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鄧中夏 > 鄧中夏全集 | 上頁 下頁
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之經過及現狀


  (一九二五年七月三十日)

  一、帝國主義為什麼侵略中國?

  英法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達最高形式,侵略中國有下列各原因:

  第一,因帝國主義國內大機器生產過量,有貨無人買,所以要輸出外地像工業落後的中國來銷售。

  第二,大機器生產,帝國主義國內原料不夠用,所以要到物博的中國□來採取。

  第三,帝國主義者資本過多要在中國開設工廠等,掠奪中國價廉的勞動,要在中國開設銀行壟斷中國金融。

  第四,帝國主義國內人口(太)繁密了,要向地大的中國來殖民,想把中國變成他們的殖民地。

  第五,能達到上述四個目的,帝國主義便可以延長其殘生。

  二、帝國主義侵略之方式

  第一,野蠻的輸入鴉片煙。

  第二,經濟的,輸售貨品,掠奪原料,在中國內地開設工廠製造所,銀行等。

  第三,政治的,用種種不平等的優先權,保障經濟侵略發展。

  第四,軍事的,用武力鎮壓被侵略而發生一切反抗。

  第五,文化的,開設教堂,學校,報館及通訊社等使麻醉被侵略者使不能反抗。

  第六,運用軍閥買辦階級為侵略之工具。

  三、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之經過

  第一,是鴉片戰爭以前,中國與西歐開始通商時期。

  當時南方有葡人,英人,北方有俄人,至西班牙荷蘭亦會到中國請求通商但皆為葡人所阻。葡人貿易地點在廣東的上川,電白,澳門,亦常出入于福建泉洲浙江寧波等處,後更賄華官,須每年二萬金租得澳門根據地,此在1516年至1635年事,英人在清代康熙年間,英人始占得廣州廈門從事貿易,並於工州得建商館。

  俄人於1827年間,中國與訂哈克圖條約,許以哈克圖為通商之地。又俄及商以二百人為限,得三年一至北京,為八十日以內之貿易。

  外人當時俱卑辭厚幣請求通商,雖時受中國殺逐之禁止,全無反抗之表示,中國亦不以平等國相待遇。

  第二,是鴉片戰爭至庚子聯軍入京,為帝國主義用武力鎮壓中國反抗侵略之時期。中間經過反帝國主義大戰爭——一是鴉片之戰;二是中法聯軍;三是甲午中日之戰;四是庚子聯軍入京。四次中國俱被壓倒,被迫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遺害至今。

  (一)鴉片之戰,是為外人強迫中國人吸鴉片煙,中國人不肯而拒絕,這是在1842年之事。中國打敗了。割香港,賠軍費,且賠鴉片費六百萬兩,開廣州,上海等五港口為商埠,訂中英江寧條約十三條。

  明年複在虎門訂補遺約十七條,有領事裁判權,海關值百抽五稅率,英人得於五口租賃地方房屋及最惠各條之規定。

  後英人更進一步,在上海有英租界之設置,法國按例亦如之。又因中美條約有允在五國建禮拜堂,英人又按例在廣州建築禮拜堂。

  (二)英法聯軍之戰,適又因法教士在廣西被殺,遂會師攻陷廣州,佔據三年,擄去總督葉名琛,遂被迫訂天津條約。

  天津條約因小不滿,英法聯軍又攻陷京津焚園明園,又迫續訂許多條約,俄人亦乘時迫訂愛琿條約,奪去北方數千里的地方。

  天津條約,有保護傳教,外國船隻可駛行內河及子口半稅之規定。且開牛莊等五口為通商口岸。

  同年與英法美訂約,有准鴉片進口及諸外人幫辦稅務之規定。越二年,中英又續訂條約,把九龍一區割去。

  結果至1883年,安南降為法國保護國,1885年,英人滅緬甸,勢力更侵入西藏雲南廣西等地,俄人侵佔伊犂,開亞東騰越,蒙自。龍州等為商埠,並准俄人在新疆多處通商。

  1876年,雲南殺死英人。又被迫訂煙臺條約,開了宜昌等四個為商埠。

  (三)中日之戰在甲午年,此後中國海軍殲焉。並割臺灣一島。締結馬關條約。開了沙市四口為商埠,最重要的是許日人在通商口岸從事各種工藝製造。致日商在上海青島設立很多紗廠。

