閵嗏偓
閸欍倕鍚€閺傚洤顒�閻濆彞鍞弬鍥ь劚閸氬秴顔嶉弬鍥肠閸欒尙鐫勫宄板蕉鐎涙悂浠堟#鏍垳鐟封偓閹懎鐨懢锟�閸嬪灚甯伴幒銊ф倞鏉屽秳绨ㄦ潓宥嗘⒕缁夋垵澶熺亸蹇氼€�閺呭倸鐨婚梺杈暆
婢舵牕婀呴崥宥堟啿閸屽疇顬剧槐鈧€碉拷濞擃垵鍤弬鍥ь劚鐟晞顭诲宀冭偁閸欍倕鍚€鐏忓繗顎�濮濓缚绻濈亸蹇氼€�閻滃嫬澶熸總鍥︾節瑜拌精顩荤亸蹇氼€�缁岃儻绉虹€诡噣妫�闂堟帗妲弽鈥虫箤
學達書庫 > 陳獨秀 > 陳獨秀文集 | 上頁 下頁
答傅桂馨


  (一九一七年三月一日)

  桂馨先生:

  尊論于尊孔詆孔之際,頗得其平。惟鄙意若以孔子教義挽救世風澆漓,振作社會道德,未免南轅北轍也。

  儒者作偽干祿,實為吾華民德墮落之源泉。宗法社會之奴隸道德,病在分別尊卑,課卑者以片面之義務,於是君虐臣,父虐子,姑虐媳,夫虐妻,主虐奴,長虐幼。社會上種種之不道德,種種罪惡,施之者以為當然之權利,受之者皆服從于奴隸道德下而莫之能違,弱者多銜怨以歿世,強者則激而倒行逆施矣。以此種道德,支配今日之社會,維繫今日之人心,欲其不澆漓墮落也,是揚湯止沸耳,豈但南轅北轍而已哉!

  廉恥等消極道德,非孔教所專有。禮為宗法社會奴隸道德之根本作用。讓之為德,不善解釋之,亦流弊滋大。

  吾國去日本近,足下欲往遊學,可即行,到彼間習和文,其效速于國中數倍也。

  獨秀
  《新青年》第三卷第一號
  1917年3月1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