闁靛棌鍋�
闁告瑣鍊曢崥鈧柡鍌氭搐椤掞拷闁绘繂褰為崬顒勫棘閸パ屽姎闁告艾绉撮宥夊棘閸ヮ剚鑲�闁告瑨灏欓惈鍕潰瀹勬澘钑�閻庢稒鎮傛禒鍫燂純閺嶎厾鍨�閻熷皝鍋撻柟顖氭噹閻剛鎳㈤敓锟�闁稿鐏氱敮浼村箳閵娧勫€�閺夊苯绉崇花銊︽綋瀹ュ棙鈷�缂佸鍨垫径鐔轰焊韫囨凹鈧拷闁哄懎鍊搁惃濠氭⒑鏉堫偆鏆�
濠㈣埖鐗曞﹢鍛村触瀹ュ牊鍟�闁稿苯鐤囬‖鍓ф閳ь剛鈧鎷�婵炴搩鍨甸崵顓㈠棘閸パ屽姎閻燁厸鏅為…璇差潰瀹€鍐亖闁告瑣鍊曢崥鈧悘蹇撶箺椤庯拷婵繐缂氱换婵堜焊韫囨凹鈧拷闁绘粌瀚径鐔哥附閸ワ妇绡€鐟滄媽绮鹃々鑽や焊韫囨凹鈧拷缂佸矁鍎荤粔铏光偓璇″櫍濡拷闂傚牊甯楀Σ顒勫冀閳ヨ櫕绠�
學達書庫 > 鄧中夏 > 鄧中夏全集 | 上頁 下頁
鄧康君致校長函


  (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五日)

  校長先生鈞鑒:頃接敝友熊君光楚一函,內有一條論廣設閱書報室事,頗於民智民德有關。其略曰:「弟居鄉一年,目擊事變,深感國民無自治能力,飽受痛苦,財產生命,因多損傷;人格被汙,尤其大者。救濟之法,千條萬緒,但一時未能辦到,一則乏人,一則乏財。其簡易可行者,唯設閱書報室一事。初時但立基礎,備穩健正確之書數十種,及報章雜誌二三種(書報議論不正確,則鄉人以淺見閱之,無異中毒,為言不細)。其開辦費,或抽取公款,或由富紳派捐,即得百餘元,或數十元亦可成立。雖錢少則規模小,要自勝於全無。其地點則于各自治機關(鄉會及區公所),宗祠、廟宇及當衝要之商店,總期多多益善。蓋如此則人民耳目心知有所寄託,有所開發,期以十年,轉移習俗,當非淺鮮。入手辦法不及他人,但就貴校(康案系指本校)同學及職教員論,為數已二千餘人。但各人能於其鄉勸設一所,或倡設一所,即可得二千餘所。推之各校同學及職教員均能如此,由是而推之各省縣之學校,即可得數萬或數十萬所。是無異一時設數十萬學校,而為費又少、收效更大。人之好善,誰不如我,有不聞經興起者乎?

  「足下與貴同學多一時豪俊,關懷家國,而大學為教育最高機關,有轉移民氣指導人民之責,儻不以弟所見為謬乎!」云云。康案熊君此言不無可取。爰撮錄以呈尊鑒。如不以葑菲見遺,則請轉示同學,極力提倡,於社會教育似不無小補也。書此並頌 道安。學生鄧康謹呈。

  署名:鄧康

  (原載《北京大學日刊》1919年2月15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