  自後德國藉口曹州教案,奪占膠洲灣,並得了在山東建築鐵路開礦山之優先權,俄國亦租旅順大連灣,英國租九龍威海衙,法國租廣州灣,差不多要將中國瓜分了。

  (四)庚子八國聯軍入京,是因為中國人受不了帝國主義的侵略,起來反抗,當時由義和團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附從者甚眾。卒被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姦淫搶掠後,還被迫訂了辛醜條約,賠款四萬五千萬海關兩,三十九年還清,利息五萬三千余萬,現在帝國主義退回中國為文化侵略之基金,還為了擔保賠款,把各處商口岸的常點,亦奪去與海關洋員管理。

  第三是庚子聯軍入京至歐洲大戰,為帝國主義利用種種不平等條約操縱中國經濟財政權之時。

  在這時間之1902年,中英間又訂了馬凱條約,開長沙等五口如通商口岸,同時日本亦要求北京等處由中國自關為商埠。

  民國創始之初,帝國主義更乘機截留關稅,便歸洋員保管,攘取上海公廨,使為外人主持,又因為關稅數,不敷支付外債,使中國借善後借款,而因得稽核中國鹽款之權。

  不斷的借債與軍閥,助長中國內亂,因之挾取種種特權,銀行團及公使團便是帝國主義在壓迫中國尊重不平等條約,合作操縱政治經濟權之表徵。

  第四是1914—1917年之歐洲戰期內,為日本帝國主義軍隊單獨對中國侵略的時期。

  最明顯的,便是日本強迫中國之二十一條之「五七」國恥那件事,條件中有要中國承認山東東部,內蒙古開闢商埠,南滿洲可由日人自由居住來往,享有領事會會審裁判之權。此外又有煙維鐵路借款,南滿聘用顧問,漢冶平公司借款,日人有優先權,還有南滿九處煤鐵等礦許由日人開採,膠州灣於歸還後,應設日本專管租界等。

  實在其他帝國主義雖因歐戰牽連,不睱顧及,但美國播弄中國單獨對日,借親善行侵略之實亦是要注意的。

  第五是戰後至國民黨改組,帝國主義再聯合向中國侵略之時。

  帝國主義因歐戰損失過巨,不得不向中國侵略彌補,反方面則中國亦因歐戰及俄國大革命影響民族漸漸覺悟,「五四」運動是很好一個表現,帝國主義於是變換花樣,召集華盛頓會議,結果四國同盟,用門戶的美名來侵略中國。

  臨城竊案,不過是很小的事,帝國主義竟小題大做,倡言共營,這亦是個確證。

  四、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之現狀

  比第二期更猛凶,其意義更不同。因為:

  第(一)民族反帝國主義運動,更高漲於庚子之後,而且有許多有組織的革命工農群眾參加,更使帝國主義發抖。

  第二世界已分成兩大鬥爭營壘——壓迫與被壓迫者,當鬥爭達到最高形式,更分化得明顯,無了逃避和妥協。

  第三有了不平等條約在帝國主義手中,屠殺更可打著保障。

  這在廣東收回海關運動及打買辦商團時,帝國主義既躍躍欲試,白鵝潭的外國艦隊及英領的哀的美敦出,表示十分嚴重。

  最近上海,漢口,廣州等地的慘案發生,更有四個特因:

  第(一)各帝國主義國內俱是反動派勢力執政,尤其英國之保守黨為最反動。

  第(二)自從曹吳倒後,中國之國民革命運動異常發展,尤其是工農運動,有動搖帝國主義在中國之一切特權之趨勢。

  第(三)日本帝國主義因其工具段張執政,在北方得獨佔勢力,可橫行無忌,其他帝國主義者,亦可利用張段等消減中國之革命運動。

  第(四)廣州自楊劉敗後,革命群眾有與帝國主義直接衝突之趨勢。

  署名:鄧中夏

  (原載《工人之路》第36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