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南遊雜憶 | 上頁 下頁 |
三、廣西(2) |
|
六月初一日,訛傳流寇薄衡水,藩城愈戒嚴,予連無意登獨秀。獨秀山北面臨池,西南二麓予俱已繞其下,西岩亦已再探,唯東麓與絕頂未登。其他異於他峰者,只亭閣耳。 獨秀峰現在人人可以登臨了。其實此峰是桂林清峰中的最低小的,高不過一百多尺!有石級可以從山腳盤旋直上山頂,凡三百六十級,其低可想!此峰所以獨享大名,也有理由。徐霞客已說過「其異於他峰者,只亭閣耳」,現時山腰與山頂尚有小亭台可供遊人休想,是一勝。此山在城中,登山可望全城和四圍山水,是二勝。諸峰多是石山,無大樹木,獨秀峰上稍有樹木,是三勝。桂林造大山以岩洞見奇,然而岩洞都是可遊而不可入畫的;獨秀峰無岩洞,而嬌小蔥蘢,有小亭閣,最便於繪畫,故畫家多喜畫獨秀,是四勝。有此四勝,就使此峰得大名!徐霞客兩度到桂林,終以不得登獨秀峰為憾事。我們在飛機上下望桂林附近的無數石山,幾乎看不見那座小小的石丘,頗笑徐霞客的失望為大不值得! 徐霞客最稱賞柳州北面融縣的真他岩,《遊記》中有「真仙為天下第一」之語。可惜真仙岩我們沒有去;我們遊的岩洞,最大的是桂林七星山的岩洞,這岩洞一口為棲霞洞,一口為曾公岩。徐霞客從棲霞洞進去,從曾公岩出來,依他的估計,「自棲霞達曾公岩,徑約二裡;複自岩口出入盤旋三裡。」我們從曾公岩進去,從棲霞出來,共費時五十五分鐘。嚮導的鄉人手拿火把(用紙浸煤油,插入長竹筒的一頭),處處演說洞裡石乳滴成的種種奇異形狀:「這是仙人棋盤,那是仙人種田,那是金鐘對玉鼓,這是獅子對烏龜,那是摩天嶺,這是觀音菩薩,那是驪山老母,……」 那位領頭用很清楚的桂林話一一指給我們看,說給我們聽,真如數家珍。洞中有一股泉水,有些地方水聲很大。洞中石乳確有許多很奇偉的形態。我們帶有手電筒。又有兩三盞手提汽油燈,故看得比較清楚。洞中各處皆被油煙熏黑,石壁石乳,手偶摩撫,都是煤黑。徐霞客記他來游時,嚮導者用松明照路。千百年中,遊人用的松明煙與煤油煙,把洞壁都熏黑了。其實這種岩洞大可以裝設電燈,可使洞中景物都更便於賞觀,行路的人可以沒有顛跌的危險,也可以免除油煙熏塞的氣悶。向來做嚮導的村人,可以稍加訓練,雇作看洞和導遊的人,而規定入門費與嚮導費。如此則遊人不以游洞為苦。若如現狀,則洞中幽暗,遊人非多人結伴不敢進來,來者又必須靠嚮導,人太少又出不起這筆雜費。 曾公岩是因曾布得名。曾布在元豐初年以龍圖閣待制出外,知桂州。他是一個有文學訓練的政治家,在桂時,遊覽各岩洞,到處都有他的刻石題名,不止此一處。 七星山的岩洞,據徐霞客的幾次探訪搜尋,共有十五洞,他說: 此山岩洞駢峙:棲霞在北,下透山之東西,七星在中,曲透西北出:碧虛岩在南,以東西上透。三穴並懸,六門各異。北又有「朝雪」「高峙」兩岩,皆西向。此七星山西面之洞也,洞凡五。……曾公岩西又有洞在峰半,攀莽上,洞口亦東南向。……此處岩洞驕峙者亦三。曾公岩北下同列者又有二岩。…… 此七星山東南之洞也,洞凡五。 若北麓省春三岩,會仙一岩,旁又淺洞一,則七星北面之洞也,洞凡五。一山凡得十五洞雲。 我們所游,其實只是十五洞之一!我們在洞裡,固是迷不知西東,出了岩洞,還是杳不知南北。看徐霞客連日攀登,遍游諸洞,又綜合記敘,條理井然,我們真不能不慚愧了! 七星山的對面就是龍隱岩,在月牙山的背後,洞的外口臨江,水打沙進洞,堆積頗高,故岩上石刻題名有許多已被沙埋沒了。龍隱岩很通敞,風景很美。岩外摩崖石刻甚多,有狄青等《平蠻三將題名碑》,字跡完好。 龍隱岩往西,不甚遠,有小屋,我們敲門過去,有道士住在裡面。此屋無後牆,靠山崖架屋,崖上石刻題記甚多,那最有名的《元祐黨籍碑》即在此屋後。我久想見此碑,今日始償此願。元祐黨籍立于徽宗崇甯元年(1102),最初只有九十八人,那是真正元祐反新法的領袖人物。徽宗皇帝親寫黨籍,刻於端禮門;後來又令禦史台抄錄元祐黨籍姓名「下外路州軍,于監司門吏廳,立石刊記」。到崇寧三年(1104)六月,又把元符末(1100)和建中靖國(1101)年間的「奸黨」和「上書低譏」諸人一齊「通入元祐籍,更不分三等」(三等是原分「邪上尤甚」「邪上」「邪中」各等)。這個新合併的黨籍,共有三百九人, 刻石朝堂。 此碑到崇寧五年正月,因彗星出現,徽宗下詔毀碑,「如外處有好黨石刻,亦令除毀」。除毀之後,各地即無有此碑石刻。現今只有廣西有兩處摩崖刻本,一本在融縣的真仙岩,刻于嘉定辛未(1211);一本即是桂林龍隱岩附近的摩崖,刻于慶元戊午(1198);這兩本都是南宋翻刻的。桂林此本乃是用蔡京寫刻拓本翻刻,故字跡秀挺可愛。兩本都是三百九十人,已不是真正元祐黨籍了,其中如章停,曾布,陸佃等人,都是王安石新法時代的領袖人物,後來時勢翻覆,也都列名好黨籍內,和司馬光、呂公著諸人做了同榜! 廣西的岩洞內外,有唐宋元明的名人石刻甚多。石灰岩堅固耐久,曆千百年尚多保存很完整的。如舜山的摩崖《舜廟碑》,是唐建中元年韓雲卿所立,距今已一千一百五十五年了。 又如我們從棲霞洞下山,路旁崖上有范成大題名,又有張孝樣題名,這都是南宋大文人,現在都在路旁茅草裡,沒有人注意。此類古代名人題記,往往可供歷史考據,其手書石刻更可供考證字畫題跋者的參考比較。廣西現有博物館,設在南寧。我們盼望館中諸公能作系統的搜訪,將各地的古石刻都拓印編纂,將來可以編成一部「廣西石刻文字」,其中必有不少歷史的材料。 舜山有洞,名韶音洞,雖不甚深,而風景清幽,洞中有張栻(南軒)的《韶音洞記》石刻,字小,已不能全讀了。洞前有廟,我們登樓小坐,前有清流,遠望桂林諸山,在晚照中氣象很雄偉。 城中人士常游的為象鼻山,伏彼山,獨秀峰,風洞山。其中以風洞山的風景為最勝。風洞山有北輔洞,雖曲折而多開敞之處,空氣流通,多涼風,故名風涼,有小亭閣,下瞰江水,夏日多遊人在此吃茶乘涼。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