹麥、瑞典諸國之社會黨竭力為平和之運動是也。此種運動之效果若何,殊難為確切之測度,惟社會黨之行動頗足與莫大之影響於戰局,則為不可掩之事實。茲據所聞,陳其概要,以資研究。 凡持社會主義者莫不反對戰爭。蓋有戰爭,則資本家因軍需品之供給、軍事公債之應募而獲豐厚之利益,其下級勞動社會,則為國家驅入淒慘之戰場,以生命血肉為犧牲,結果乃以益富者之勢力,而長其橫暴。故在開戰之當初,各國之社會黨,皆竭力為戰爭之防止,迨其無效,則向之本其主義、黨綱絕對反對戰爭者,而亦贊成戰爭,甚且置身行伍之間矣。其在德國社會黨之議員,對於此次戰爭所需五十億馬克之戰費,一致贊成,自請從戎者,亦不乏其人,就中其首領路德利西佛蘭克死于柳泥貝路西之役[1],政府對之,賜以沉痛之祭文,以示鼓勵。其在法國社會黨党義,向不主張與他黨提攜組織內閣,此次黨員如桑巴、奧加牛爾、圭德[2]之流,竟皆入閣焉,有名之著《非愛國論》者古士達卜耶爾貝,且自請于陸軍總長,願效命於疆場。其他若英、若俄、若比,其社會黨員,除二三例外,罔不贊成戰爭。論者或惜其失敗,或咎其矛盾,實則彼等所以出此者,殆以交戰國之雙方,均有一為社會黨所反對之目標,即Caesarism與Czarism[3]是也。彼英、法、比之社會黨,則以此次之戰禍,全為德之獨裁政治所釀成,此獨裁政治之根株不絕,世界之平和終無希望,即各國之民主政治亦有危險,故甯一時犧牲其主張以贊成戰爭。德、奧、勃[4]之社會黨,則以俄國專制政治侵略主義之殘虐,且甚於德,其為社會黨員所深惡,亦如英、法、比諸國社會黨之於德焉,故亦贊成戰爭。至於俄之社會黨,則又以俄之獨裁政治,實以德國為淵源,而其宮廷與貴族,尤與德皇室有密切之關係,是其直接與德戰者,不啻間接與其專制政治戰,與其皇帝貴族戰,故亦贊成戰爭,若(庫)羅泡多金輩,皆嘗宣言贊助政府,職是故也。蓋其目的別有所在,觀於此次俄國之革命可以知矣。然則社會黨之互立於戰場以自傷其同志,似為矛盾之尤,而其結果,俄之Zarism[Czarism]與德之Caesarism,必皆粉碎于戰焰之中,且為社會黨之成功焉。 今也,俄於大戰之中,竟能由國民之勢力掃蕩其專制政治,則由世界社會黨之眼中觀之,已摧去其一大敵。德、奧、勃諸國社會黨,贊成戰爭之目標,因之全失,而平和運動,乃以益急矣。茲將最近電傳之消息,列舉于左: 一、紐約電 上月三十日發 俄、德兩國社會黨代表,現方在丹麥科本哈恩[5]開協議會。德國代表對於俄國代表要求將德國提出之議和條件全部報告於俄京社會黨本部,勿致洩漏。 二、倫敦電 上月三十一日發 德相北特門活爾威西[6]派遣德社會黨五名,使往瑞典士多和倫[7],與俄社會黨員協議。俄社會黨員對於關乎俄、德單獨議和,德社會黨員之勸告,答以須以德皇退位為議和之先決問題。 三、哈爾賓電 本月五日發 二日,德社會黨由丹麥閣員士多甯代致電於俄工党領袖議員傑箋。電意略謂:德社會黨實與彼等同情,由德議會中該黨之言論足以證之,即社會黨外之他黨以及德政府,亦皆聲明斷不干涉俄之內政;德民主黨對於俄國下級人民,渴望俄國民之[主]政治的成功,且願努力以致平和之日速來云云。 四、倫敦電 本月五日發 勃牙利之合同社會黨[8],宣言若非于最近數周之內締結平和,革命之事,遂難避免,且反對政府之軍費支出案雲。 五、俄京電 本月七日發 七日,瑞典社會民主黨[9]首領布朗金[10]、李特加漢二氏由瑞典抵俄京,與工人及兵卒委員會領袖會見,俄人遇之頗為殷勤。又丹麥之社會民主黨領袖、社會民主黨新聞主筆勃爾古貝兒氏,近亦將來俄京。 六、俄京電 本月八日發 瑞典社會黨首領布朗金氏偕雷奔氏八日由士多和倫向俄京出發。德社會黨少數派(李卜苦聶西特[11]一派)所組織之社會民主勞動聯合,以各交戰國無併合領土等事、由佔領地撤兵為基礎,要求議和,現方與瑞典社會黨結密接之關係。此事大值注目,一方與德政府有好感之社會黨大多數,亦與丹麥社會黨有所折衝。 綜觀上電,可知各國社會黨之于平和運動,日漸熾盛,證以昨報所載,益見不誣。加以德之政治,亦棄其由來之獨裁專制主義,而使議會之權漸重,而糧食缺乏,饑民騷動,又為交戰國之通象。凡此種種,皆足以助社會黨平和運動之進行。倘其政府及他黨派,仍複加以阻梗,則社會黨與工黨之示威運動,將取猛烈之General Strike(總同盟罷工)以為警懲。事果至此,各國之主戰者,雖欲不俯首聽命於赤旗之下,不可得也。吾人將於此次戰爭,一覘社會黨之勢力何如矣! 署名:守常 《甲寅》日刊 1917年4月24日 【注釋】 [1]柳泥貝路西之役 柳泥貝路西,指比利時西弗蘭德斯的Ypres城,今譯伊普爾。一次大戰期間,德國軍隊與同盟國軍隊於1914年10月14日—11月13日、1915年4月22日—5月2日、1917年6月7日—11 月6日在此進行三次戰役,第一次戰役雙方陷入膠著狀態,第二次戰役德軍首次使用毒氣,第三次戰役英國軍隊突破德軍防線,但付出了40萬士兵犧牲的代價。 [2]圭德 Jules Guesde(1845—1922),又譯該得、蓋得,法國工人運動領袖,早年從事新聞工作,1880年曾就法國工人運動綱領問題求教於馬克思和拉法格,後來這一綱領在當年的全國勞動大會上獲得通過,要求工人們選舉那些宣誓不屈不撓地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而「到議會大廳中去進行階級鬥爭」的人作自己的代表。1914—1915年,曾入法國政府內閣,擔任不管部部長。 [3]Caesarism與Czarism 專制主義與沙皇主義,分別源自古代羅馬終身獨裁官、執政官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前44年,通譯凱撒)和俄羅斯皇帝Czar(又作Tsar、Tzar)。 [4]勃 指勃牙利,即保加利亞。 [5]科本哈恩 即Copenhagen,今譯哥本哈根。 [6]德相北特門活爾威西 Theohald von Bethman Hollwey(1856—1921),今譯貝特曼·霍爾韋格,德國政治家,1899年任勃蘭登堡省主席,1905年接管普魯士內政部,1907年任帝國內政部國務秘書,1909年出任帝國首相普魯士總理大臣,1917年在德皇威廉二世的要求下辭職。 [7]士多和倫 即Stockholm,今譯斯德哥爾摩,瑞典首都。 [8]勃牙利之合同社會黨 1894年,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與社會民主聯盟合併,成立保加利亞社會民主工黨。1903年,該黨召開第10次代表大會,將機會主義派別「共同事業派」(廣泛派社會主義者)清除出黨。從此,黨的名稱定為保加利亞社會民主工黨(緊密派社會主義者)。1919 年5月,該黨召開第22次代表大會,將黨的名稱改為保加利亞共產黨(緊密派社會主義者)。「緊密派」系由西文Contract轉譯而來,近人又譯「合同」。 [9]瑞典社會民主黨 Sveriges Socialdemokratiska Arbetar-Partiet,又稱瑞典社會民主工人党,成立於1889年,最初只是工人運動中的一個政治團體,後發展成為政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党於1917年贏得大選31%的選票,成為議會中第一大政黨,此後一直保持這一地位。 [10]布朗金 Karl Hjalmar Branting(1860—1925),今譯布蘭廷,瑞典政治家、社會民主黨創始人、19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早年在斯德哥爾摩等地學習理科,從1886年開始編輯《社會民主黨人》雜誌。1889年,瑞典社會民主黨成立,他是主要創始人之一。1896年被選入下議院,是社會民主黨在議院中的第一位議員。1907年他成為社會民主黨主席。一次大戰期間,布氏堅持瑞典應嚴守中立。1917年社會民主黨與自由黨組成聯合政府,他擔任財政部長。1919年春,他被派往法國參加巴黎和會。同年,他參加第二國際伯爾尼大會,擔任主席,並被選為第二國際重建委員會永久委員。1920年—1925年間,他三次組建社會民主黨政府,最後因健康狀況不得不於去世前一個月將政權交與桑德拉(Rickard Sandler)。 [11]李卜苦聶西特 Karl Liebknecht(1871—1919),今譯李蔔克內西,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左翼領袖之一、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897年獲博士學位,1899年在柏林開設律師事務所,1900年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1905年俄國革命爆發後,他同盧森堡一起,主張按照俄國的經驗,大力開展議會鬥爭,特別是加強組織群眾性的罷工鬥爭。1907年發表題為《軍國主義與反軍國主義》的小冊子並因此而被捕入獄一年。1908年當選普魯士邦議會議員。1912年當選德國議會議員,通過議會講壇進行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宣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於1914年12月2日議會第二次討論軍事撥款時,獨自投反對票,並在國會提出「掉轉槍口反對自己國內的敵人」。1916年2月被征入伍,後因在柏林領導反戰示威,被軍事法庭判處4年徒刑。1918年10月獲釋後即參加德國十一月革命,次年1月15日被右派社會民主黨臨時政府殺害。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