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胡適日記 | 上頁 下頁
1952年2月23日


  此下一條見《香港時報》一月六日(?),此中說蔡孑民先生與楊杏佛事,我沒有聽人說過。

  新世說談

  「福建人民政府」始末(二)

  馬五先生

  由於陳銘樞之熱中政權,雄心不戢,蔡廷鍇之疑忌軍情,相驚伯有,好事者又從而構扇之,一時風鶴頻驚,若內亂即將突發者。中樞特遣素與陳氏友誼深摯之石瑛、段錫朋二人赴滬向陳疏解,挽其入京任參謀總長,徐徐為十九路軍籌維相安之道,陳不能從,而訛言乃日熾矣。旋中樞改組福建省府,以蔣光鼐主政,蔡廷鍇率全軍移戍入閩,借息謠諑,且安軍心。

  陳銘樞仍籍神州國光社為「臥龍崗」,日與左傾士大夫以及不滿現狀之軍閥政客名流相往還,且因朱蘊山之介,得交共党分子李世章,再因李而與瑞金之「中華蘇維埃政府」通,矢言合組「抗日聯合戰線」。而幽居泰山之馮玉祥,亦派代表余新清來滬預密謀焉。他如鄧演達派之第三党人物黃琪翔、譚平山等,群起趨附。當時在上海倡立「擁護人權同盟」之楊杏佛、宋慶齡等,亦暗助陳張目。黃某則自命代表廣西方面,朱某更以胡展堂親信姿態,劍及屨及,而胡展堂固為當時所視為足以左右粵南之党國元老也。其時此事,八方風雨會春申,聲勢滋壯,陳氏頤解而樂之,門客贊而頌之,箭已引弦待發,顧時機何如耳。

  陳氏既以十九路軍為政治資本,則開府揭竿,自必以福州為根據地。閩贛壤地緊鄰,不能不與中共連衡,信使周旋,簽立協定,期以守望相助,安危同當。百粵方面則恃有胡元老在港,可無憂也。佈置既定,陳氏偕黃某潛赴香港,與李濟琛三人,會盟歃血,誓結桃園之義,生死相依,三公即為閩變之最高決策者。論實力,陳氏應據盟主寶座,眾英雄亦同聲屬望,然陳自忖弗克負荷,想求一堪以號召天下者,置諸爐火之上。乃欲利用蔡孑民,曾密電楊杏佛轉征同意,蔡婉拒,而楊氏忽以被刺殞命聞。如是,陳門英雄之滯滬工作者,先後咸逃香港,趣陳急起發難,毋再瞻顧失時。陳李黃三結義最後定計,由李出任「人民政府」主席,陳主軍事,黃則委以軍師而兼丞相之位,陳友仁長外交。中共亦特派其「外交副部長」潘漢年為駐福州全權代表,此外各方豪傑相繼雲集,而「福建人民政府」之喜劇開場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