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紫煙 > 南疆飛龍記 | 上頁 下頁 |
一四六 |
|
而這時候,正值西洋的巧技引人中國,有許多機巧或雕刻製品,巧奪天工,成為家家爭相珍藏的珍品,這次的帖子上竟有萬件之多,怎麼不吸引人呢? 到了那一天,他們才發現這次盛會更難得了,在發出帖子時,帖子上已經聲明是憑帖參加,每份帖子招待兩人。 有些不以為意,自以為財大氣粗,攜家帶眷,帶了一大批的人到獅子林,結果硬是受了擋駕。 看門的是揚州總督府的副帥帶領了標下親兵,由總督府的老夫子親自審驗帖子放人。 總督府的副帥,此人在揚州府已是大人物,居然落得來守門,那些客人也傲不起來了,乖乖地遵守秩序,沒帶帖子的立刻叫人回家去拿帖子、帶人太多的也乖乖地把多餘的眷口帶回去。 其實,以這些大老爺的脾氣應該是回頭拂袖而去,但人有時就這麼賤,規定越嚴,越是想進去瞧瞧。 能夠得到副帥前來站門,可以想像得到主人的身份,這種大盛會如果不參加,豈非遺憾終生。 等他們進入到裡面之後,才真的是眼花繚亂,有許多東西簡直是見未所見,聞所未聞。 陳列室有幾十間,每間都擠滿了人,也都有人在那兒說明講解,讚歎之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 價錢當然驚人,但嚇不倒這些揚州富戶,他們反正有的是錢,只要擁有的東西能壓倒別人,多花些錢可不在乎,何況那些東西也的確珍貴迷人。 梅玉是梅雪雨的族兄,兩個人是從小在一起的玩伴,性情也差不多,梅玉後來一連串冒險傳奇的經歷,使得梅雪雨萬分欽折羡慕,所以梅玉這次上門要求幫忙,他真是喜出望外地答應了。 而梅玉後半段的舉動,卻更令他驚異莫名,因為梅玉又召來了揚州總督,江南巡撫和揚州知府,當面下了許多指示,叫他們立刻遵行,看到那些軍政首長唯唯諾諾之態,梅雪雨才知道這位國公族兄權勢之盛,所以對梅玉後來的要求也毫不考慮地答應,否則就是發帖子一事就得多加考慮,帖子上規定嚴對主人倒沒什麼,但發出帖子後沒人來,顏面上未免就難看了。 約令除了展示室之外,還有一間貴賓室,只有六七位客人被邀請進了貴賓室。 這六七個人,自然是揚州地面上的風雲人物,他們也感到了很有面子,還著自己的夫人進了貴賓室。 他們的夫人自然也經過刻意的打扮和裝飾,每個人都是珠光寶氣的,但進入室內,他們就驕傲不起來了。 首先是看到總督大人和巡撫大人落座下首,陪著一位三十多的魁偉丈夫,做主人的梅雪雨在主位上起立相迎。 介紹到那位貴客時,才使他們肅然起敬。 一等汝國公的頭銜唬不住人,朝廷封的國公太多,有的已經沒落了,西南夷都護使的官有多大,一般人也不清楚,但元帥兩字卻不是隨便可稱呼的,這些都不如梅玉兩個字來得響亮。 梅玉是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的故事已經被大家像講故事一樣地傳誦著,現在看到了真人,立刻使人與有榮焉的感覺。 然後梅玉介紹了他的兩位夫人韓氏姐妹,兩個人身上所佩的寶石立刻也令那些富婆們黯然失色。一顆顆大如鴿卵的紅寶石,平時一顆已屬難見,而韓玉玲項下所掛的那一串竟然有三十六顆之多。用白金的底座嵌好,再襯以黃金的鏈子,使人眼花繚亂。 介紹了各人身份後,梅玉談到主題,他說這些都是從海盜處擄獲的戰利品,本來想歸獻朝廷,但皇帝的意思卻希望它能轉換成現銀,因為朝廷為充實國防,開浚運河,極需款項,朝廷不便把寶物拍賣,因此要他以私下的身份拍賣,揚州是天下首富之地,所以他打算在此地拋售,請大家多多捧場,以利國利民。 一番話說得大家暈淘淘的不說,梅玉還公開的表示,出力多的人,他會奏請朝廷,予以表揚。 買進來的東西也是稀世奇珍,何況還可以得到朝廷的明賞,弄塊御筆親題的匠額懸在大廳中,那又是何等的風光體面,這是花錢都買不到的殊榮。 梅玉第一項競賞的就是韓玉玲項上的紅寶石項鍊,結果被一位富豪以三千萬兩高價購入,由韓玉玲親自除下,戴在那個婦人勁上時,那位婦人差點樂昏過去。 以後幾樣奇珍也紛紛被高價購去了,梅玉留下的這二十件奇珍很絕,種類、品質、性能完全不同,每件都是天下獨一無雙,使擁有者心理獲得滿足,所以七位貴賓、至少每人都搶購得一件。 梅玉的生意眼很夠,他先造成喧赫的聲勢,以人們愛慕虛榮的心理來推出那批珍寶,果然十分成功,原本他估計能值兩億的珍奇,結果多賣了七千多萬。 