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 | 上頁 下頁 |
第十章(3) |
|
這話說的很可憐。當日古文家很盼望有人出來作荊生,但荊生究竟不可多得。他們又想運動安福部的國會出來彈劾教育總長和北京大學校長,後來也失敗了。 八年三月間,林紓作書給蔡元培,攻擊新文學的運動;蔡元培也作長書答他。這兩書很可以代表當日「新舊之爭」的兩方面,故我們摘鈔幾節。林書說: ……大學為全國師表,五常之所系屬。近者謠諑紛集,我公必有所聞。……弟年垂七十;富貴功名,前三十年視若死灰;今篤老,尚抱守殘缺,至死不易其操。前年梁任公倡馬班革命之說,弟聞之失笑。任公非劣,何為作此媚世之言?馬班之書,讀者幾人?將不革而自革,何勞任公費此神力? 若雲死文字有礙生學術,則科學不用古文,古文亦無礙科學。英之迭更累斥希臘,拉丁,羅馬之文為死物,而至今仍存者,迭更雖躬負盛名,固不能用私心以衊古。矧吾國人尚有何人如迭更者耶?…… 且天下惟有真學術,真道德,始足獨樹一幟,使人景從。若盡廢古書,行用土語為文字,則都下引車賣漿之徒所操之語,按之皆有文法,……則凡京、津之稗販皆可用為教授矣。若《水滸》,《紅樓》皆白話之聖,並足為教科之書,不知《水滸》中辭吻多采嶽坷之《金陀萃編》,《紅樓》亦不止為一人手筆,作者均博極群書之人。總之,非讀破萬卷,不能為古文,亦並不能為白話。若化古子之言為白話演說,亦未嘗不是。按《說文》「演,長流也」,亦有延之廣之之義,法當以短演長,不能以古子之長演為白話之短。……(以下論「新道德」一節,從略) 今全國父老以子弟托公,願公留意,以守常為是。……此書上後,可不必示覆;唯靜盼好音,為國民端其趨向。……林紓頓首。 蔡元培答書對於「盡廢古書,行用土語為文字」一點,提出三個答案。但蔡書的最重要之點並不在駁論,——因為原書本不值得一駁,——乃在末段的宣言。他說: 至於弟在大學,則有兩種主張: (一)對於學說,仿世界各大學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無論有何種學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運命者,雖彼此相反,悉聽其自由發展。 (二)對於教員,以學詣為主;……其在校外之言動,悉聽自由,本校從不過問,亦不能代負責任。…… 蔡元培自己也主張白話,他曾說: 我們中國文言同拉丁文一樣,所以我們不能不改用白話。 ……雖現在白話的組織不完全,可是我們決不可錯了這個趨勢。(在北京高等師範國文部演說) 他又說: 我敢斷定白話派一定占優勝。……將來應用文一定全用白話;但美術文或者有一部分仍用文言。(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演說) 林,蔡的辯論是八年三月中間的事。過了一個多月,巴黎和會的消息傳來,中國的外交完全失敗了。於是有「五四」的學生運動,有「六三」的事件,全國的大響應居然逼迫政府罷免了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三人。這時代,各地的學生團體裡忽然發生了無數小報紙,形式略仿《每週評論》,內容全用白話。此外又出了許多白話的新雜誌。有人估計,這一年(一九一九)之中,至少出了四百種白話報。內中如上海的《星期評論》,如《建設》,如《解放與改造》(現名《改造》),如《少年中國》,都有很好的貢獻。一年以後,日報也漸漸的改了樣子了。從前日報的附張往往記載戲子妓女的新聞,現在多改登白話的論文譯著小說新詩了。北京的《晨報》副刊,上海《民國日報》的《覺悟》,《時事新報》的《學燈》,在這三年之中,可算是三個最重要的白話文的機關。時勢所趨,就使那些政客軍人辦的報也不能不尋幾個學生來包辦一個白話的附張了。民國九年以後,國內幾個持重的大雜誌,如《東方雜誌》,《小說月報》,……也都漸漸的白話化了。 民國八年的學生運動與新文學運動雖是兩件事,但學生運動的影響能使白話的傳播遍於全國,這是一大關係;況且「五四」運動以後,國內明白的人漸漸覺悟「思想革新」的重要,所以他們對於新潮流,或採取歡迎的態度,或採取研究的態度,或採取容忍的態度,漸漸的把從前那種仇視的態度減少了,文學革命的運動因此得自由發展,這也是一大關係。因此,民國八年以後,白話文的傳播真有「一日千里」之勢。白話詩的作者也漸漸的多起來了。民國九年,教育部頒佈了一個部令,要國民學校一二年的國文,從九年秋季起,一律改用國語。又令: 凡照舊制編輯之國民學校國文教科書,其供第一第二兩學年用者,一律作廢;第三學年用書,准用至民國十年為止;第四學年用書,准用至民國十一年為止。 依這個次序,須到今年(一九二二),方才把國民學校的國文完全改成國語。但教育制度是上下連接的;牽動一發,便可搖動全身。第一二年改了國語,初級師範就不能不改了,高等小學也多跟著改了。初級師範改了,高等師範也就不能不改動了。中學校也有許多自願採用國語文的。教育部這一次的舉動雖是根據於民國八年全國教育會的決議,但內中很靠著國語研究會會員的力量。國語研究會是民國五年成立的,內中出力的會員多半是和教育部有關係的。國語文學的運動成熟以後,國語教科書的主張也沒有多大阻力了,故國語研究會能于傅嶽芬做教育次長代理部務的時代,使教育部做到這樣重要的改革。 還有一件事,雖然與文學革命的運動沒有多大的關係,卻也是應該提及的。民國元年,教育部召集了一個讀音統一會,討論讀音統一的問題。讀音統一會議定了三十九個「注音字母」。這一副字母,本來不過用來注音,「以代反切之用」的。當初的宗旨,全在統一漢文的讀音,並不曾想到白話上去,也不曾有多大的奢望。七年十一月,教育部把這副字母正式頒佈了。八年四月,教育部重新頒佈注音字母的新次序(吳敬恒定的)。八年九月,《國音字典》出版。這個時候,國語的運動已快成熟了,國語教育的需要已是公認的了;所以當日「代反切之用」的注音字母,到這時候就不知不覺的變成國語運動的一部分了,就變成中華民國的國語字母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