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中國倫理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三期 第十二章 王陽明


  陸學自慈湖以後,幾無傳人。而朱學則自季宋,而元,而明,流行益廣,其間亦複名儒輩出。而其學說,則無甚創見,其他循聲附和者,率不免流於支離煩瑣。而重以科舉之招,益滋言行鑿枘之弊。物極則反,明之中葉,王陽明出,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

  小傳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少年嘗築堂於會稽山之洞中,其後門人為建陽明書院於紹興,故以陽明稱焉。陽明以宏治十二年中進士,嘗平漳南橫水諸寇,破叛藩宸濠,平廣西叛蠻,曆官至左都禦史,封新建伯。嘉靖七年卒,年五十七。隆慶中,贈新建侯,諡文成。陽明天資絕人,年十八,謁婁一齋,慨然為聖人可學而至。嘗遍讀考亭之書,循序格物,終覺心物判而為二,不得入,於是出入於佛老之間。武宗時,被謫為貴州龍場驛丞,其地在萬山叢樹之中,蛇虺魎魍蟲毒瘴癘之所萃,備嘗辛苦,動心忍性。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遂悟格物致知之旨,以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自是遂盡去枝葉,一意本原焉。所著有《陽明全集》,《陽明全書》。

  心即理

  心即理,象山之說也。陽明更疏通而證明之曰:「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言之謂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言之謂之心,以其主宰之發動言之謂之意,以其發動之明覺言之謂之知,以其明覺之感應言之謂之物。故就物而言之謂之格,就知而言之謂之致,就意而言之謂之誠,就心而言之謂之正。正者正此心也,誠者誠此心也,致者致此心也,格者格此心也,皆謂窮理以盡性也。天下無性外之理,無性外之物。學之不明,皆由世之儒者認心為外,認物為外,而不知義內之說也。」

  知行合一

  朱學泥於循序漸進之義,曰必先求聖賢之言于遺書。曰自灑掃應對進退始。其弊也,使人遲疑觀望,而不敢勇於進取。陽明於是矯之以知行合一之說。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外無行,行外無知。」又曰:「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行之明覺精密處便是知。若行不能明覺精密,便是冥行,便是『學而不思則罔』;若知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則殆』。」又曰:「《大學》言如好好色,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見色時即是好,非見而後立志去好也。今人卻謂必先知而後行,且講習討論以求知。俟知得真時,去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蓋陽明之所謂知,專以德性之智言之,與尋常所謂知識不同;而其所謂行,則就動機言之,如大學之所謂意。然則即知即行,良非虛言也。

  致良知

  陽明心理合一,而以孟子之所謂良知代表之。又主知行合一,而以《大學》之所謂致知代表之。於是合而言之,曰致良知。其言良知也,曰:「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明不昧者,皆其至善之發見,乃明德之本體,而所謂良知者也。」又曰:「未發之中,即良知也。無前後內外,而渾然一體者也。」又曰:「雖妄念之發,而良知未嘗不在;雖昏塞之極,而良知未嘗不明。」於是進而言致知,則包誠意格物而言之,曰:「今欲別善惡以誠其意,惟在致其良知之所知焉爾。何則?意念之發,吾心之良知,既知其為善矣,使其不能誠有以好之,而複背而去之,則是以善為惡,自昧其知善之良知矣。意念之所發,吾之良知,既知其為不善矣,使其不能誠有以惡之,而複蹈而為之,則是以惡為善,而自昧其知惡之良知矣。若是,則雖曰知之,猶不知也。意其可得而誠乎?今于良知所知之善惡者,無不誠好而誠惡之,則不自欺其良知而意可誠矣。」又曰:「于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實為之,無有乎不盡。于其良知所知之惡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實去之,無有乎不盡。然後物無不格,而吾良知之所知者,吾有虧缺障蔽,而得以極其至矣。」是其說,統格物誠意於致知,而不外乎知行合一之義也。

  仁

  陽明之言良知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以為天地矣。」是即心理合一之義,謂宇宙即良知也。於是言其致良知之極功,亦必普及宇宙,陽明以仁字代表之。曰:「是故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是其仁之與孺子而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者也,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覺者也,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者也,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瓦石而為一體也。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本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又曰:「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後吾之仁實與吾之父、人之父與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矣。實與之為一體,而後孝之明德始明矣。親吾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後吾之仁,實與吾之兄、人之兄與天下人之兄而為一體矣。實與之為一體,而後弟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鬼神草木鳥獸也,莫不實有以親之,以達吾一體之仁,然後吾之明德始無不明,而真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矣。」

  結論

  陽明以至敏之天才,至富之閱歷,至深之研究,由博返約,直指本原,排斥一切拘牽文義區畫階級之習,發揮陸氏心理一致之義,而輔以知行合一之說。孔子所謂我欲仁斯仁至,孟子所謂人皆可以為堯舜焉者,得陽明之說而其理益明。雖其依違古書之文字,針對末學之弊習,所揭言說,不必盡合於論理,然彼所注意者,本不在是。苟尋其本義,則其所以矯朱學末流之弊,促思想之自由,而勵實踐之勇氣者,其功固昭然不可掩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