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秋夢痕 > 浪子俠心 | 上頁 下頁
三〇


  紀昭洵長歎一聲,默然起立,這時他倏覺得白樂山剛才那番話,似乎的確是肺腑之言,沒有作假。

  他呆呆地俯視著白樂山屍首,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滋味,若他剛才所言真的不假,等於是個無辜,只是在不知不覺中,受人利用而已,為了父母沉冤,這又是繼紀福之後,第二個枉死者。

  於是他星眸一轉,不由接觸到屍體心窩上那支短箭。

  俯身用力緩緩拔出,借著星光細視,才發覺與普通的箭不一樣,羽是鐵羽,杆身有三條迴旋細紋,全長不過七寸。

  他暗暗心驚,白樂山的雙鈴是介於兵器暗器之間,以剛才他發出金鈴的奇妙手法,可見對暗器一道,有極高深的造詣,但竟躲不過這一箭。

  可見那人在弓箭上必有奇特的手法,尤其這麼遠,能插入心窩這般深,顯非甩手箭之類,那麼,這暗中潛伏的,人是誰呢?

  紀昭洵倏然懷疑,那人若也是與白樂山有仇,為什麼這般湊巧,早不來,遲不來,偏偏在十八年後的今天,自己找來此地時碰上。

  以他箭上功夫來說,顯然功力不在白樂山之下,卻為什麼不先現身,卻始終在旁潛伏,待白樂山發覺時才出手暗算。

  還有白樂山臨死仍懷疑那人是自己同黨,卻不去思索是否另有仇家,難道那人暗算白樂山是與自己追索當年那個陰謀者有關?此舉可能是殺人滅口?

  這三點反復一想,紀昭洵愈想愈覺可疑,愈想愈覺得其中疑雲重重,不無牽連。

  於是紀昭洵又四處尋覓第一次瞥見的那枝箭,遊身找視之下,果然在草叢中發現,但白樂山發出的另一支金鈴卻已影跡不見。

  他飛身掠上屋脊,夜色漆黑,哪還有半點人影。

  他頹然瀉落庭院中,卻見地上那支箭,箭身略短,杆用竹制,與屍體上的一支,完全不一樣。

  紀昭洵不由呆了一呆,暗想:難道潛伏者不止一人?這樣怔怔而思,不知時光消逝,已近四更。

  驀地,園外響起一陣如雷般的蹄聲,急遽而來,紀昭洵倏然驚醒,不知時光消逝,已近四更。

  轉念間立刻判斷出那必是長安陸家聞訊趕來。

  他暗暗覺得不妙,人雖不是自己殺的,但眼前情形下,辯白誰敢相信,若再不走,徒增麻煩,君山大會日期將近,自己還是先走要緊。

  紀昭洵為怕枝節橫生,再也不敢停留,把兩支短箭,匆匆包好,揣在腰間,身形一長,就向園外遁去。

  他身形剛沒入夜色中,蹄聲已到園外停止,兩條人影,如飛而人,一老一少,赫然是「無影一字劍」陸定及「玉劍公子」陸浩。

  當兩人一見白樂山已橫屍地上,陸定不由連連頓足,道:「我們來遲了一步。」

  接著恨聲道:「昔年白大俠結仇紀家乃是為了我們,老夫倒要查訪那紀瑤屏賤人,替老友報此橫死之仇,浩兒,即速派人去見丐幫於幫主,必先確定那姓蔡的究竟是不是丐幫弟子?」

  光陰如梭,轉眼月兔狂馳,金風落葉,菊黃蟹肥,已屆重九之日。

  其一是昔日與紀楊兩家有交往的武林知名之士,俱已接到紀瑤屏發出的喜帖。

  誰都知道昔日終南紀家莊那段變故、而現在每個人都為此感到震驚而意外,覺得紀瑤屏怎又會忘父之仇,委身仇敵?而且還是當今少林掌門證婚?尤其楊逸塵失蹤了,何以竟又突然有了消息?

