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仁宇 > 黃河青山 | 上頁 下頁
尋找對歷史的技術辯證(11)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開門見山地提出觀察所得:資本主義是一種組織,一項運動,具體且無可逆轉,有時間表可言,從世界地圖上也可觀察出前進路線。我們同意,為了讓資本主義運作,社會必須體認到,財產權是絕對而至高無上的,淩駕皇室特權和傳統的道德觀。就技術上來說,資本主義牽涉到將商業法應用到農地的運作,以致全國經濟的所有層面都能相互配合,結果導致整個國家都能在數字上進行管理。在種種條件之下,這個運動勢必起源于近海的小國家,之後才拓展到大國、內陸國家和傳統色彩較重的國家。

  這個見解讓我們觀察到,意大利的城邦是現代資本主義的搖籃。威尼斯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帝國和教廷的衝突造成權力真空,讓威尼斯實際上已是獨立王國。陸地上的農業收入向來不曾成為經濟的主體。由於城市裡的水是咸水,大規模的生產並不切實際,但相當有利於打造船隻。城裡的貴族紛紛領年金而退休,而奴隸和移民勞工可以解決勞力問題。威尼斯還能做什麼?又能做什麼呢?一位現代作家稱威尼斯是「沒有領土的城市……政府是股份公司,總督是董事長,議會是董事會,人民則是股東。」這個城邦不需要努力面對教會法庭、領主權利、商業同業公會、君權神授、不成文法或甚至議會代表制等問題。它只要遵循自然本能,就可以成為橫行海上的商人。貨幣管理是特色,也是業務,而兩者都需要資本主義化。但正由於缺乏生產基礎,這樣的資本主義無法持續。威尼斯註定只能稱霸一時。

  北方的文藝復興取代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時,荷蘭也取代威尼斯,成為歐洲最先進的貿易國家。宗教在此地成為爭議所在,西班牙的宗教大審判盛行,資本和技術勞工被迫流向尼德蘭。尼德蘭接受挑戰,善加利用這一事實。除保險、銀行和運輸業以外,他們還長於冶金和布料產業。香料貿易的管理更接近於壟斷的地位。農業部門和經濟較為進步的部門之間產生利益衝突,必須靠邦聯和地方自主權來加以化解。荷蘭一地的人口就占全國三分之二,獨立後更貢獻全國歲入的四分之三。事實上,荷蘭原本是獨立的城市,和其他市鎮結成永久的聯盟。

  現在我們可以清楚看出,國家愈大,農業的比重愈高,問題就愈複雜。緊接荷蘭之後,英國也符合上述標準。英國的財富和土地息息相關。英國的出口產品中,有百分之七十五是羊毛。食物有時還要依賴進口。現代化肇始之初,國家必須進行重整,以便跟上時代的腳步。在地中海國家稱霸的巔峰期,倫敦倫巴德街上的意大利銀行家簡直自成租界,意大利人享有治外法權。這些銀行家提供羊毛生產所需的融資,預先借錢給生產羊毛的牧人,資金來源則是準備匯回羅馬的什一稅。到13世紀,英國才開始進行外貿。然而,數百年後,英國仍然落後荷蘭人和德國人。直到18世紀,倫敦的保險公司才取代荷蘭人,開始承保自己國家的船運。這些發展不免排擠古老的英國土地租約和傳統的不成文法。傳統不利現代商業交易,而且也是資本形成的障礙,成為國家問題無法解決的原因。

  光榮革命以後,英國的資本主義和國家合而為一。條件所以成熟,是因為已經歷數十年的動盪不安。英格蘭銀行于1694年成立,更是有力的證據,以布羅代爾的話來說,就是資本主義等於國家。國會通過法案後,英格蘭銀行擁有一千多名股東,其中國王和王后都以私人的身份投資。這些股東成為國家的債權人,銀行未來的收入得自進口稅和烈酒稅,作為發行長期債的擔保。銀行有權創造和管理鈔票信用。對於這樣的機構,沒有評價可以高於加爾佈雷斯教授幽默的類比:「在各方面來說,它之于錢就像聖彼得之於信仰。」

