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仁宇 > 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 上頁 下頁
第七章 法國大革命、俄國的十月革命和中國的長期革命(13)


  紅軍的組成及蘇維埃政府的軍事行動,出於被動,最初由防備德奧軍進犯而發起,所以吸引不少沙皇軍隊裡的軍官自動加入。他們參加時以為新軍只用於對外,可是一旦加入,只能被調遣而無法自主。以後托洛茨基也強迫徵調,以家屬為人質及派遣政治指導員下部隊的各種辦法來管束。職業軍人又無其他技藝自存,也只好就範。因此紅軍在指揮系統上保全了帝俄的軍事傳統。初創的幾個月內,即有8000前朝的軍官,至1918年年底,增加至22000人,兩年內戰期間共引用了48000人。同期間內紅軍也徵用沙皇軍隊裡的下士官215000人,內中朱可夫(Georgi Zhukov)即由此出頭而在二次大戰中因戰功而升元帥。

  至於列兵,當初也純用募兵。十月革命既已遣散近700萬兵員,此時重新招募僅5%或甚至只3%的人數,當然不至過於困難。徵兵開始於1918年5月,當中也有無數反抗叛變逃亡及歸順於白軍的事情,有人甚至說紅軍是一隻漏水之籃筐。可是1918年初部隊剛成立時,只招兵10萬人,迄至年底,其總數仍不過50萬至70萬之間。內戰結束前夕,據稱總兵力近乎300萬。與之相較,白軍因所在地區供應困難,行李輜重特多,戰鬥兵員總數始終未逾25萬。

  第一次大戰期間,沙皇曾供應900萬人以上的軍需,內戰期間工廠礦場大致都在紅軍和蘇維埃政府手中,因之供應問題更今非昔比。帝俄時代曾製造及掌握步槍1100萬支、機關槍77600挺、野炮17000門。據估計當中5%至10%流入蘇維埃政府手中。白軍所在區域一般無軍需工業,因之只有接受外援,其結局有如今日很多類似場合下的情形。供給者埋怨資財白耗;受者謂言辭上的慷慨多於實際上的恩施。即如在南方戰場,英國稱曾供給白軍步槍198000支、機關槍6200挺、野炮1100餘門、戰車60輛、飛機168架,又有大量服裝。而實際上除了戰車飛機由英軍駕駛外,其他供應一來太遲,也未及時教導俄人使用。因之外援之於白軍,「只有心理功效」。

  內戰的作戰方法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騎兵較炮兵重要,雙方火力低,部隊流動性大,因之逃兵多,較第一次大戰之死傷率低。又因是本國作戰,引起後方無數非正規行動。一般白軍素質較高,曾發動五次大規模攻勢。當日之觀念,以為蘇維埃政府不能承受至大壓力,所以加之以兵威,彼方必聞風瓦解。其實列寧之政府佔據俄羅斯腹心地帶,地廣人多,戰線暫時後撤,無關大局,只要保障內部不生問題,終可以一再突破難關。反面則白軍各路戰線相去太遠,無法協同動作。同盟軍雖干預戰事,各方目的不同。英國著眼於與俄羅斯在中亞的競爭,雖援助白軍,而無意使俄方成為強大的軍事力量。法國則希望一個強大的俄國出現,足以牽制德國。日本覬覦東亞領土,美國旨在監視日本。是以列強既無共通的作戰目的,也難發生干預的實際功效。

  布爾什維克之反戰宗旨和土地政策只能在初期收拾民心。大約至1918年初之後,其徵兵征糧已逐漸引起反感。可是紅軍方面如是,白軍亦無更好的對策。而且社會革命党及立憲民主,除了反對布爾什維克之外,缺乏鮮明的政治目標,更沒有有力的領導人物。蘇維埃利用特務政治及恐怖政策,是一個引起注意的話題。專家承認其對防止反叛與內亂確有功效。但俄國為此也付出了代價,茲後成了蘇共之傳統,這一點下節還要提及。

  1919年秋季,白軍之進展達到最高潮。此後紅軍的攻勢開始展開,白軍一蹶不振,最高指揮官或束手就擒或遁跡海外。除了俄軍在1920年春夏與波蘭軍在國界一度作拉鋸戰外,內戰已至尾聲。1920年年底,掃蕩戰結束之後,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的主人額手稱慶,全國底定。

  俄國投入歐戰兩年半而有二月革命,八個月之後有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之後繼續三年內戰,這當中的意義還沒有為中外讀者透徹瞭解。只有從最近的發展來看,才能體會到蘇聯的胚胎,不是十月革命產生,而系由三年內戰而產生。二月革命算是否定了沙皇體制;十月革命也仍只否定了西方現代的代議政治,代之以一黨專政。然則這一黨專政的模型與尺度全無著落。列寧於1918年初遷居克里姆林宮的時候,他不可能有明確合理的藍圖,預籌日後的局面;多方面還是東扯西湊,因時就勢。而且嚴格言之,斯大林之所經營,還是承襲上述7年的戰時體制。否則今日70年後的改組開放就無法自圓其說。

