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戴望舒 > 戴望舒文集 | 上頁 下頁
釋「紇邏」、「掉罨子」、「脫稍兒」


  白居易《新樂府》《陰山道》云:

  陰山道,陰山道,紇邏敦肥水泉好。

  世多不解「紇邏敦肥」之意,有注白詩者,以為系回鶻地名,然未言究在何處,蓋出之想像,未有根據也。愚按:此四字中,除「肥」字為中國文字外,餘皆為突厥文普通名詞之音譯,「紇邏」系khara之對譯,意為「青色」,亦通作「黑色」解,「敦」系Tuna之對譯,意為「草」或「草原」,均見W.Adlofe所著《突厥方言辭典》。故「紇邏敦肥水泉好」者,即「青草肥,水泉好」之意,下文「草盡泉枯馬病羸」句,可以為證。白詩亦自不易讀,老嫗都解,非信言也。

  吉川幸次郎注喬夢符《金錢記》,於第三折《滿庭芳》曲中「掉罨子」、「脫稍兒」二辭未得確解。憶吾杭俗語,指吃虧受愚之人為「眼子」,(「眼」字僅記其音,蓋俗語字無定形也)或與「罨子」不無關係,果如是者,則「掉罨子」一辭,亦猶弄喬妝麼之謂。至「脫稍兒」一辭,則較易解。「脫」意為「失落」,「稍兒」意為「收稍結果」;蓋即「沒收稍」、「無下場」、「無好結果」之意。暇當考其來歷,以明其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