  要說明私人資本在公共事務扮演何種角色,莫過於英格蘭銀行成立不久後執行的第一項重大任務:政府要求銀行匯兩千萬英鎊到法蘭德斯給馬伯羅(Marlborough)的軍隊。任務當然一點都不簡單,不是開張支票,再到比利時兌現即可。當時沒有對等的機構,銀行也沒有設置分行,可動用的現金甚至無法達成要求。所謂的「匯款」,就是由銀行董事們親自渡過英吉利海峽來執行。他們事實上抵達馬伯羅的軍隊所在地,向全世界宣示,倫敦的商人押寶這場戰爭,以他們的性命身家來支持英國軍隊。其後五年,憑藉說服和保證,他們和歐陸的無數公司達成協議,將這些公司的信用和資產轉成戰略物資。代理人被派到卡迪茲、馬德裡、來亨、裡斯本、奧波多、日內瓦、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事實上,新的銀行法人組織歐洲的商人聯盟,擊敗法國。

  另外一項和這一連串事件有關的事實是,這時經濟中的農業部門已整頓完畢,貨幣管理可以普及於全國。輝格黨和托利黨都擁有相當多的土地產權,由此即可見其一斑。英格蘭銀行被視為輝格黨的組織,借銀匠的進款和政府的計數賬(相當於今日的短期公債)取得資金,托利黨提出相抗衡的主張,提議成立「土地銀行」,希望靠不動產取得資金,股東可以享受立即信用的便利,但仍然可以保有和使用不動產。這個提議沒有成功,因為輝格黨在下議院占多數,不樂意見到新的銀行與英格蘭銀行競爭。這次事件仍然顯示,抽象貨幣的概念正方興未艾,同時農業持有和農場運作已經和其他商業行為地位相當。最後,不過才數十年後,製造信用的機制已經就定位,小地方、鄉郡和蘇格蘭的銀行數目不斷繁衍,倫敦也出現私人銀行。

  總之,我們指出,促成資本主義的繁榮要件有三:

  私人所有權的信用擴張,不帶人治色彩的管理,及服務設施的整合。[1]

  說的當然比做的容易。事實上,要實施這些條件時,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度必須能夠執行特定法規,以確保其實行。在達到這一目標前,全國上下人心必須有所改變,上到當局,下到公民,都必須要接納新思想。更重要的是,農業生產和農產品的商業化必須進行重大調適,才能配合社會的資本主義運動。如果沒有外來的壓力或甚至暴力,很難達成上述的狀態。階級鬥爭和新教倫理並非毫不相關,只不過不是問題的主因。

  就我所理解,資本主義的優越不在其道德價值,而在其技術優勢。如果社會可以接受財產權絕對且至高無上,一切就可以加加減減,可以繼承、轉移及交付信託。因此,物質生活的所有層面,不論是私人或公共,就可以在數字上處理。財富的可交換性利於財富的累積,創造出動態的環境,隨著經濟成長和擴張,分工就像連鎖反應和螺旋動作一樣緊接而來。我可以舉一個周遭環境的例子:

  紐普茲位於開茲奇爾山腳。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食物價格飆漲,我們和鄰居都試著在自家庭院中種青菜,但行動並沒有很成功。土壤中有太多葉岩碎片,投入許多心力和昂貴的肥料後,成果簡直無利可圖。這時我們才瞭解,為何村落外有成畝成畝的蘋果樹。這就是自然經濟的力量。這些蘋果園的主人向銀行借錢,只要一通電話,挖地工具就送到門口。土壤分析和害蟲防治都由專家在實驗室中研究。只有果實需要用手采,在收成時就由一車一車運來的移民勞工來摘取。鄰近公路和有效的卡車運載系統是整個作業不可或缺的一環。成堆成山的蘋果必須盡速送走。在這方面,華盛頓和奧本尼的政府可以說是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負責執行相關法規,以順利推動和保護經濟活動的所有層面。經濟活動的基礎是財產權的原則,不過有時必須衡量私人和公共利益孰輕孰重。在多元化的農業之下,紐普茲靠特殊產品而享受到好處。

