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老舍 > 大時代與寫家 >
話劇中的表情


  首先要聲明,我不懂戲劇。假若我要說些關於戲劇的怎長怎短,那純粹是立在鄉下佬的地位來說蠢話。說的不對呢,並不算我跟頭了,可也用不著道歉,因為戲劇本是演給民眾看的,誰看了誰就有發言權。

  說實話,我不大懂現在戲劇中的表情。我這個鄉下佬總算是開過眼的,到過上海漢口等等大地方,也曾看見過中國男女跳舞,而舞廳裡的小姐太太們確是稍一生氣便練習深呼吸,似乎是運動著乳房的大起大落;或沒的可說,便撇著朱唇,一端肩膀……。這些,咱懂,因為親眼看見過,可是,咱的鄉親們一輩子扛鋤下地,永沒開過眼,便絕對不明白這是啥路道。給他們講也是白費話。就是咱自己,雖然總算開過眼,也難免一邊看戲,一邊心中叨念:這是戲劇,洋事兒,理當如此。不過,我的老婆要是對我表演乳房起落,或端肩膀,我就非揍她不可,雖然我並沒有揍老婆的劣行。

  近來的抗戰小說上圖畫裡描畫的日本人,一舉一動自與中國人不同。中國人民本是善良和平的,所以舉動表情就如此;日本軍人本是凶蠻好戰的,所以舉動表情就如彼。這不但為善惡分明,黑白對比,而事實上也的確一民族有一民族的體態表情,不可相混。西洋人叫人,以食指輕鉤;中國人打招呼,五指齊動,名曰點手。中國人鞠躬比西洋人度數深,而日本人鞠躬又比中國人到家,幾乎是鞠躬盡瘁,若戲臺上的某一角色,先以食指鉤召,而後以手加膝鞠躬盡瘁,謂為瘋病,誰曰不宜?

  不錯,我們的演員有的到過西洋去受訓練,有的曾受過名人的傳授——所謂名人當然就是到過歐美留學的——所以一動手一抬腳都有准地方,能得一定的效果,決不是瞎胡鬧。一個點煙捲的姿式,據說,須練習那多少多少次!一個小舉動都是根據著西洋舞臺上幾百年的經驗而擺出來的,都有講究,有道理!可是,西洋事到底是西洋事。一對西洋新婚夫婦,若到中國鄉間去度蜜月,接著腰,時時的啄吻,要不招得村間成群的小兒女向他們以手劃臉,而低喚「羞!羞!」才怪!不習見的舉動不但引不起同情,反易惹出誤會。臺上「小生」身穿漂亮洋服,橫起肘子來看手錶,真是英朗豪俊,而不知者乃謂「這小子顯他有手錶!」這一姿態,不錯,是想合乎倫敦與巴黎舞臺上的規矩,可惜擺在中國老百姓面前,適足引起反感,勞而無功。

  自然,看慣就好了。可是在抗戰期間而慢慢使民眾熟識洋人或半洋人的抬手動腳,何其迂也。

  再說,中國人自有中國的動作姿態,即在太平年月,亦不必多此一招,非學外國人不可呀。(要形容一個高等華人,自當另作一說。)我們為什麼不下些工夫,研究揣摩,把原有的姿態與表情作成「態匯」,從而一一的淘煉,使之配合劇情,強調所要引起的效果呢?即以吸煙而言,我准知洋車夫,中學生,中年婦女,與浪漫的老詩人,各有各的方法與樣子;若一概以跳舞廳中闊少——頗似洋人——為標準則謬矣。抄襲省事,揣摩費心,我可真願大家費點心,使中國話劇有中國的表情!

  載一九三八年五月《彈花》第四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