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仁宇 > 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 上頁 下頁
第七章 法國大革命、俄國的十月革命和中國的長期革命(12)


  以上所述從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間之事蹟,很少歷史上的積極意義,況且我們所勾畫的也挂一漏萬。可是即使將當中細微末節全部縷舉,也只能闡明當日俄國之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維新人士和自由主義者數目稀少,力量低微,意見分歧。所以,從協商會議到軍事行動,始終找不到出路,於是只有如列寧者,自認帶有陰謀性的職業革命家之登場,於是也有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也就是說,在技術上講,俄羅斯需要一個強人與一群法家死士。

  有了以上的瞭解,我們可以想像布爾什維克在11月7日奪取冬宮(WinterPalace)時並不費事的理由。托洛茨基退出民國參議會時,痛駡臨時政府,既責備它在帝國主義資本家指使之下延長無意義的戰爭,又怪它賣國,有意將彼得格勒送給敵人,還高呼一切權力交付蘇維埃,土地則給予人民,已等於一通宣戰的文告。事實上自柯恩尼洛夫事變之後,群情有了大幅度的轉變,在各種選舉時,布爾什維克多佔優勢,在彼得格勒及莫斯科的蘇維埃中都成為多數黨。又有列寧的鼓吹,暴動已是箭在弦上。最後幾日,克倫斯基認為責任所在,只得和政府要員在冬宮日夜鎮守。而保衛這地方的不過是女兵營、軍校學生和少數哥薩克部隊,總共不過千餘人。

  布爾什維克部隊由水兵及工廠內的赤衛隊及芬蘭調來的軍隊組成。水上則由一艘巡洋艦和水雷艇數艘策應。11月6日深夜和7日淩晨,他們佔領火車站、郵政局、電話公司和電報局,「一般的情形等於門衛接班」,「克倫斯基可以在這時赤手擒獲」,「當日電影院和戲院仍照常營業」,冬宮的牆上有好幾千顆機關槍子彈的痕跡,但近距離放射的炮彈沒有一顆命中。這一連串的報道,只證明戰事並不十分激烈。「有時候尚呈現著喜劇之性質」。

  莫斯科的巷戰反倒繼續了一個星期,布爾什維克方面死了500多人,集體葬在紅場。陸海軍於聖誕節夜裡被正式接收,舊的軍隊已在解體,兵士各自返鄉。新組織的紅軍則在次年出現。所謂十月革命,當日流血不多,大規模的戰事還待以後展開。以上事蹟證實克勞塞維茲之論戰爭:有時戰局十分劇烈尚可能缺乏真正意義,有時打得並不兇猛,反而關係深遠。俄國十月革命近似後者。

  克倫斯基在冬宮被攻擊之前脫走,企圖至前線糾集部隊光復首都,可是只有700個哥薩克騎兵聽命。其他成千成萬部隊中立。在彼得格勒郊外,他率領的小部隊也被布爾什維克策反。自此克倫斯基亡命海外,由法而美,終身未再履俄境。

  列寧在11月7日開始露面。新政府一切都在草創。「財政部」所有的1000萬盧布,事實上是由革命者以槍桿劫持銀行在金庫裡取出的,即時放在列寧的衣櫃間中,但是11月7日無線電廣播時,新政府仍稱國體問題有待立憲會議解決,茲後不久宣告立即與交戰國講和。土地問題則如前述,廢止土地所有權,地產不得買賣,地主也無價償,只有種地之人准許持有土地,一概不許雇人耕種。這是社會革命黨的宗旨,也是各地農民協會之決策。列寧心中並不同意全民平等,小塊的耕種,此時為遷就局勢,而予以認可。實際上這也是讓厭戰的士兵解隊回鄉,任農民分割地產。至此沙皇體制才算全部解除。過去8個月臨時政府之無效,乃因高層人物經常討論方針與政策,抽象而不實際,下級的希望全未兌現。並且軍隊已無戰鬥能力,農民分割土地已是既成事實。列寧此時所能掌握的,也不外官衙公署和若干交通機構,他們如不大刀闊斧將舊賬濫賬痛快地報銷作廢,則無法展開新局面。