  如果在中國,又會如何呢?我深信,大部分的農地會用來種穀物。從開墾田地到從河流引水灌溉,在在需要許多人力,我可以想像出農耕的利潤有多微薄,而小規模農作又抑制機械的使用。這也許可以解釋中國為何人口過多又普遍貧窮。但許多書籍和文章不提出技術改善的建議,卻反而指出,一方比較富裕是因為決定較為明智,在道德上比較優越。這些都使討論回歸本章的第一段。西方國家把農民藏到哪裡去了?

  攤開來說:紐普茲沒有農民可以隱藏,但也不可用蘋果園來引發道德議題。這個村落最早的開拓者是法國的休京拉教派,抵達的時間相當於英格蘭銀行在倫敦開張。他們發現整個地區都沒有人居住,因為當時從赫遜河到德拉瓦河的這一塊區域被稱為「新凱撒省或紐澤西」,企圖吸引宗教異議分子來開荒。中國當時已經進入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正值康熙帝在位。他是全世界有數的明君之一。西方旅行家在遊記中已經提到,中國人口密度已經相當高,但康熙帝仍希望自己的領土充滿更多子民,下令凍結人頭稅配額,以鼓勵人口成長。政策規定每個地區都能生產自己所需的糧食,完全符合同質性和一致性的要求,這也是自然和習俗相互作用的結果。時至今日,已無從辯解這些行動。但難以想像的是,今日高談「自由選擇」、擁抱東西方的人士,竟然可以無視於這些相關的背景條件。他們認定中國所擁有的許多選擇,其實只存在於他們的假設中。

  在劍橋,我克服車輛靠左行駛的膽怯後,便常在週末租車去鄉村旅行。林肯附近綠油油的田野都排成棋盤式的圖形,為屈維廉(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所盛讚。我看到這番景象後,對田園般景致背後的組織邏輯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為了創造這種整齊的風景,難怪當代人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在我卜居劍橋的同一年間,我再度收到家妹粹存從中國寄來的信件,在此之前的十年,雙方音訊完全斷絕。一年後,她搬到桂林,在寄來的部分明信片上可以看到,廣西的稻田呈長條式排列,和我在英國鄉村看到的景象有類似的感覺,雖然兩邊的地形不完全相同。之所以相似,是因為都必須合理化使用農業用地,作為經濟現代化的第一步,不論所有權屬於私有或公有。田地必須能丈量、能形成整合的單位,才能在法律及財政上予以計算。如果在17、18世紀沒有完成這項任務,到20世紀仍必須完成。

  1978年,李約瑟博士將辦公室搬到目前的劍橋布魯克蘭茲街。有一次我們又提到這個主題,當時還有兩名研究生提姆·布魯克(Tim Brook)和格雷哥利·布魯(Gregory Blue)在場。我忽然說:「公社是圈地。」我常亂說英文,這次也是,說的話傳遞訊息的本質,但常省略一些連接詞。我的原意是,為了多元化和提升農業經濟,中國人已發現,必須在農業公社下整合零碎的可耕地,效果和英國加強圈地法案一樣。意外的是,院長此時的情緒也一樣興奮,立刻同意我的話。「公社是圈地,」他也如此說。

  我們似乎都把這個主題當成數學公式,因為已經研究了很久的時間,因此一旦找到結論,發現頭尾可以相連,就會感到莫大的高興,其間牽涉到加加減減的機制再也不重要。在這方面,院長其實和我講同樣的語言。

  [1]譯注:在《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中,作者則是詮釋成資本主義的「技術性格」,包括以下三點:一、資金的廣泛流通,剩餘之資本透過私人貸款方式,彼此往來;二、經理人才不顧人身關係的任用;三、技術上之支持因素通盤使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