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易容 > 王者之劍 | 上頁 下頁
二一八


  司馬長青道:「我不相信,有範澄前車之鑒,公孫彤自會當心,小小一冊劍譜,何處不能收藏?九曲神君縱有穿屋越舍之能,翻箱倒櫃,只怕也無法搜到。」

  濮陽老人道:「有一日,公孫彤自外歸來,發覺書桌上有九曲神君的留箋,箋上指斥公孫彤出賣友人,因之趁其外出之際,將其劍譜取走,並謂三年之後,要以一招『一瀉千里』擊潰公孫彤的『一念萬年』,隨即以一招『一氣呵成』逼迫公孫彤使出『一行三昧』,接著就以一招『一張一弛』,在公孫彤右胸上一劍,不過聲明不取公孫彤的性命,以便作第二次較量。」

  司馬長青眉頭聳動,道:「此入真有恁大的本領,連公孫彤的劍譜也盜走了?」

  濮陽老人答非所問,道:「公孫彤看過留箋,不過一皺眉頭,那。一字慧劍,的每一招都是『一字開頭:一瀉千里、一念萬年、一氣呵成、一行三昧、一張一弛,全是劍法中招式名稱,公孫彤曾將劍譜拿給九曲神君看過,雖是略一寓目,但想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之人並非沒有,自己的劍譜藏得極為穩妥,諒那小子盜竊不去,這留箋必是泄念解嘲之舉,故爾不以為意。」

  「可是,」濮陽老人垣:「九曲神君說的那五招來去,其中頗有道理,公孫彤情不自禁地細細一想。那知不想猶可,一想之下,頓時臉色蒼白,恍惚右胸上真的被人刺了一劍。當下大步奔入臥室,移動書架,一按牆壁上的機鈕,壁上立即顯出一座暗櫥,公孫彤按動另外一處機鈕,暗櫥的鐵門立時自動啟開,詛料,那劍譜好端端地存放在櫥中,並未被人盜去,」

  慈雲大師道:「這樣一講,九曲神君的留箋之舉,可真是自我解嘲了。」

  濮陽老人道:「大師言之有理,原來九曲神君確有過人的才華,那劍譜他雖只略一寓目,卻已記下了不少招式名稱,他決心偷盜劍譜,但知公孫彤心計深沉,劍譜一定收藏在極為秘密的地方,外人絕對無法找到,說不定東西根本就在公孫彤身上……」

  「唉!」濮陽老人輕輕嘆息一聲,接道:「那九曲神君的耐性也真是了不起,他無分晝夜,每日守伺在公孫彤家中,也不逼近,遇上公孫彤練劍之時,他就在遠處遙遙偷看,與自己所記的招式名稱印證,如此偷看了月餘,居然揣摸出一些道理,於是就編排出這投石問路之計。

  華天虹訝然道:「投石問路?」

  濮陽老人道:「是啊!他不知公孫彤將劍譜藏在什麼地方,留箋之後,人卻躲在瓦上,瞧出那機關秘密之後,立即飄然遠颶。」

  華天虹越聽越糊塗,道:「那又是為了什麼?」

  濮陽老人道:「公孫彤足智多謀,一瞧劍譜尚在,便猜到了對手的心意。當時他聲色不動,閉好暗櫥,移回書架,劍譜依然藏在櫥中,等到晚間,先在室內窮搜一遍,確定沒有賊人隱藏在暗中,然後重新啟開暗櫥,取出劍譜,將一冊假貨放在其中,真的卻隨身攜帶,片刻不離。自此以後,他時時安排巧計,準備擒賊,有時還帶劍出門,四處搜索九曲神君。那知道九曲神君到了江南,早已投在茅山惡道妙化門下了。」

