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中國倫理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三期 第十一章 楊慈湖


  象山謂塞宇宙一理耳,然宇宙之現象,不贅一詞。得慈湖之說,而宇宙即理之說益明。

  小傳

  楊慈湖,名簡,字敬中,慈溪人。乾道五年,第進士,調當陽主簿,尋曆諸官,以大中大夫致仕。寶慶二年卒,年八十六,諡文元。慈湖官當陽時,始遇象山。象山數提本心二字,慈湖問何謂本心,象山曰:「君今日所聽者扇訟,扇訟者必有一是一非,若見得孰者為非,即決定某甲為是,某甲為非,非本心而何?」慈湖聞之,忽覺其心澄然清明,亟問曰:「如是而已乎?」象山厲聲答曰:「更有何者?」慈湖退而拱坐達旦,質明,納拜,稱弟子焉。慈湖所著有《己易》、《啟蔽》二書。

  己易

  慈湖著《己易》,以為宇宙不外乎我心,故宇宙現象之變化,不外乎我心之變化。故曰:「易者己也,非他也。以易為書,不以易為己不可也。以易為天地之變化,不以易為己之變化,不可也。天地者,我之天地;變化者,我之變化,非他物也。」又曰:「吾之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之性,洞然無際而非量。天者,吾性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皆我所為也。混融無內外,貫通無異種。」又曰:「天地之心,果可得而見乎?果不可得而見乎?果動乎?果未動乎?特未察之而已。似動而未嘗移,似變而未嘗改,不改不移,謂之寂然不動可也,謂之無思慮可也,謂之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可也,是天下之動也,是天下之至賾也。」又曰:「吾未見天地人之有三也,三者形也,一者性也,亦曰道也,又曰易也,名言之不用,而其實一體也。」

  結論

  象山謂宇宙內事即己分內事,其所見固與慈湖同。惟象山之說,多就倫理方面指點,不甚注意於宇宙論。慈湖之說,足以補象山之所未及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