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君宇 > 高君宇文集 | 上頁 下頁
與日本亞細亞學生旅行團的談話


  (一九二〇年八月二十日)

  中日兩國青年相聚談話不必客氣。亞細亞學生會之不適合於世界潮流,魯君言之甚詳。諸君(指日人)既稱該會有改造世界之意,當聯合全世界之青年而為全世界之改造,是吾人很希望的。各國青年,和軍閥官僚奮鬥,以破除世界之黑暗,是吾人所歡迎的。吾人當以世界之所歡迎而為世界之貢獻。貴國講民治主義、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總覺得是假的。朝鮮受尋(1)已達極點,固為軍閥派之罪惡,但貴(2)青年何以無所表示。再由其他方面觀察,貴國青年,多以種種虛名為牢籠他人手段。如是而欲求改造,是無希望的,甚望貴國青年注意此點。貴國天皇之下有財閥軍閥,這也是貴國的污點,如能將此等財閥軍閥打破,就是世界青年犧牲也都可以的。

  附:中日學生之談話會

  日本亞細亞學生會旅行團來京,由北大圖書館主任李守常先生介紹與學生聯合會接洽。聞該會於二十號下午一時,假北大第二院開茶話會。日本學生方面到者有早大諸富一郎,慶大長濱松二、松下俊雄,拓大小杉三郎,明大伊藤七雄,拓殖楠木靖臣、古賀重雄、安武慎一等八人。學生聯合會方面有林寶慈、魯士毅、高尚德、瞿世英、向大光、孟壽椿諸君,並請有鄒宗孟、孫伯純兩先生翻譯。其中談話頗可記載,茲採錄于左。

  該會於二十號下午一時二十分開會,首由林君表示歡迎的意思。略謂諸君此次旅行敝國,並駕臨敝會,同人等無任歡迎。中日兩國感情素來頗好,因為軍閥所擾,兩國國民乃多有隔閡。今得此機會,彼此交換意見,從前猜疑,當能冰釋。次日本諸富一郎君致答詞,並言兩國國民,應以誠意的接洽為排除障礙之起點云云。瞿、高兩君先後發言,請報告亞細亞學生會之組織及其宗旨。日本伊藤七雄起立言日,斯會於去年由中日學生各十五人發起,其目的在改造亞細亞之基礎。現時正在進行。至於宗旨,尚未完全確定。第二次在東京開會,中國學生到者甚多,有反對者有贊成者,而反對派居大多數,日本學生因此愈深慚愧。自北京、上海等處排日事起,斯會因之滯阻,至三月二日繼續開會,籌商聯絡亞洲各國學生,組織斯會,期望成立。目前尚無他項團體加入,惟日本學生作會員云云。

  瞿君謂:聽了伊藤君的話,貴會宗旨已明瞭。其大概,不過人是社會的一分子,社會進步是全體的,軍閥是社會進步的障礙物。中國之所以有五四運動,無非是要想排除社會進步的障礙物。社會如白紙然,紙上有黑點,全體的白紙都受侮了,並非一部分的事,若這一部分與別一部分同時並進,社會始能進步,倘一部不及某部,必定是他生了障礙。要求社會進步與白紙上無黑點,是我們青年人的責任,非一部分人所能做得到的,歐美亞各國的學生均有力焉。世界能進步與否,即視各國學生對於此點之熱度為如何耳。

