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丁文江的傳記 | 上頁 下頁 |
十六 蘇俄的旅行(1) |
|
(1933)——最後三年的政論 在君的《蘇俄旅行記》分作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楔子」(《獨立》一〇一號、一〇三號、一〇四號、一〇七號、一〇九號),寫他民國二十二年(1933)六月二十三日從上海上船,到芝加哥看博覽會,到華盛頓赴國際地質學會十六次大會,八月二日離開紐約,到歐洲,中間偷閒到倫敦,還回到他少年進中學時期的「第二故鄉」(此一段已引見第五章),又從倫敦到瑞典,八月二十五日從瑞典京城到柏林。 第二部分才是《蘇俄旅行記》本身。他這一部分的結構似很大,但他沒有能寫完,只發表了這幾章: 一、新舊的首都 (a)從柏林到莫斯科(八月二十九至三十一日)《獨立》一一四號 (b)地質探礦聯合局(八月三十一日,九月一日)一一四號 (c)莫斯科半日的遊覽(九月一日)一一六號 (d)列寧格拉的科學機關(九月二至四日)一一八——一一九號 (e)列寧格拉的遊覽(九月三日)一二二號 (f)再到莫斯科(九月四至五日) 二、圖喇(Tula) (a)離莫斯科以前(九月六日至八日)及途中(九月九日)一三四號 (b)托爾斯泰的家(九月九日)一三五號 (c)莫斯科盆地的煤田與鐵礦(九月九日夜,九月十日)一四六號 三、巴庫(Baku) (a)從莫斯科到巴庫(九月十一至十三日)一五二號 (b)油田的概略(九月十四日)一五六號 (c)油田的參觀(九月十四至十五日)一六八號 (d)地質研究所(九月十六日)一六九號 四、高加索斯(Caucasus) (a)地夫利斯(九月十八日)一七四號 (b)喬治安的軍用公路(九月二十日)一七五號 這部《蘇俄旅行記》究竟還缺多少呢?我沒有得見在君的旅行日記——我盼望這些日記稿本都還保存在丁月波(文淵)先生處(文淵按:我雖是家兄指定的遺囑執行之一,又為他所指定替他整理處置遺文稿信劄之人,然而當他去世的時候。我還在德國佛朗府大學的中國學院服務。我得信後,就趕了回來,可是到了南京峨嵋路家嫂的寓所,已經找不到他的任何文稿。或日記之類的文件。當時我也曉得他的《蘇俄見聞錄》,沒有寫完.就是《漫遊散記》,也沒有完篇,所以我就詢問家嫂,曉得不曉得他的文稿那裡去了。家嫂說,自家兄去世後,所有的文稿,都是翁詠霓先生取了去的。我就問翁先生,他說,你老兄沒有任何稿件,我這裡只有他的地質報告稿,這是你不懂的東西,我要替他整理出版。當時無法追求,而家兄的地質著作,拖到抗戰勝利以後,其中經過我屢次的催促,李仲揆先生在地質學會沉痛責言,又經我極力要求,不加改動,才于抗日勝利以後,在南京出版。所以適之先生盼望「日記稿本還存在我處」,並不是事實。),更盼望他已經把這些日記都整理出來了。但我從他的留俄時期和他的參觀計劃兩方面看來,可以推斷這部遊記還缺一半。 先說時間。在君詳細記載他費了大力,才把護照上原許留俄一個月延長到兩個月。他是八月三十日入俄國境的,可以住到十月三十日。但他只打算旅行四十天。而已發表的遊記只到九月二十日,只記了二十天的旅行。 次說他的參觀計劃。他原定的四十天旅行目的有七項: 一、到烏拉山(Ural)參觀鐵礦與鋼廠。 二、到中亞細亞作地質旅行。 三、過裡海到巴庫參觀煤油礦。 四、從南到北穿過高加索山脈。 五、到東奈治(Donetz)煤田研究地質並看煤礦鐵廠。 六、參觀德涅勃(Dniper)河邊大水電廠。 七、由氣夫(Kiev)到波蘭。 地質探礦聯合局局長Novekoff看了這計劃,說道:「你的計劃太大了,四十天內做不到。我勸你至少犧牲中亞細亞的旅行。並且你無論如何應該到列寧格拉去一趟,這還是我們的科學的中心。……你到那邊和專門家談過以後,再回來決定日程。」 在君從列寧格拉回來,這位局長勸他「取消烏拉山的計劃,專心到南俄去調查石油、煤田、鐵礦」。這是把在君原定的第一第二項全取消了。所以在君從莫斯科一直南下到巴庫。九月十六夜離開巴庫,到喬治安蘇維埃共和國的首都地夫利斯,九月二十日由喬治安軍用公路北去,到北高加索的烏拉底加烏加斯城(Uladicavcas,即Uladikavkaz)。遊記到此中止了。依改定的計劃,順這方向北去,他當然去參觀東奈治(Donetz)流域的煤礦鐵廠,並研究地質。由此往西,他大概去看了德涅勃(Dniper)河上的大水電廠,然後北去經氣夫(Kiev)向西北出俄國境到波蘭。 所以我們可以推斷這部遊記的原稿應有東奈治煤田鐵礦的部分,也應有德涅勃水電廠的部分,也應有出蘇俄歸途的部分,可惜都沒有整理,沒有寫成,他就死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