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丁文江的傳記 | 上頁 下頁 |
一 家世和幼年生活 |
|
丁文江,字在君,江蘇泰興縣人。生於民國紀元前二十三年(光緒十三年丁亥三月二十日,當西曆1887年4月13日),他在《努力週報》發表文字,常用「宗淹」的筆名,那當然是表示他崇敬那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 他的父親吉庵先生,是泰興縣的一個紳士。母親單夫人,生了四個兒子,文江是第二子。大哥文濤,三弟文潮,四弟文淵。他還有不同母的弟弟三人,文瀾、文浩、文治。 文濤先生有《亡弟在君童年軼事追憶錄》,說: 亡弟于繈褓中,即由先慈教之識字。五歲就傅,寓目成誦。閱四五年,畢四子書五經矣。尤喜讀古今詩,琅琅上口。師奇其資性過人,試以聯語屬對曰「願聞子志」。弟即應聲曰「還讀我書」。師大擊節,歎為宿慧。 在君的天資過人,他母親很早就教他認字,故五歲入蒙館就可以讀書。這種經驗,崔東壁(述)曾在他的《考信附錄》裡說的很清楚: 自述解語後,〔先君〕即教之識字。遇門聯扁額之屬,必指示之;或攜至藥肆,即令識藥題。……字義淺顯者,即略為詮釋。……以故,述授書時,已識之字多,未識之字少,亦頗略解其義,不以誦讀為苦。 崔東壁的自敘最可以給文濤先生這一段記載作注解,使我們相信「五歲就傅,寓目成誦」不是奇事,只是一個天才兒童早年先認識了許多字,後來拿著書本子,就覺得「已識之字多,未識之字少」,所以能「寓目成誦」了。 文濤先生又說: 弟就傅後,於塾中課業外,常瀏覽古今小說,尤好讀《三國演義》。……六七歲後,即閱《綱鑒易知錄》;續讀《四史》、《資治通鑒》諸書,旁及宋明儒語錄學案。……于古人最推崇陸宣公(贄)史督師(可法)。又得顧亭林《日知錄》,黃梨洲《明夷待訪錄》,王船山《讀通鑒論》,愛好之,早夜諷誦不輟。……時取士猶用八股文,塾師以此為教,亡弟亦學為之。……於古文,始嘗推許韓昌黎,既而……樂誦大蘇縱橫論辨之文。年十一,作《漢高祖明太祖優劣論》,首尾數千言。 我詳引這兩段追記的話,因為在君十六歲已離家出國,他在日本時已能作政治文章,他讀中國經史書,他作中國文、中國詩,都是在那十一二年中打的根柢。那根柢起于他母親單夫人的教他識字,成於他自己在私塾時期的博覽自修。 單夫人是一位很賢明的慈母。文濤先生說: 先嚴……諸事旁午,鮮有暇晷,濤兄弟以養以教,壹以委之先慈。先慈于濤兄弟愛護周至,而起居動止,肅然一準以法:衣服有制,飲食有節,作息有定程,一錢之費,必使無妄耗。事能親為者,毋役僮僕。即不能,偶役僮僕,亦不得有疾言厲色。 在君一生的許多好習慣,據他大哥說,是他母親的家教「植其基」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