  列寧於1921年3月8日在第十屆共產代表大會宣佈「新經濟政策」(NEP),此時距二月革命正好4周年。他稱這制度為「國家資本主義」(National Capitalism)。新的經濟政策放棄了「戰時共產主義」(War Communism),將農業生產和小規模工業生產交由私人經營。大規模工業、運輸事業及對外貿易,仍由國家掌握。他又在1922年年底第二次中風前教導共產黨員,去「學習貿易」。他說:「我們在集體農場上做了很多愚蠢的事,集體農場不是今日之決策。」

  列寧去世之前,留下遺言,指斥斯大林為人粗暴,集權於一身,應當迫使去職。這些證據可以明瞭日後斯大林之種種政策都與列寧之旨意相違。

  其實列寧一生之行止,只表示斯大林是他最合適的繼承人。據稱列寧曾說:「他(斯大林)抄襲了我的毛病。」舉凡斯大林日後所作所為,如特務政治,殘殺政治犯,和敵人打交道,「民主集中」式的獨裁,都有列寧之先例在前。列寧早已講明,他所謂國家資本主義,為進入共產主義前之一個「轉變階段」,需要「很多年」、「很長久」,可是始終沒有標明確切時間。況且他又鼓吹「社會主義不復為一個遙遠時間的問題」。那麼資產階級的革命既能在八個月內完成其在歷史上的任務(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間的八個月。布爾什維克的理論有時將歷史的發展作「望遠鏡的縮短」),則一個轉變階段經過七年(1921至1927)也不能算。是過短了。斯大林在列寧去世之後,即於1924年放棄國際共產的重點,提倡「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國實現」,表面上似乎與列寧的思想相反。可是專家細讀列寧的文件,則覺得這種趨向,列寧早已有之,斯大林不過在局勢明朗後,確切的付諸實施而已。

  還有一個在以上理論之間容易被忽視的事實,則是蘇共因內戰才能決定它本身的模型與尺度。這也非列寧或斯大林等人可以預見的。一位哈佛大學的專家曾說:

  我們已經看出布爾什維克因為奪取政權及保持政權,讓他們的民主原則和一般的顧忌逐漸消失。在現下三年和內外強敵作戰之餘,這種發展不僅持續,而且只有增強,更擴張到政治之外,及於社會生活之任何部門。那被包圍的心理狀態,那種「不和我們合夥就是和我們作對」的情緒,成為了共產主義的精神狀態。

  尚不止此。布爾什維克在1917年二月革命時共有24000人,至1922年內戰結束後駐留於共產黨內的只有此中半數,至1927年斯大林停止新經濟政策,組織集體農場之前夕,據稱只有8000人。而共產黨在內戰後期1919至1921年間,黨員數目即由30萬增至70萬,其中大多數為紅軍軍人。至1928年初,黨員數目已逾130萬。可見得在革命的過程中,其上級所操縱的機構業已變質。當初一個反戰、反侵略、帶國際性格、具有優秀分子之氣魄和理想主義的集團,至此已和以上所述條件完全相左。

  前已提及,迄至十月革命成功,列寧等所控制的不過是官街公署、交通通信機構。新政府之權力,還是要經過內戰,才有效地下達於各村鎮。只有爭取糧食、抽派兵丁,鄉村的人口才切實地感覺到蘇維埃政權力量之所在。「軍隊之成功,通常倚靠于他們進出于出產食品豐富之邊區時,自身之作為。」恐怖政策無疑的使人們對蘇維埃印象更為深刻。1919年蘇維埃政府設立了7500個集中營,另有21700所監獄。

  經過內戰,各地方下層蘇維埃的權力,由集議政體的單位移到行政單位,而且漸與上層的機構結成一個行政網,失去過去獨立自主的性格,這種發展務必要和十月革命時全部紀律消散的情形比較,才可以看出布爾什維克在鬆緊政策中製造日後蘇聯體制的經過。哥薩克區域及其享有特權的事實,已曆幾個世紀,經過內戰,終告解散取消。內戰期間,蘇維埃政府所處的心腹地帶,也正是「大俄羅斯」(Great Russia)所轄區域。主要的會戰既有下落,其他邊區遠處少數民族的地區就等於瓜熟蒂落,所謂自決,也只不過是口頭禪,實際上中央的威力迅速向外輻射,紅軍成為各地組織蘇維埃的主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