  第八三章 曠古奇人

  慈雲大師笑道:「這人也真有趣,難道他自知不敵,不惹公孫彤了?」

  濮陽老人道:「哼!有趣的事還未開始哩!他天資絕頂,練武更勤,妙化對他鍾愛有加,眼看他與自己心性相近,明明是同一貨色之人,因之推心置腹,毫不見疑,將自己的一身本領,傾囊相授,許為衣缽傳人。九曲神君也並非心懷異志,只是兩年之間,已將妙化老道的本領學全。既無新鮮武功可練,他又呆不住了,覷著一個時機,逃之夭夭。並非順手牽羊,而是天生的愛好,他臨走之際,將老道的拳經劍籍,以及降妖捉鬼、生水治病、一切畫符念咒的秘本兒,一股腦兒席捲而去。」

  華天虹哈哈大笑道:「這些本領他已學過,為何還要做出捲逃的勾當?」

  濮陽老人道:「你見過愛好古董的人麼?」

  華天虹搖頭道:「未曾見過,不過晚輩知道有這種人?」

  淄陽老人道:「拳經劍筵之于九曲神君,就如古物之於古董迷,他就是喜歡不時摩婁,細細把玩。到了後來,九曲神君武功蓋世,但是聞說某處尚有一冊太極拳的珍本,他也不遠千里,急急趕去,明搶暗盜,不惜一切手段,務必弄過手來。那時的九曲神君,已是成為『武癡』了。」

  司馬長青失笑道:「妙化老道發覺心愛的弟子捲逃而去,如何對付?」

  淄陽老人道:「追捕呀!搜索呀!」

  華天虹道:「追到沒有?」

  淄陽老人道:「追若是追得到,那就用不著搜索了。」

  慈雲大師放聲大笑,道:「老人快講,我猜公孫彤要吃虧了。」

  濮陽老人道:「可不是!事隔兩年,公孫彤早已淡了防範之心,一冊貴重的珍本劍譜,帶在身上終是不便,因又放回了原處。九曲神君離開茅山,直奔開封,他隨妙化惡道學了兩年本領,武功固是大進,鬼門道更是多了,到了開封,就在清晨,覷著公孫彤手舉鳥籠出門散步之後,潛入公孫彤家,輕輕易易地盜走了劍籍,等到妙化與公孫彤大索天下,追捕九曲神君時,他早已逃出萬里,躲到興安嶺中練劍去了。」

  濮陽老人籲了一口長氣,端起茶杯輟了一口,忽然說道:「此人一生充滿了傳奇性,我講累了,二弟接著講下去,簡單扼要一點,俠點說說掘寶的事。」

  那姓李的老人聞言,匆匆整理一下思緒,道:「過了一年,九曲神君突然去到範澄家內,應那三年之約。妙化老道與公孫彤早就守在範家附近,三人圍住了九曲神君,恨不得將他撕作三份,九曲神君還是老辦法,勝得了他,便能追回失物,否則再來一場約會。當時,範澄最先下場,鬥了四十餘招,敗下陣來,隨即是公孫彤與九曲神君比劍,最後是妙化老道與親傳弟子動手,兩人與範澄一樣遭遇,都是未及兩百招,先後敗下陣來。」

  那姓嚴的老人見二哥漏了最重要的一點,當即補充道:「他與范動手時,施展破甲神拳,與公孫彤則用一字慧劍,絕不摻一點旁的武學,與妙化老道交手時,兩人掌指拳劍一起來,但他招式之內,絕不夾帶一點破甲神拳和一字慧劍的招術。」

  華天虹道:「這一點真是了不起,如果換了我,激戰之下,想分也分不清楚。」

  李老人輕輕嘆息一聲,道:「那三人先是車輪戰,相繼敗下陣來,妙化老道從中起哄,三人聯手齊上,合鬥九曲神君一人,九曲神君在興安嶺躲了一年,日以山糧果腹,不知吃了什麼古怪東西,以致內力大增,輕功也練得高人一等,連鬥三陣,依舊還有餘勇,但以一敵三,可就支援不住,他偏又死心眼,與誰拆招,要用誰的武藝,混戰之下,那是談何容易!因之接戰不久,便已連受重傷,但妙化等須要追回失物,一心要擒活口,卻被九曲神君突破圍攻,脫逃而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