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 > 胡適 | 上頁 下頁 |
胡適簡介 |
|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騂,後改名適,字適之。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幼年就讀於家鄉私塾,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夏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同為新文化運動領袖。他的文章從創作理論的角度闡述新舊文學的區別,提倡新文學創作,翻譯法國都德、莫泊桑、挪威易蔔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從事白話文學的創作。他於1917年發表的白話詩是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批新詩。 「五四運動」後,同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由「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其端,倡導改良,從此改變了他「20年不談政治;20年不幹政治」的態度。1920年代辦《努力週報》,1930年代辦《獨立評論》,1940年代辦「獨立時論社」,1949年創辦《自由中國》。1938~1942年出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大校長。1949年去美國。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2月24日在臺北病逝。 胡適一生學術活動主要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紅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的治學方法。 *** 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12月17日未時出生於江蘇省松江府川沙縣(今上海市浦東新區),胡適是父親胡傳和第三任妻子馮順弟的兒子,胡適出生時父親胡傳已經50歲。 1893年,隨母親馮順弟前往臺灣其父胡傳任所。 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隨母親離開臺灣返回上海,後回祖籍安徽省徽州績溪縣上莊村,進家塾讀書。父胡傳病逝於廈門。 1904年(光緒三十年),與江冬秀訂婚,從三兄到上海,入梅溪小學堂。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進澄衷學堂。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考取中國公學。 1908年(光緒三十三年),入中國新公學,兼任英文教員。 1910年(宣統二年),留學美國,入康奈爾大學選讀農科。 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師從約翰·杜威。 1917年,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同年,通過哲學博士學位的最後考試,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參加編輯《新青年》,回安徽績溪與江冬秀結婚。 1919年,接辦《每週評論》,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主張改良主義,挑起問題與主義論戰。 1920年,離開《新青年》,在南京大學暑期學校講學。1921年,作《杜威先生與中國》。 1922年,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兼代理文科學長,創辦《努力週報》。在第二期(1922年5月14日)與蔡元培、李大釗、陶行知、梁漱溟等聯名發表《我們的政治主張》。 1924年,與陳西瀅、王世傑等創辦《現代評論》週刊。 1925年,2月參加北京善後會議,並參與起草部分會議文件。 1926年,與其師郭秉文等人在美國發起成立華美協進社。遊歷英國、法國、美國、日本諸國。 1927年,正式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與徐志摩等組織成立新月書店。在上海蔣介石與宋美齡婚禮上結識蔣介石。 1928年,創辦《新月》月刊,任中國公學校長。 1929年,在《新月》雜誌上發表《人權與約法》一文,標誌人權運動的開始,隨後發表《我們什麼時候才可有憲法——對於建國大綱的疑問》《知難,行亦不易——孫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難」說述評》《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 1930年,胡適、羅隆基、梁實秋三人有關人權問題的文章結集為《人權論集》交新月書店出版,後被國民黨政府查禁。4月10日在《我們走那條路》中提出:「要剷除打倒的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五大仇敵」。 1932年,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並邀蔣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灝創辦《獨立評論》,胡適先後共為其撰寫了1309篇文章。 1935年1月4日,抵達香港,逗留五天,主要接受香港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多次要求出任駐日本大使未果。