  對於「鐵扇書生」狄英等人來說,更被這消息所困擾,情勢變化至此,大礙於他們誓代「劍掌雙絕」報仇的立場,故而全力追查楊逸塵下落,並想找紀瑤屏及派人上少林詢問,可是三方面都落了空。

  楊逸塵人在何處,根本無法知道,終南紀家莊已失去了紀瑤屏的蹤跡。

  而且少林方丈也無巧不巧地不在寺中,一干少林弟子對少林方丈行蹤,諱莫如深,益發令人猜疑。

  其二是正當江湖人物對這張喜帖議論紛紛之時,三湘楊家卻亦發出了正義帖,約請名望崇高的武林人物,在君山之頂,召開一場少有前例的公評大會,與紀家尋仇的親友,公論是非。

  其三是長安傳出消息,隱居十八年,昔日盛名一時的「落魂雙鈴」白樂山遭仇家所殺,據說是一個假冒丐幫弟子的年青化子。

  依白樂山生前遺言,長安「無影一字劍」已確定與紀瑤屏有關,正全力追覓紀瑤屏,聲稱必須查出真凶,代亡友報仇。

  而同時,丐幫幫主「千臂神丐」於煥幫主也勃然大怒,要查出那假冒丐邦弟子,假竹節傳訊的年青人下落,否則無以向好友陸大俠交待。

  由於這三件事互有關聯,同出一個禍源,因此更加使得江湖騷動,冷落了十八年的「玉觀音」紀瑤屏及紀昭洵頓時又成了眾所矚目的中心人物。

  尤其紀昭洵的行蹤,更使人注意,因為大多數人已料到丐幫極欲追查那冒充丐幫弟子的人,必定就是他無疑。

  由於紀昭洵在三湘洞庭,初現身份,大家都在猜測他會不會參加楊家召開的公評大會。

  是以這重九之日,洞庭湖畔,頓時熱鬧起來,佩劍的豪士,各路英雄,摩踵接肩而至,有的是來看熱鬧的,有的是應邀而來作為公評人的。

  楊家堡中,更是忙碌異常,一面要先接待來賓,一面還要在君山之頂,佈置會場。

  本來空曠幽雅的君山之頂,此刻完全變了樣子,正北建起了一座高臺,上面列著座位,東西南三面也各建一座竹棚,雖比北面的高臺略低,卻也高大寬宏。

  時過正午,君山頂上,臺上棚內,已是人頭攢動,座無虛席,一眼望去,僧道尼俗,一應俱全。

  高臺上,排列著七張座位,正是應邀的七大門派掌門及長老,是楊家堡請來評斷雙方是非的幾個主要仲裁人。

  唯獨少林缺席沒有參加,故而空出了一張椅子。

  東棚內「鐵扇書生」狄英赫然在座,其他如「陽世閻羅」尤飛等也在座,人數約五十餘名,聲勢不小。

  西棚內楊家老堡主「百蝶神劍」楊老英雄高踞首席,金玉雙劍楊氏昆仲侍立左右,與狄英遙遙相對。

  僅南棚內人數更眾,這些是聞訊來看熱鬧的江湖豪客,都想看看紀楊兩家結怨十八年,鬧到今天,會有什麼結果?

  但獨不見紀瑤屏及紀昭洵母子。

  未時正,秋陽高懸,西棚內敲起銅鑼三響,表示大會正式開始,「百蝶神劍」蒼須白髮,紫袍飄拂,雍容地走到場中。

  名家氣派,果然不凡,他緩身進人中間空地,精光閃閃,無比威嚴的雙目,循著四周,一遍循掃下來,雜聲頓息,鴉雀無聲。

  「百蝶神劍」楊超倫,首先向臺上武當、點蒼、黃山、峨嵋、衡山、北邙六派門戶的代表抱拳施禮,嚴肅地道:「十八年來老朽苦於與紀家那場緣起莫明的紛事,故而恭請各位親臨公斷這場是非,武林中七大門戶,在江湖上素有公正之譽,老朽願垂首聽斷。

  現在大會開始,老朽希望自今日一會後,再無急端,使武林中沒有流血慘劇,安渡清平盛景,區區衷言,恭請鑒察。」

  說完,又恭手一揖,退身西棚中端坐。

  台中七大門戶的代表,皆抱拳還禮,謙遜一番,在目遂「百蝶神劍」退出場中後,又互相推讓一番,才推出武當掌教玉虛真人為首席,代表各派發言。

  這位掌教一身玄色道袍,三綹垂胸,六十餘歲的年齡,卻紅光滿面,精神矍鑠,慈祥中帶著無比的威嚴。

  此刻才踱到台邊,目光緩緩巡視,落於東棚之中,抱拳道:「貧道承各位武林同道謬讓,作為各派發言人,十八年來,貧道也耳聞因終南紀大俠自裁而引起這場延綿已久的紛爭,苦於無機會為雙方調解,今日欣逢良機,貧道極願見雙方和好,不使殺劫再度擴大,只是狄施主等是紀大俠親友,不知是否願聽貧道及各派代表仲裁息事?」

  東棚中「鐵扇書生」狄英沉凝著臉色,起立一拱手道:「掌教能任中人,老朽敢不聽吩咐,但不知掌教是文斷?還是武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