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中國倫理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一期 第六章 荀子


  小傳

  荀子名況,趙人。後孟子五十餘年生。嘗游齊楚。疾舉世溷濁,國亂相繼,大道蔽壅,禮義不起,營巫祝,信禨祥,邪說盛行,紊俗壞風,爰述仲尼之論,禮樂之治,著書數萬言,即今所傳之《荀子》是也。

  學說

  漢儒述毛詩傳授系統,自子夏至荀子,而荀子書中嘗並稱仲尼、子弓。子弓者,臂子弓也。嘗受《易》于商瞿,而實為子夏之門人。荀子為子夏學派,殆無疑義。子夏治文學,發明章句。故荀子著書,多根據經訓,粹然存學者之態度焉。

  人道之原

  荀子以前言倫理者,以宇宙論為基本,故信仰天人感應之理,而立性善說。至荀子,則劃絕天人之關係,以人事為無與于天道,而特為各人之關係。於是有性惡說。

  性惡說

  荀子祖述儒家,欲行其道于天下,重利用厚生,重實踐倫理,以研究宇宙為不急之務。自昔相承理想,皆以禎祥災孽,彰天人交感之故。及荀子,則雖亦承認自然界之確有理法,而特謂其無關于道德,無關于人類之行為。凡治亂禍福,一切社會現象,悉起伏於人類之勢力,而於天無與也。惟荀子既以人類勢力為社會成立之原因,而見其間有自然衝突之勢力存焉,是為欲。遂推進而以欲為天性之實體,而謂人性皆惡。是亦猶孟子以人皆有不忍之心而謂人性皆善也。

  荀子以人類為同性,與孟子同也。故既持性惡之說,則謂人人具有惡性。桀紂為率性之極,而堯舜則怫性之功。故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與為同)。於是孟、荀二子之言,相背而馳。孟子持性善說,而於惡之所由起,不能自圓其說;荀子持性惡說,則於善之所由起,亦不免為困難之點。荀子乃以心理之狀態解釋之,曰:「夫薄則願厚,惡則願善,狹則願廣,貧則願富,賤則願貴,無於中則求於外。」然則善也者,不過惡之反射作用。而人之欲善,則猶是欲之動作而已。然其所謂善,要與意識之善有別。故其說尚不足以自立,而其依據學理之傾向,則已勝於孟子矣。

  性論之矛盾

  荀子雖持性惡說,而間有矛盾之說。彼既以人皆有欲為性惡之由,然又以欲為一種勢力。欲之多寡,初與善惡無關。善惡之標準為理,視其欲之合理與否,而善惡由是判焉。曰:「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是善惡之分也。又曰:「心之所可,苟中理,欲雖多,奚傷治?心之所可,苟失理,欲雖寡,奚止亂?」是其欲與善惡無關之說也。又曰:「心虛一而靜。心未嘗不臧,然而謂之虛,心未嘗不滿,然而謂之靜。人生而有知,有知而後有志,有志者謂之臧。」又曰:「聖人知心術之患、蔽塞之禍,故無欲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無博無淺,無古無今,兼陳萬物而懸衡於中。」是說也,與後世淮南子之說相似,均與其性惡說自相矛盾者也。

  修為之方法

  持性善說者,謂人性之善,如水之就下,循其性而存之、養之、擴充之,則自達于聖人之域。荀子既持性惡之說,則謂人之為善,如木之必待隱括矯揉而後直,苟非以人為矯其天性,則無以達於聖域。是其修為之方法,為消極主義,與性善論者之積極主義相反者也。

  禮

  何以矯性?曰禮。禮者不出於天性而全出於人為。故曰:「積偽而化謂之聖。聖人者,偽之極也。」又曰:「性偽合,然後有聖人之名。蓋天性雖複常存,而積偽之極,則性與偽化。」故聖凡之別,即視其性偽化合程度如何耳。積偽在於知禮,而知禮必由於學。故曰:「學不可以已。其數,始於誦經,終於讀禮。其義,始於士,終於聖人。學數有終,若其義則須臾不可舍。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書者,政治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止也。禮者,法之大分,群類之綱紀也。」故學至禮而止。

  禮之本始

  禮者,聖人所制。然聖人亦人耳,其性亦惡耳,何以能萌蘖至善之意識,而據之以為禮?荀子嘗推本自然以解釋之,曰:「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盡也,萬物之總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無父子。」然則君子者,天地所特畀以創造禮義之人格,寧非與其天人無關之說相違與?荀子又嘗推本人情以解說之,曰:「三年之喪,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之極也。」如其言,則不能不預想人類之本有善性,是又不合於人性皆惡之說矣。

  禮之用

  荀子之所謂禮,包法家之所謂法而言之,故由一身而推之於政治。故曰:「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又曰:「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國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不由之,所以隕社稷。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廢。」禮之用可謂大矣。

  禮樂相濟

  有禮則不可無樂。禮者,以人定之法,節制其身心,消極者也。樂者,以自然之美,化感其性靈,積極者也。禮之德方而智,樂之德圓而神。無禮之樂,或流於縱恣而無紀;無樂之禮,又涉於枯寂而無趣。是以荀子曰:「夫音樂,入人也深,而化人也速,故先王謹為之文,樂中平則民和而不流,樂肅莊則民齊而不亂,民和齊則兵勁而城固。」

  刑罰

  禮以齊之,樂以化之,而尚有頑冥不靈之民,不帥教化,則不得不繼之以刑罰。刑罰者,非徒懲已著之惡,亦所以懾僉人之膽而遏惡于未然者也。故不可不強其力,而輕刑不如重刑。故曰:「凡刑人者,所以禁暴惡惡,且懲其末也。故刑重則世治,而刑輕則世亂。」

  理想之君道

  荀子知世界之進化,後勝於前,故其理想之太平世,不在太古而在後世。曰:「天地之始,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後王是也。」故禮樂刑政,不可不與時變革,而為社會立法之聖人,不可不先後輩出。聖人者,知君人之大道者也。故曰:「道者何耶?曰君道。君道者何耶?曰能群。能群者何耶?曰善生養人者也,善斑治人者也,善顯役人者也,善藩飾人者也。」

  結論

  荀子學說,雖不免有矛盾之跡,然其思想多得之於經驗,故其說較為切實。重形式之教育,揭法律之效力,超越三代以來之德政主義,而近接於法治主義之範圍。故荀子之門,有韓非、李斯諸人,持激烈之法治論,此正其學說之傾向,而非如蘇軾所謂由於人格之感化者也。荀子之性惡論,雖為常識所震駭,然其思想之自由,論斷之勇敢,不愧為學者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