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胡適文存二集 | 上頁 下頁
《科學與人生觀》序(4)


  4

  說到這裡,我可以回到張、丁之戰的第一個「回合」了。張君勱說:

  天下古今之最不統一者,莫若人生觀。(《人生觀》頁一)

  丁在君說:

  人生觀現在沒有統一是一件事,永久不能統一又是一件事,除非你能提出事實理由來證明他是永遠不能統一的,我們總有求他統一的義務。(《玄學與科學》頁三)

  玄學家先存了一個成見,說科學方法不適用於人生觀;世界上的玄學家一天沒有死完,自然一天人生觀不能統一。(頁四)

  「統一」一個字,後來很引起一些人的抗議。例如林宰平先生就控告丁在君,說他「要把科學來統一一切」,說他「想用科學的武器來包辦宇宙」。這種控訴,未免過於張大其詞了。在君用的「統一」一個字,不過是沿用君勱文章裡的話;他們兩位的意思大概都不過是大同小異的一致,罷了。依我個人想起來,人類的人生觀總應該有一個最低限度的一致的可能。唐擘黃先生說的最好:

  人生觀不過是一個人對於世界萬物同人類的態度,這種態度是隨著一個人的神經構造,經驗,知識等而變的。神經構造等就是人生觀之因。我舉一二例來看。

  無因論者以為叔本華(Schopenhauer)哈德門(Hartmann)的人生觀是直覺的,其實他們自己並不承認這事。他們都說根據經驗閱歷而來的。叔本華是引許多經驗作證的,哈德門還要說他的哲學是從歸納法得來的。

  人生觀是因知識而變的。例如,柯白尼太陽居中說,同後來的達爾文的人猿同祖說發明以後,世界人類的人生觀起絕大變動;這是無可疑的歷史事實。若人生觀是直覺的,無因的,何以隨自然界的知識而變更呢?

  我們因為深信人生觀是因知識經驗而變換的,所以深信宣傳與教育的效果可以使人類的人生觀得著一個最低限度的一致。

  最重要的問題是:拿什麼東西來做人生觀的「最低限度的一致」呢?

  我的答案是:拿今日科學家平心靜氣地,破除成見地,公同承認的「科學的人生觀」來做人類人生觀的最低限度的一致。

  宗教的功效已曾使有神論和靈魂不滅論統一歐洲(其實何止歐洲?)的人生觀至千餘年之久。假使我們信仰的「科學的人生觀」將來靠教育與宣傳的功效,也能有「有神論」和「靈魂不滅論」在中世歐洲那樣的風行,那樣的普遍,那也可算是我所謂「大同小異的一致」了。

  我們若要希望人類的人生觀逐漸做到大同小異的一致,我們應該準備替這個新人生觀作長期的奮鬥。我們所謂「奮鬥」,並不是像林宰平先生形容的「摩哈默得式」的武力統一;只是用光明磊落的態度,誠懇的言論,宣傳我們的「新信仰」,繼續不斷的宣傳,要使今日少數人的信仰逐漸變成將來大多數人的信仰。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作戰」,因為新信仰總免不了和舊信仰衝突的事;但我們總希望作戰的人都能尊重對方的人格,都能承認那些和我們信仰不同的人不一定都是笨人與壞人,都能在作戰之中保持一種「容忍」(Toleration)的態度;我們總希望那些反對我們的新信仰的人,也能用「容忍」的態度來對我們,用研究的態度來考察我們的信仰。我們要認清:我們的真正敵人不是對方;我們的真正敵人是「成見」,是「不思想」。我們向舊思想和舊信仰作戰,其實只是很誠懇地請求舊思想和舊信仰勢力之下的朋友們起來向「成見」和「不思想」作戰。凡是肯用思想來考察他的成見的人,都是我們的同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