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中學修身教科書 | 上頁 下頁
第二章 家族 第三節 父母


  子于父母,固有當盡之本務矣,而父母之對於其子也,則亦有其道在。人子雖未可以此責善於父母。而凡為人子者,大抵皆有為父母之時,不知其道,則亦有貽害於家族、社會、國家而不自覺其非者。精於言孝,而忽于言父母之道,此亦一偏之見也。

  父母之道雖多端,而一言以蔽之曰慈。子孝而父母慈,則親子交盡其道矣。

  慈者,非溺愛之謂,謂圖其子終身之幸福也。子之所嗜,不問其邪正是非而輒應之,使其逞一時之快,而或貽百年之患,則不慈莫大於是。故父母之于子,必考察夫得失利害之所在,不能任自然之愛情而徑行之。

  養子教子,父母第一本務也。世豈有貴於人之生命者,生子而不能育之,或使陷於困乏中,是父母之失其職也。善養其子,以至其成立而能營獨立之生計,則父母育子之職盡矣。

  父母既有養子之責,則其子身體之康強與否,亦父母之責也。衛生之理,非稚子所能知。其始生也,蠢然一小動物耳,起居無力,言語不辨,且不知求助於人,使非有時時保護之者,殆無可以生存之理。而保護之責,不在他人,而在全是子之父母;固不待煩言也。

  既能養子,則又不可以不教之。人之生也,智德未具,其所具者,可以吸受智德之能力耳。故幼稚之年,無所謂善,無所謂智,如草木之萌蘖然,可以循人意而矯揉之,必經教育而始成有定之品性。當其子之幼稚,而任教訓指導之責者,舍父母而誰?此家庭教育之所以為要也。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於家庭之中。習慣固能成性,朋友亦能染人,然較之家庭,則其感化之力遠不及者。社會、國家之事業,繁矣,而成此事業之人物,孰非起於家庭中呱呱之小兒乎?雖偉人傑士,震驚一世之意見及行為,其托始于家庭中幼年所受之思想者,蓋必不鮮。是以有為之士,非出於善良之家庭者,世不多有。善良之家庭,其社會、國家所以隆盛之本歟?

  幼兒受于家庭之教訓,雖薄物細故,往往終其生而不忘。故幼兒之于長者,如枝幹之于根本然。一日之氣候,多定於崇朝,一生之事業,多決於嬰孩,甚矣。家庭教育之不可忽也。

  家庭教育之道,先在善良其家庭。蓋幼兒初離繈褓,漸有知覺,如去暗室而見白日然。官體之所感觸,事事物物,無不新奇而可喜,其時經驗既乏,未能以自由之意志,擇其行為也。則一切取外物而摹仿之,自然之勢也。當是時也,使其家庭中事事物物,凡縈繞幼兒之旁者,不免有腐敗之跡,則此兒清潔之心地,遂納以終身不磨之瑕玷;不然,其家庭之中,悉為敬愛正直諸德之所充,則幼兒之心地,又何自而被玷乎?有家庭教育之責者,不可不先正其模範也。

  為父母者,雖各有其特別之職分,而尚有普通之職分,行止坐臥,無可以須臾離者,家庭教育是也。或擇其業務,或定其居所,及其他言語飲食衣服器用,凡日用行常之間,無不考之於家庭教育之利害而擇之。昔孟母教子,三遷而後定居,此百世之師範也。父母又當乘時機而為訓誨之事,子有疑問,則必以真理答之,不可以荒誕無稽之言塞其責;其子既有辨別善惡是非之知識,則父母當監視而以時勸懲之,以堅其好善惡惡之性質。無失之過嚴,亦無過寬,約束與放任,適得其中而已。凡母多偏於慈,而父多偏于嚴。子之所以受教者偏,則其性質亦隨之而偏。故欲養成中正之品性者,必使受寬嚴得中之教育也。其子漸長,則父母當相其子之材器,為之慎擇職業,而時有以指導之。年少氣銳者,每不遑熟慮以後之利害,而定目前之趨向,故於子女獨立之始,知能方發,閱歷未深,實為危險之期,為父母者,不可不慎監其所行之得失,而以時勸戒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