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中學修身教科書 | 上頁 下頁
第三章 理想論 第四節 實現說


  快樂說者,以達其情為鵠者也;克己說者,以達其智為鵠者也。人之性,既包智、情、意而有之,乃舍其二而取其一,揭以為人生之鵠,不亦偏乎?必也舉智、情、意三者而悉達之,盡現其本性之能力於實在,而完成之,如是者,始可以為人生之鵠,此則實現說之宗旨,而吾人所許為純粹之道德主義者也。

  人性何由而完成?曰:在發展人格。發展人格者,舉智、情、意而統一之光明之謂也。蓋吾人既非木石,又非禽獸,則自有所以為人之品格,是謂人格。發展人格,不外乎改良其品格而已。

  人格之價值,即以為人之價值也。世界一切有價值之物,無足以擬之者,故為無對待之價值,雖以數人之人格言之,未嘗不可為同異高下之比較;而自一人言,則人格之價值,不可得而數量也。

  人格之可貴如此,故抱發展人格之鵠者,當不以富貴而淫,不以貧賤而移,不以威武而屈。死生亦大矣,而自昔若顏真卿、文天祥輩,以身殉國,曾不躊躇,所以保全其人格也。人格既墮,則生亦胡顏;人格無虧,則死而不朽。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良有以也。

  自昔有天道福善禍淫之說,世人以蹠蹺之屬,窮凶而考終;夷齊之倫,求仁而餓死,則輒謂天道之無知,是蓋見其一而不見其二者。人生數十寒暑耳,其間窮通得失,轉瞬而逝;而蓋棺論定,或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人格之價值,固歷歷不爽也。

  人格者,由人之努力而進步,本無止境,而其壽命,亦無限量焉。向使孔子當時為桓魃所殺,孔子之人格,終為百世師。蘇格拉底雖仰毒而死,然其人格,至今不滅。人格之壽命,何關於生前之境遇哉。

  發展人格之法,隨其人所處之時地而異,不必苟同,其致力之所,即在本務,如前數卷所舉,對於自己、若家族、若社會、若國家之本務皆是也。而其間所尤當致意者,為人與社會之關係。蓋社會者,人類集合之有機體。故一人不能離社會而獨存,而人格之發展,必與社會之發展相應。不明乎此,則有以獨善其身為鵠,而不措意於社會者。豈知人格者,謂吾人在社會中之品格,外乎社會,又何所謂人格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