假如由一般的珠寶行來承銷的話,最多只能賣到一半的價格,而梅玉的這一次獅子林盛會,給揚州城帶來了兩個大影響,一是揚州的珠寶號,在兩年內幾乎沒生意可做,因為梅玉一次就吸盡了揚州富戶的購買力。二是獅子林成了貴重物品的代名詞,獅子林不是珠寶號,但是一件珠寶古玩,如果說成是獅子林出來的,身份就不同些。 ▼第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 梅玉這次進京,只帶了三十名親兵和韓氏姐妹,本來還打算留一些珠寶珍玩到京都再脫售的,哪知道在揚州就被搶購一空,他只帶了一大批的黃金和飛錢上路。 飛錢也就是所謂的銀票,由殷實的銀號或錢莊開出,在各地分號都可以兌換現銀。 但是梅玉這次所有的金額太大了,哪一家銀號都無法調度出那麼多的現銀來開付銀票,只有以黃金支付,所以梅玉收到了將近四百萬兩的黃金,在他全部的資財中,只占了三分之一而已,然後卻是揚州城中一半的藏金,無怪有人說梅玉帶走了半個揚州。 這麼一大堆的黃金,分裝了一千隻箱子,每箱足有四千兩,約合七百多斤,一輛車子只能載四隻箱子,就得兩匹騾子來拖,那是個驚人的行列。 揚州總督吳瑞,戰戰兢兢,派了五百名官兵護送軍隊進京,仍然派了副帥袁克章率領。 袁克章雖是領軍的司令,但行止仍是要聽梅玉的,不過他放心的是這一趟任務十分安全,由揚州到京都,沿途都是廣衡大道,如此龐大的行列,也沒有哪一夥強人敢來討野火,而到了京師之後,最少是大功一件,所以他一路上十分盡心,把五百人調度得井井有序,來展現他的軍事才能。 但是梅玉卻未能安心,他接獲的秘密情報來源指出,朝中有人對他這次返京十分不滿,有人竟想阻撓,而且身懷巨金也令人心動。 銀票體積小,而且掛了號,損失可以註銷,被人搶去了不必擔心,這批現金卻是人見人愛的寶貝。 梅玉得到的消息是路上有人會動手腳染指這批黃金,鄭和已經回到京師,這是錦衣衛的密探傳來的消息。 梅玉卻一點也不緊張,也沒有加強防衛,兩百五十輛車子,一千箱的黃金,加起來是龐然巨物,誰也無法輕輕鬆松地帶走的,鄭和派來的密使向梅玉提出請求,最好是先讓這批黃金失劫被人搶去,然後盯牢去向,再設法找回來。 造成事實後,擒獲為首者,抓出主使者。這是鄭和的請求,因為偵知主使者正是潞王朱槿。 對鄭和的請求,自然是不容拒絕的,因為鄭和幫過梅玉太多的忙,何況這不是為了大家相互的利益,潞王也在動西南夷的腦筋。 大軍一天只能走個百來裡,計算一下全程須經山東西抵達直隸,全程約三千多裡,足足要走一個多月。 在山東要經過山區,大路由泰山下經過,那是古封禪的大道,道路雖平穩,但人跡則稀少得多了。 走了將近一個月,人馬俱疲,過曲阜的時候,梅玉下令休息一天,自己還到孔廟去瞻仰了一番,最主要的是讓韓氏姐妹去開開眼界。 過曲阜,在距濟南還有兩百里,他們夜宿在一個叫濟平的小村。 那是個百來戶的小村,人口也只有四百不到,本來是無法容納上千人住宿的,好在這次行車準備得充足,給養自備,都是先一兩天在大鎮阜採購好的。 除了借了村長的屋子招待了梅玉夫婦外,其餘的人一概露宿,軍隊紮營,車夫睡在車旁,大車則停在村口的一塊大空地上,那是一片麥田,這時大麥已收,新麥禾種,正好用來圍放車輛,麥秸也可以墊著睡覺。 等一覺醒過來,看到天已大亮,大家都軟綿綿地不起勁兒,有人甚至尚無法動彈,兩百多輛車子還在,那一千箱的金子卻已不翼而飛了。 毋庸置疑,這是有人動了手腳,迷昏了守軍,劫走了黃金,而且,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有組織的行動。因為要搬走一千箱的黃金絕非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了。 每箱淨重三千兩,約當二百五十斤,必須一名壯漢才能抱得動,再者運金的車子也被留下了,劫金者以別種交通工具將金運走,這是一支起碼百人以上的車騎隊。 領軍司令袁克章嚇得全身發抖,面無人色,連話都說不清楚了。 反倒要梅玉安慰他道:「袁將軍,不要緊的,這批黃金的數額太大,賊人劫了去也不易潛形,一定可以找回來的,何況這又怪不得你。」 袁克章面無人色地道:「國公大人,末將身為主帥,負責護送黃金進京,黃金被劫,自然是責在末將,就算能找回來,末將也是難逃其責。」 梅玉安慰他道:「本爵與內廷總監鄭和公公力保,應該可以為你擔起責任了,所以你不必著急,還是定下心來,冷靜指揮偵察捉賊捕盜為上。」 「末將對這一套完全不懂,還求國公多加指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