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紫煙 > 紫玉釵 | 上頁 下頁
三一六


  「不錯,他是很高興,因為他在河西已經無法待下去,大權為史懷義所握,幹下去也沒意思,能夠升官調走,自然是求之不得,而且這時候走是聰明的,河西以外四郡,仍是以姨丈為主,不知道大權旁落,挾著這點本錢,在京師還能混一混,要等到被史懷義擠了出去,那方真正的慘了,節度使被副將所代,連命都保不住的例子很多,姨丈能夠保住本身的富貴而退,還會不高興嗎?」

  他見盧安已經入道了,興趣更高,笑著道:「何況史懷義很聰明,他並沒有表示自己是朝廷派來的,對外仍然自稱是姨丈的部屬,看起來似乎是他的忠厚處,實際上卻奸得很,因為這樣一來,原先附從姨丈的幾個郡,看在姨丈的分上,仍然以河西為依歸。」

  盧安不解地道:「這沒有什麼不對呀!」

  李益冷笑道:「這當然沒什麼不對,但朝廷的本意並不是如此的,除了河西之外,朝廷在另外四郡也都遣了人,意思是要他們一一取代原先的主帥,使軍權全歸朝廷的節制,史懷義自己成功了,卻沒有這個打算,因為另外四郡的全部兵力,加起來超過河西本部,假如那四郡的人完全為朝廷所控制了,他這個節度使也神氣不起來了。」

  說著伸出一隻手掌,就著月光,扳著拇指:「我這麼比喻好了,河西是拇指,比任何一根手指粗壯有力,如果那四郡有一處不穩,以河西之力可以制止他,如果河西不穩,合其他四處,也可以制住河西,這互相牽制之用,就是朝廷制邊的本意,你可明白?」

  盧安連連點頭道:「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這就好,史懷義得了勢,卻不願其他四處的人得勢使自己受了牽制,所以他利用姨丈的關係去交好其餘四郡,而且也使得那四郡的接替人手無法爬上來!」

  「爺!這個小的就不懂了,史懷義跟那四郡似乎都不太對,又怎麼能管到那四郡的頭上去呢?」

  「我原來也不懂,因為史懷義仿得很聰明,姨丈沒告訴我他是被史懷義擠走的,但他自己心裡明白,只要能把持住另四郡,保住那四個小鎮的地位,對河西多少還有點箝制的力量,所以姨丈對那四個人書函來往,總是提醒他們注意,叫他們提高警覺,不要太放縱自己的部屬,不要輕置留後,事必躬親,不要讓部將掌權太重……」

  盧安道:「不錯!老爺是這樣說過,小的侍候老爺時,聽他對甘州的范大人,肅州的謝大人,都說過類似的話,當時他新放內調,史帥的任命尚未下來,二位大人到涼州來送行,三個人在署中密談時,老爺仍是重複叮嚀這些話,范大人還問老爺說老爺既勸他們如此做,為什麼自己卻能放心把一切交給史元帥?老爺那時可能已苦在心裡,口中卻很硬,小的還記得老爺當時說的話……」

  李益哦了一聲道:「姨丈怎麼說的?」

  「老爺說──愚兄與二位賢弟不同,愚兄膝下無子,也沒有可以托重的親人在身邊,這個位子遲早總是要交給人家的,老死邊塞又有什麼意思呢?所以才趁此機會,回到了長安去風光幾年,而且仲義是愚兄一手提拔起來的,早點把大權交給他,他感恩圖報,至少還會聽聽愚兄的話,河西涼州本署與各位賢弟合作多年,至感愉快,愚兄也不忍心陷各位於不安,故而趁愚兄尚能自主的時候離開,交給一個人,讓他能接下手,不會讓別人插了進來,如果愚兄一直株守此處,客死任上,朝廷另外派了個人來,各位賢弟就不會如此愉快了。」

  李益忍不住道:「好說詞,這麼一來,那兩個人一定是感激涕零了。」

  盧安道:「可不是,河西四郡,以涼州為首,其餘四處,有如四肢,利害存亡相關,他們見到老爺要走,心中不安,也是來問問消息的。得到了老爺這個保證,總算心中放下了一半,不過老爺精采的還在後面。」

  李益忙道:「他下面怎麼說?」

  盧安道:「范謝二位大人都是有子嗣的,只是年紀還小,都只有十五六歲,一時接替不上,老爺又說了──愚兄自然是希望兩位的令郎能夠成為留後的繼任人,只是他們都還小,至少還有五六年才能參與軍務,具有實績而奏請留後,但五六年中人事變化很大,在朝中若沒有個得力的人鼓吹,此事就未必能順利,愚兄此去長安,多少可以為兩位賢弟盡到這個心。」

  李益道:「高明!高明,這番話一出,那兩個人一定是死心塌地的感激姨丈了,而敦煌安南二處是跟著他們兩個人走的,姨丈雖然在涼州被史懷義擠走了,然能控制那四郡,仍然可以制史懷義,在他的想法中,他到了長安後,等於是河西在握,所以才神氣異常,那知道這正是史懷義所希望的,只要姨丈對那四郡仍有影響力,朝廷派在那四處的人就起不來,史懷義本人的地位就不會動搖了!」

  「小的先前倒沒想到這些,現在多少有點明白,可是……」

  李益神色一莊道:「史懷義是得到朝廷的支持而接掌河西,當然他自己也費了苦心,得之不易,所以他最擔心是朝廷又派了別人來接替他。因為只有他才明白朝廷逐漸替藩易鎮的手法,也只有他才明白朝廷已有決心,要從節鎮的手中收回兵權,他被派到河西,原是做這件事的,可是一旦兵權到手,他的想法就變了,為了保有他的兵權,他自然就會不惜一切的設法製造事端……」

  「那跟我家老爺有什麼關係呢?」

  李益歎了口氣,盧安問到最重要的地方,也是他最難回答的地方,因為盧方已經升調京師,離開了河西,留後的史懷義是朝廷促成的,史懷義的一切自然與盧方扯不上關係,但是李益必須扯出理由來,使盧安相信,因為在整個的計畫中,盧安是很重要的一環。

  要想除掉史懷義,使自己能夠深入河西而作一股勢力以為後盾,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所以李益清了清喉嚨,便繼續道:「本來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可是姨丈一直把史懷義當作是自己的私人,而且,跟甘肅及安西敦煌四郡的過從太密,史懷義辜負了朝廷的寄望,朝廷能夠不想到是姨丈的關係嗎?」

  「史元帥勾結胡人,不會是要造反吧?」

  盧安很小心,想得也很多,可見他對河西這個地方的情況很清楚,李益當然不能信口胡說:「他沒有造反的本事,也沒有造反的魄力,勾結東莫爾而制西莫爾,是為了造成他在突厥與吐蕃之間的特殊影響,使他在河西的地位十分穩固而無人能替代,然後再進一步地把甘肅、西涼四郡,置於他一人的轄制之下。」

  「爺!河西戍邊的職責本就是為了遏止突厥與吐蕃的東侵,史元帥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壞事呀?」

  盧安漸漸地表露了他的精明,李益反而笑了,因為這對他反而是有利的,於是笑笑道:「不錯,盧安,想不到你對邊廷的局勢瞭解得如此清楚!」

  「小的一直跟隨老爺在此十多年,別處的情形不清楚,河西的情況小的較為明白,因為河西的範圍最廣,要應付兩支胡人,相當的吃力,本來只有一個節度使,就為了事實需要才分了四處出去,兵力也加了一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