  日本小杉三郎君起立,謂略深佩瞿君之語,此後吾人當以正義為根據,互相提攜云云。

  魯君士毅謂:諸位來到敝國,以亞細亞學生會名義與敝會接洽,敝會同人於茲頗有所感觸。竊思十八十九世紀人類的智識眼光,尚不免有井蛙之見,時至今日,世界潮流已趨向於共同軌道,從前所謂國家主義、部落主義,實無存在之必要。即貴國發起之亞細亞學生會,雖雲為聯絡亞洲各國學生起見,然此種主義在吾人心目中,似覺有所偏向。昔日我們中日兩國以國土人情上之關係,稍為接近,彼此的國交都講親善。中國人對內對外,素來以誠相見,所以我們對於貴國的親善是實在的,此乃已成的事實,諒貴國人亦深知之。我以為世界是交通的,人類是進步的,我們當捨棄大陸主義,進而為世界主義,然後適合於人類的趨向。學生會的聯絡,不必限於亞細亞,歐美諸國之學生,未嘗非吾人之良友。更進一步言,吾人同為青年,欲謀人類的幸福,當保持人類之和平。吾人所行所為,若與人類之趨向離隔太遠,當然失去人類之同情,自身陷於孤立的地位。即如敝國此次因國內軍閥專橫,肇亂禍首,已由我國政府下令通緝,貴國公使不察事實,竟以正式文書送達我外交部,而一併收容之,且認為國事犯。此不特使我國國民對於貴國公使之不能滿意,即英法美諸國亦大不以為然。國際間之條約尚難遵守如此,而欲謀彼此感情易於融洽,猶之新嫁娘,勒令其即時生產,勢有不能,或因此再引起我國國民排貨之舉動,亦意料中事。貴國公使,聽命於貴國政府,吾人深望貴國人民默察友邦之態度、敝國人民之心理,催促貴國政府即時覺悟,無為此越軌行動,致使兩國感情日愈薄弱,而吾輩青年之希望,不能達到云云。

  高君尚德謂(見正文)。

  日本伊藤七雄君謂:人生宇宙,求幸福是一大宗旨。幸福何在,要亟力研究改造,為求幸福之基礎。但改造也有聯絡之必要,鄙意(日人自稱)以為不必從口口下手,至於日本之大財董,如以其財分給全體國民,亦複何傷。法律方面也是要緊的,普選本為急務,但事實上頗難做到,鄙意對於此數事不大贊同。

  瞿君士英謂:法律、普選、政治諸問題,都是要由平民定的,然後才能合乎人類之要求。

  孟壽椿君謂:我於今年五月曾遊貴國,因時間倉卒,未與諸君接洽,今幸諸君來此,並聆諸君言論,以人道正義為前提,深為佩服。中日兩國,因有許多誤會,致國民頗有隔閡。上次遊歷貴國,是敝國國民自動的與貴國國民聯絡的第一個機會。誤會之原因甚多,其中最重要的則為向外發展、向外侵略兩個觀念,而日日鼓吹這兩種觀念欲自收其利益者就是日本軍閥和財閥。以此侵略之罪歸諸日本,不但中國人有此評論,即貴國之某某君亦承認之。不過此種責任,日本人當擔負,中國國民亦當擔負,因軍閥財閥之侵略,由於國民不能匡助政府以排除此障礙也。貴國國民如果覺悟,宜取直接行動,不宜徒尚空談。貴國之軍閥財閥,望貴國國民負積極的責任而排除之。我曾億(3)貴國早大某教授雲,世界之水,其成分同是一樣,因氣候和衝力不同的緣故,某處結冰,某處混濁,軍閥財閥,壓倒平民也是如此。要想世界流通,當掃除這些冰塊混濁,要想世界平民政治實現,當要將平民政治的障礙物一切掃除,至於法律、普選都是極重要的問題,我以為當從教育上下手,為根本的解決。高君剛才說兩國國民攜手,貴國國民宜將軍閥財閥先行打破,此非過論。因為有破壞然後有建設,貴國國民勿因此誤會,軍閥未打倒以前,恐不能攜手也。

  魯君士(4)複謂:諸君(指日人)言論各所有表示,我也明瞭許多。因兩國國體不同的關係,所以雙方的主張,自然略有不同。但是帝國制度的計劃,萬難與世界共同一心在一正軌上進行。各界人深望迷信□□無上的國家,打破階級制度,應隨世界潮流,無使歐西人諷東方人之部落主義於今實現,不特貴國人民之福利,亦世界國家之一大進步。語畢有長濱松二、林寶慈君先後發言,都極沉痛。時已四時五十分,彼此相談甚歡,茶話間日學生方面均感謝優禮,併合撮(5)一影而散。

  1920年8月20日《晨報》

  (1)「尋」應為「辱」。

  (2)此處漏掉「國」字。

  (3)「億」應為「憶」。

  (4)此處漏掉「毅」字。

  (5)「撮」應為「攝」。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