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蔣介石於8月19日要求胡適即日前往美國爭取美方對中國的支持。 1938年,任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 1942年9月8日,辭去駐美大使一職,旅居紐約,從事學術研究。 1943年,應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 1944年9月,在哈佛大學講學。 1945年,出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團代表在舊金山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以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團首席代表的身份,在倫敦出席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會議,制訂該組織的憲章。 1946年7月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學校長。11月28日,蔣介石向國民代表大會提出《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並鄭重致詞,說明其要點,由大會主席團主席胡適接受。12月25日,國民大會正式三讀通過憲法草案,國民大會閉幕,由蔣介石代表國民政府接受胡適遞交憲法。 1947年1月24日,蔣介石想請胡適出任中華民國考試院長和國府委員,但胡適堅持不肯加入國民政府而力辭。4月,王耀武托季羨林給胡適捎去信,致以敬意與問候,並邀請胡適在方便的時候蒞臨濟南作學術演講。旋即得到回信,胡適答應相機來濟南與教育界同行們共同研究山東的教育。 1948年4月3日,蔣介石認為中華民國憲法為內閣制,實權在內閣,中華民國大總統應為虛位,請公正人士較佳,所以想叫中國國民黨支持無黨籍的胡適出馬競選行憲後第一任總統,等胡適當上總統後再任命蔣中正為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胡適同意,但後來因國民黨中執會還是支持蔣介石選總統而變卦。 同年11月,解放軍兵臨北平城下,用電臺廣播呼籲胡適留下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但胡適還是決定離開北平。12月,北平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邀請胡適在中南海懷仁堂商討是戰是和,胡適送了八個字「和比戰難,堅持待變」。12月13日,朱家驊、傅斯年、俞大維、陳雪屏四個人在南京設法派飛機去接胡適南下。胡適本來不肯丟下北京大學不管,12月14日,在南京方面的勸說下離開。12月15日下午4點,傅作義派了部隊護送胡適到北京南苑國際機場上了飛機。夜裡十時到達南京明故宮機場。 1949年3月9日,蔣介石派蔣經國赴上海訪胡適。4月6日胡適應中華民國政府要求,從上海搭威爾遜輪前往美國當說客,為和平解決國共內戰問題尋求美國政府的介入。4月21日船抵舊金山,得知解放軍已渡江,此時局勢已定,胡適在美處處碰壁。6月7日新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閻錫山任命胡適為外交部長,但胡適拒絕上任。11月20日,胡適與王世傑、雷震、杭立武等自由派知識分子創辦《自由中國》雜誌,胡適任名義上的發行人。 1950年3月初,胡適到華盛頓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會議,被推為該會幹事長。應聘為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亞圖書館館長。6月23日,主管亞太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迪安·臘斯克約見胡適,試圖說服胡適出面領導流亡海外及臺灣的反共親美的人士,以取代蔣介石的政權,胡適對此表示全無興趣。 1952年,胡適和蔣廷黻在紐約有意聯合組織反對黨以在臺灣推行民主政治,但在胡適返台與蔣介石討論後,遭到蔣介石的反對,以致組黨失敗。 1954年2月至3月,六十四歲的胡適到臺灣參加「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擔任「臨時主席」。 1955年,大陸掀起批判胡適運動,三聯書店出版發行《胡適思想批判論文彙編》,胡適住在美國搜集了這八本書,認真作了批註。 1957年11月,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 1958年4月,返回臺灣定居就任。自此,胡適多時往返台、美兩地。期間因為經濟關係,將《胡適文選》及《胡適自述》等所有著作,以買斷方式賣與出版公司。 1959年,兼任臺灣長期科學發展委員會主席。 1960年,雷震與台、港黨外人士共同連署反對蔣中正違背臺灣憲法三連任總統。之後,雷震籌備組党事宜,胡適雖未參與,但多所鼓勵。同年9月,雷震因「共諜」案被捕,史稱雷震事件。當時仍為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雖未受到此案株連,也參與營救雷震,不過並沒有成功。對此胡適曾留下三千字的日記說明始末。 1961年2月,胡適參加臺灣大學校長錢思亮的宴會,剛抵達時感到身體不適,送至醫院脈搏跳至135次,痰中帶血,醫生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此次住院2月,後回家自養,但身體已日漸衰弱。11月病情惡化,至臺灣大學醫學院療養。 1962年1月,胡適從台大醫院出院。2月24日在中央研究院開酒會時心臟病猝發,病逝于臺灣省臺北市南港區。3月1日蔣介石前往祭吊,並親書挽聯一副:「新文化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新思想的師表。」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