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胡適時論集 | 上頁 下頁 |
劉熙關於《愛國運動與求學》的來信附言 |
|
劉先生說:「……民眾運動的歧途,負有指導之責者應當予以糾正,不應付之一歎。」我要回答劉先生,這正是我做那篇文字的動機。對於今日的群眾運動,利用的有人,煽動的有人,但是「指導」的卻很少人。我們明知自命「負有指導之責者」是要挨駡的;但我們忍不住了,不能不說幾句良心逼迫的話。 我並沒有「根本否認群眾運動的價值」;我只想指出:救國事業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而今日學生們做的群眾運動卻只能有短時間的存在;救國是一件重大事業,需要遠大的預備,而跟著大家去呐喊卻只能算是發發牢騷,出出氣,算不得真正的救國事業。 劉先生問我:「民氣的表現,除了赤手空拳的做些罷工抵貨,和喊聲咒駡的做些宣傳請願以外,還有什麼花樣呢?」這句話很叫我傷心。是的,花樣變完了;又怎麼辦呢? 我要敬告劉先生和全國的青年學生:現在要換個花樣了。第一,青年學生應該注重有秩序的組織。今日學生紛紛加入政黨,這不算是組織。學生團體本身沒有組織,學生自己沒有組織的訓練,而僅僅附屬于外面現成的,有作用的黨派,那是無益的。學生時代的組織所以可貴,正在於兩點:(1)學生自己參加,自己受組織的訓練;(2)沒有軌外的作用,不過是學生生活的一種必需的團體生活。現在的學生團體完全是騖外的組織;平日不曾受過有秩序的團體訓練,到有事的時候,內部可以容少數人的操縱,外面可以受有作用的人的利用;稍有意見的紛歧,也不能用法律上的解決,必鬧到分裂搗亂而後罷休,——有時鬧到分裂搗亂還不肯罷休。所以我們奉勸青年學生第一要注重那些有秩序而無作用的純粹學生組織的訓練,這是做公民的基礎,也是做群眾運動的基礎。 第二,青年學生如要想干預政治,應該注重學識的修養。你們不聽見吳稚暉先生說孫中山先生沒有一天不讀書嗎?民國八年五月初,我去訪中山先生,他的寓室內書架上裝的都是那幾年新出版的西洋書籍。他的朋友都可以證明他的書籍不是擺架子的,是真讀的。中山先生所以能至死保留他的領袖資格,正因為他終身不忘讀書,到老不廢修養。其餘那許多革命偉人,享了盛名之後便丟了書本子,學識的修養停止了,領袖的資格也就放棄了。我們自然不能期望個個青年學生都做孫中山;但我們期望個個青年學生努力多做點學問上的修養。第一要不愧是個學生,然後第二可以做個學生的革命家。現在有許多少年人高談「取消廿一條」而不知道「廿一條」是什麼,大喊「打倒帝國主義」而不知道帝國主義是什麼,口口聲聲自命的什麼主義的信徒,而不知道這個什麼主義的歷史與意義,——這樣的人就不配叫做「學生」,更不配做什麼學生救國的運動。 十四,九,二十二 胡適 (原載1925年9月26日《現代評論》第2卷第42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