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中學修身教科書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修己 第七節 修學


  身體壯佼,儀容偉岸,可能為賢乎?未也。居室崇閎,被服錦繡,可以為美乎?未也。人而無知識,則不能有為,雖矜飾其表,而鄙陋齷齪之狀,寧可掩乎?

  知識與道德,有至密之關係。道德之名尚矣,要其歸,則不外避惡而行善。苟無知識以辨善惡,則何以知惡之不當為,而善之當行乎?知善之當行而行之,知惡之不當為而不為,是之謂真道德。世之不忠不孝、無禮無義、縱情而亡身者,其人非必皆惡逆悖戾也,多由於知識不足,而不能辨別善惡故耳。

  尋常道德,有尋常知識之人,即能行之。其高尚者,非知識高尚之人,不能行也。是以自昔立身行道,為百世師者,必在曠世超俗之人,如孔子是已。

  知識者,人事之基本也。人事之種類至繁,而無一不有賴於知識。近世人文大開,風氣日新,無論何等事業,其有待於知識也益殷。是以人無貴賤,未有可以不就學者。且知識所以高尚吾人之品格也,知識深遠,則言行自然溫雅而動人歆慕。蓋是非之理,既已了然,則其發于言行者,自無所凝滯,所謂誠于中形於外也。彼知識不足者,目能睹日月,而不能見理義之光;有物質界之感觸,而無精神界之欣合,有近憂而無遠慮。胸襟之隘如是,其言行又烏能免於卑陋歟?

  知識之啟發也,必由修學。修學者,務博而精者也。自人文進化,而國家之貧富強弱,與其國民學問之深淺為比例。彼歐美諸國,所以日辟百里、虎視一世者,實由其國中碩學專家,以理學工學之知識,開殖產興業之端,鍥而不已,成此實效。是故文明國所恃以競爭者,非武力而智力也。方今海外各國,交際頻繁,智力之競爭,日益激烈。為國民者,烏可不勇猛精進,旁求知識,以造就為國家有用之材乎?

  修學之道有二:曰耐久,曰愛時。

  錦繡所以飾身也,學術所以飾心也。錦繡之美,有時而敝;學術之益,終身享之,後世誦之,其可貴也如此。凡物愈貴,則得之愈難,曾學長之貴,而可以淺涉得之乎?是故修學者,不可以不耐久。

  凡少年修學者,其始鮮或不勤,未幾而惰氣乘之,有不暇自省其功候之如何,而諮嗟于學業之難成者。豈知古今碩學,大抵抱非常之才,而又能精進不已,始克抵於大成,況在尋常之人,能不勞而獲乎?而不能耐久者,乃欲以窮年莫殫之功,責效於旬日,見其未效,則中道而廢,如棄敝屣然。如是,則雖薄技微能,為庸眾所可跤者,亦且百涉而無一就,況于專門學藝,其理義之精深,範圍之博大,非專心致志,不厭不倦,必不能窺其涯渙,而乃魯莽滅裂,欲一蹴而幾之,不亦妄乎?

  莊生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夫以有涯之生,修無涯之學,固常苦不及矣。自非惜分寸光陰,不使稍縻於無益,鮮有能達其志者。故學者尤不可以不愛時。

  少壯之時,于修學為宜,以其心氣尚虛,成見不存也。及是時而勉之,所積之智,或其終身應用而有餘。否則以有用之時間,養成放僻之習慣,雖中年悔悟,痛自策勵,其所得蓋亦僅矣。朱子有言曰: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日月逝矣,歲不延誤,嗚呼老矣,是誰之愆?其言深切著明,凡少年不可不三複也。

  時之不可不愛如此,是故人不特自愛其時,尤當為人愛時。嘗有詣友終日,游談不經,荒其職業,是謂盜時之賊,學者所宜戒也。

  修學者,固在人塾就師,而尤以讀書為有效。蓋良師不易得,借令得之,而親炙之時,自有際限,要不如書籍之惠我無窮也。

  人文漸開,則書籍漸富,歷代學者之著述,汗牛充棟,固非一人之財力所能盡致,而亦非一人之日力所能遍讀,故不可不擇其有益於我者而讀之。讀無益之書,與不讀等,修學者宜致意焉。

  凡修普通學者,宜以平日課程為本,而讀書以助之。苟課程所受,研究未完,而漫焉多讀雜書,雖則有所得,亦氾濫而無歸宿。且課程以外之事,亦有先後之序,此則修專門學者,尤當注意。苟不自量其知識之程度,取高遠之書而讀之,以不知為知,沿訛襲謬,有損而無益,即有一知半解,沾沾自喜,而亦終身無會通之望矣。夫書無高卑,苟了徹其義,則雖至卑近者,亦自有無窮之興味。否則徒震於高尚之名,而以不求甚解者讀之,何益?行遠自邇,登高自卑,讀書之道,亦猶是也。未見之書,詢于師友而抉擇之,則自無不合程度之慮矣。

  修學者得良師,得佳書,不患無進步矣。而又有資于朋友,休沐之日,同志相會,凡師訓所未及者,書義之可疑者,各以所見,討論而闡發之,其互相為益者甚大。有志于學者,其務擇友哉。

  學問之成立在信,而學問之進步則在疑。非善疑者,不能得真信也。讀古人之書,聞師友之言,必內按諸心,求其所以然之故。或不能得,則輾轉推求,必逮心知其意,毫無疑義而後已,是之謂真知識。若乃人云亦云,而無獨得之見解,則雖博聞多識,猶書篋耳,無所謂知識也。至若預存成見,凡他人之說,不求其所以然,而一切與之反對,則又懷疑之過,殆不知學問為何物者。蓋疑義者,學問之作用,非學問之目的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