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白話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
第九章 佛教的翻譯文學·上(4) |
|
附記 這一章印成之先,我接得陳寅恪先生從北京寄來他的新著「童受《喻鬘論》梵文殘本跋」。陳先生說,近年德國人在龜茲之西尋得貝葉梵文佛經多種,柏林大學路德施教授(Prof. Henrich Lüders)在其中檢得《大莊嚴論》殘本,並知鳩摩羅什所譯的《大莊嚴論》,其作者為童受(鳩摩邏多Kumaralata)而非馬鳴;又知此書即普光窺基諸人所稱之《喻鬘論》。路德施教授已有校本及考證,陳寅恪先生在此跋內列舉別證,助成路德施之說。陳先生用羅什譯本與原本互校的結果,得著一些證據,可以使我們明白羅什譯經的藝術。他說,羅什翻經有三點可注意:一為刪去原文繁重,二為不拘原文體制,三為變易原文。他舉的證據都很可貴,故我摘錄此跋的後半,作為本章的附錄: 鳩摩羅什譯經的藝術 陳寅恪 予嘗謂鳩摩羅什翻譯之功,數千年間,僅玄奘可以與之抗席。然今日中土佛經譯本,舉世所流行者,如《金剛》《心經》《法華》之類,莫不出自其手。故以言普及,雖慈恩猶不能及。所以致此之故,其文不皆直譯,較諸家雅潔,當為一主因。……《慈恩法師傳》卷十雲,顯慶「五年春正月一日,起首翻《大般若經》。經梵文總有二十萬頌,文既廣大,學徒每請刪略。法師將順眾意,如羅什所翻,除繁去重。」蓋羅什譯經,或刪去原文繁重,或不拘原文體制,或變易原文。茲以《喻鬘論》梵文原本,校其譯文,均可證明。今《大莊嚴經論》譯本卷十末篇之最後一節,中文較梵文原本為簡略;而卷十一首篇之末節,則中文全略而未譯。此刪去原譯繁重之證也。《喻鬘論》之文,散文與偈頌兩體相間。……然據梵文殘本以校譯文,如卷一之 「彼諸沙彌等,尋以神通力,化作老人像。發白而面皺,秀眉牙齒落,僂脊而拄杖。詣彼檀越家。檀越既見己,心生大歡慶,燒香散名華,速請令就坐。既至須臾頃,還複沙彌形。」一節,及卷十一之 「我以愚癡故,不能善觀察,為癡火所燒。願當暫留住,少聽我懺悔;猶如腳跌者,扶地還得起;待我得少供。」一節,本散文也,而譯文為偈體。如卷一之「夫求法者,不觀形相,唯在智慧。身雖幼稚,斷諸結漏,得於聖道。雖老放逸,是名幼小。」一節,及卷二之「汝若欲知可炙處者,汝但炙汝瞋忿之心。若能炙心,是名真炙。如牛駕車,車若不行,乃須策牛,不須打車。身猶如車,心如彼牛,以是義故,汝應炙心。雲何暴身?又複身者,如材如牆,雖複燒炙,將何所補?」一節,本偈體也,而譯文為散文。……此不拘原文體制之證也。卷二之「諸仙苦修行,亦複得生天」一節,「諸仙」二字梵文原文本作Kanva等,蓋Kanva者,天竺古仙之專名,非秦人所習知,故易以公名,改作「諸仙」二字。又卷四之「汝如蟻封,而欲與彼須彌山王比其高下,」一節,及卷六之「猶如蚊子翅,扇於須彌山,雖盡其勢力,不能令動搖,」一節,「須彌」梵本一作Mandara,一作Vindhya。蓋此二山名皆秦人所不知,故易以習知之須彌,使讀者易解。此變易原文之證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