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華工學校講義 | 上頁 下頁
雕刻


  音樂建築皆足以表示人生觀,而表示之最直接者為雕刻。雕刻者,以木石金土之屬,刻之範之,為種種人物之形象者也。其所取材,率在歷史之事實,現今之風俗,即有推本神話教宗者,亦猶是人生觀之代表雲爾。

  雕刻之術,大別為二類:一淺雕凸雕之屬,像不離璞,僅以圻堮起伏之文寫示之者也。如山東嘉祥之漢武梁祠畫像,及山西大名之北魏造像等屬之。一具體之造像,雕刻之工,面面俱到者也。如商武乙為偶人以像天神,秦始皇鑄金人十二,及後世一切神祠佛寺之像皆屬之。

  雕刻之精者:一曰勻稱,各部分之長短肥瘠,互相比例,不違天然之狀態也。二曰緻密,琢磨之工,無懈可擊也。三曰渾成,無斧鑿痕也。四曰生動儀態萬方,合于力學之公例,神情活現,合於心理學之公例也。吾國之以雕刻名者,為晉之戴逵,嘗刻一佛像,自隱帳中,聽人臧否,隨而改之。如是者十年,厥工方就。然其像不傳。其後以塑像名者,唐有楊惠之,元有劉元。西方則古代希臘之雕刻,優美絕倫,而十五世紀以來,意、法、德、英諸國,亦複名家輩出。吾人試一游巴黎之魯佛爾及廬克遜堡博物院,則希臘及法國之雕刻術,可略見一斑矣。

  相傳越王勾踐,嘗以金鑄範蠡之像,是為我國鑄造肖像之始。然後世鮮用之。西方則自羅馬時競尚雕鑄肖像,今至未泯。或以石,或以銅,無不面目逼真焉。

  我國尚儀式,而西人尚自然,故我國造像,自如來袒胸,觀音赤足,仍印度舊式外,鮮不具冠服者。西方則自希臘以來,喜為裸像,其為骨骼之修廣,筋肉之張弛,悉以解剖術為准。作者固不能不先有所研究,觀者亦得為練達身體之一助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