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中國倫理學史 | 上頁 下頁 |
第一期 第三章 孔子 |
|
(一)儒家 第三章 孔子 小傳 孔子名丘,字仲尼,以周靈王二十—年生於魯昌平鄉陬邑。孔氏系出於殷,而魯為周公之後,禮文最富。故孔子具殷人質實豪健之性質,而又集歷代禮樂文章之大成。孔子嘗以其道遍幹列國諸侯而不見用。晚年,乃刪詩書,定禮樂,贊易象,修春秋,以授弟子。弟子凡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藝者七十人。孔子年七十三而卒,為儒家之祖。 孔子之道德 孔子稟上智之資,而又好學不厭。無常師,集唐虞三代積漸進化之思想,而陶鑄之,以為新理想。堯舜者,孔子所假以表其理想而為模範之人物者也。其實行道德之勇,亦非常人之所及。一言一動,無不准于禮法。樂天知命,雖屢際困厄,不怨天,不尤人。其教育弟子也,循循然善誘人。曾點言志曰:與冠者、童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則喟然與之。蓋標舉中庸之主義,約以身作則者也。其學說雖未成立統系之組織,而散見於言論者,得尋繹而條舉之。 性 孔子勸學而不尊性。故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又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言普通之人,皆可以學而知之也。其於性之為善為惡,未及質言。而嘗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又讀《詩》至「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則歎為知道。是已有偏於性善說之傾向矣。 仁 孔子理想中之完人,謂之聖人。聖人之道德,自其德之方面言之曰仁,自其行之方面言之曰孝,自其方法之方面言之曰忠恕。孔子嘗曰:「仁者愛人,知者知人。」又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此分心意為知識、感情、意志三方面,而以知仁勇名其德者。而平日所言之仁,則即以為統攝諸德完成人格之名。故其為諸弟子言者,因人而異。又或對同一之人,而因時而異。或言修己,或言治人,或糾其所短,要不外乎引之于全德而已。孔子嘗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稱顏回「三月不違仁,其餘日月至焉」。則固以仁為最高之人格,而又人人時時有可以到達之機緣矣。 孝 人之令德為仁,仁之基本為愛,愛之源泉,在親子之間,而尤以愛親之情之發於孩提者為最早。故孔子以孝統攝諸行。言其常,曰養、曰敬、曰諭父母于道。於其沒也,曰善繼志述事。言其變,曰幾諫。於其沒也,曰幹蠱。夫至以繼志述事為孝,則一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事,皆得統攝於其中矣。故曰:孝者,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是亦由家長制度而演成倫理學說之一證也。 忠恕 孔子謂曾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釋之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此非曾子一人之私言也。子貢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禮記·中庸》篇引孔子之言曰:「忠恕違道不遠。」皆其證也。孔子之言忠恕,有消極、積極兩方面,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此消極之忠恕,揭以嚴格之命令者也。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此積極之忠恕,行以自由之理想者也。 學問 忠恕者,以己之好惡律人者也。而人人好惡之節度,不必盡同,於是知識尚矣。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言學問之亟也。 涵養 人常有知及之,而行之則過或不及,不能適得其中者,其毗剛毗柔之氣質為之也。孔子於是以詩與禮樂為涵養心性之學。嘗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可以為成人矣。」其于禮樂也,在領其精神,而非必拘其儀式。故曰:「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 君子 孔子所舉,以為實行種種道德之模範者,恒謂之君子,或謂之士。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曰:「君子訥于言而敏於行。」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曰:「士,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其次,宗族稱孝,鄉党稱弟;其次,言必信,行必果。」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其所言多與舜、禹、皋陶之言相出入,而條理較詳。要其標準,則不外古昔相傳執中之義焉。 政治與道德 孔子之言政治,亦以道德為根本。曰:「為政以德。」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有恥且格。」季康子問政,孔子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亦唐、虞以來相傳之古義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