  可是這是俄羅斯的悲劇,也是人類的悲劇。人類的歷史無法因為革面洗心即可重來,很多背景因素無法避免。在中國抗戰及革命之最高潮時,猶看到農民拖泥帶水地耕田,學齡兒童用毛邊紙一筆一畫地習字。多少英雄人物拋頭顱灑鮮血,仍無法革除社會上的習慣與傳統。十月革命之前6年,中國之辛亥革命費力少而光復迅速,可是事後看來,推翻專制皇權,只完成了革命序幕的初步而已。俄國既為橫跨歐亞,包含億萬生靈之泱泱大國,也絕不能因赤衛隊佔領了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若干建築物,即算完成了革命,而其所完成的也是序幕中的初步。俄國社會組織原則既已宣告全部作廢,在所有人都能與他人作戰的條件下,也只有促成一個巨靈型政府之出現。

  1918年3月蘇維埃政府(Sovnarcom)遷都莫斯科,布爾什維克改名共產黨。從此以迄最近戈爾巴喬夫提倡重建(perstroika)及開放(glasnost),仍表現著十月革命之尾聲在70年後仍未完全結束。檢討此中事蹟,似屬本書題材之外。可是我們如不挂一漏萬地作一段極簡單的分析,則無法交代何以列寧及托洛茨基一等人,在70多年前即謂資本主義已至窮途末路,覆亡在即,而70年後,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之衝突仍未獲得定局。也只有在檢閱這段史跡之餘,我們才能體會到這些名詞在實踐上的意義。

  列寧的憲法會議於1918年初召開,選出的議員以反對黨的為多,可是剛一開會,即由全俄蘇維埃執行委員會下令解散,理由為憲法會議「掩飾資產階級的反革命」。實際上俄國此時尚談不上代議政治,我們有民國初年的立憲與約法的經驗,可以想見此中狀況。

  新政府刻下的工作為與德奧締和,只是不能戰也不能和。德軍就趁著這機會以大軍壓境,一路勢如破竹。蘇維埃政府原希望不割地不賠款,最後逼得無可奈何,也只好在3月簽定「布列斯特(Brest-Litovsk)和約」。俄羅斯退出波羅的海,放棄波蘭及白俄羅斯,承認芬蘭與烏克蘭獨立,事實上任之為德國的保護國。又割讓了高加索一部分與土耳其。以上地域內有沙皇所轄人口的1/3,帝國所產鐵80%、煤90%,喪權辱國之程度為現代史中所未有。事實上這時德將魯登道夫(Ludendorff)有意摧毀蘇維埃政府,柏林則以為任之存在可使俄國力量衰弱,反為德國之福。因之布爾什維克才有喘息的機會。8個月之後,德國亦告垮臺,和約無效。

  俄國的革命也受到同盟國干涉。他們都以防備援俄軍火落入德國手中為由,派兵佔領重要港口。英國駐兵于白海及黑海沿岸,日本登陸海參威。美國和法國也步兩國後塵,蘇維埃政府已有和他們發生衝突的情勢,隨著內戰也因之展開。

  白軍之組成主要有兩個地域:南方在黑海之濱及頓河(Don)流域,原有不少沙皇及克倫斯基治下之高級將領,在烏克蘭獨立時逃至此間。其部隊以哥薩克騎兵為主(哥薩克並非人種的稱呼,而是沙皇治下一種特殊制度的產物。他們在國防前線組織屯田狩獵的部落,各自推舉首領,以兵員勤王事代替納稅,政府也不問其內部事)。另一個白軍區域在西伯利亞。1918年初有捷克戰俘約35000人擬由西伯利亞鐵路通過遠東及海道,參加歐洲西線的戰事,這些戰俘在途中發難,以後更陸續招引其他反共部隊加入。其他兩個白軍次要地區為白海沿岸,英軍佔領之處,和西部迄波羅的海之沿岸。以上除了白海區域之外,東南西三方面的白軍防線可以連成一線,紅軍始終採取中央作戰的方式。

  蘇維埃政府雖系一黨專政,最初仍承認其他黨派的存在。內戰期間,後者在白軍防線內組織反共政府,自是蘇維埃政府除容許極少數他党人士公開只有宣傳性質之活動外,實際已封禁其他黨派。

  紅軍最初由沙皇統治下的拉脫維亞(波羅的海沿岸三個小國家之一)部隊為核心組成。當日托洛茨基將各種敗將殘兵收編併合,使之成為勁旅,也可以說整個紅軍出於他的苦心孤詣,一手造成。本篇以上說及尼古拉二世迄克倫斯基主政的幾個月,人人厭戰,布爾什維克更積極從事各種反戰宣傳,又簽訂對德和約,可是又能使怯於禦侮邊疆的軍人勇於內戰,初看甚為矛盾。這當中有好幾個被忽略的因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