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項羽與劉邦 | 上頁 下頁
三四


  第二天住到了劉邦的故鄉豐邑。人員分散開住到幾個裡去,次日清早照常起來一看,情形又不一樣了。前一天逃跑的人發覺根本不能回到村落裡去,等待他們的只有餓肚皮,於是有的人又跑了回來,也有新溜掉的,反正人數還保持在原來的一半左右。

  劉邦的耐人尋味之處就在於,不管是哪個裡的什麼人逃掉了,一概不予追究,只是對重新回來的那些人說:「啊,是你呀!又回來啦?」

  僅僅打個招呼而已。

  第三天上,這群朝廷的奴隸們走出了沛縣的縣界。僅僅是離開沛縣往西趕路,就足以讓這群世代務農的人感到膽戰心驚了。

  「難道已經離開沛縣了嗎?」

  固守家園乃是農民的美德,他們中的很多人只到過緊鄰的縣,因而難免有些緊張,連大地山川的景色都仿佛變成了另外一個世界的。

  第三天是在野外露宿的。

  睡了一覺起來一看,人又減少了。照這種速度下去,到達咸陽時豈不只剩劉邦一個人了嗎?

  「這可是要殺頭的呀!」

  劉邦第四天一邊趕路一邊思忖著。哪怕少一個人,也要對帶隊的人嚴厲追究。如果一半的人都逃掉,劉邦到達咸陽時肯定就會被處以死刑。後來的陳勝吳廣也同現在的情況差不多,他倆就是與那些去服兵役的老百姓摻雜在一起,半路上遇到大雨和洪水,根本無法在指定日期到達目的地,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起來造反的。當時,去也是死,逃也是死,正是這種絕境才把他們逼上反叛之路的。眼下劉邦的處境就跟他們一模一樣。

  從一座小城經過時,劉邦用帶在身上的官家發的銀兩,讓人買了一大罎子酒,整罎子運到城外邊,在一片野地上舉行一次簡單的宴會。

  「讓他們借酒澆愁吧!」

  劉邦就是如此從容不迫,也是個懦夫。後來的陳勝吳廣是煽動那些男人起來造反的,而劉邦則不同,可以說他只是一個不動聲色的策劃者,讓人們自己主動起來造反。劉邦只想到一點,就是挪用銀兩盤纏買點酒喝。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劉邦這號人比陳勝吳廣膽小。唯其膽小,才會依據勢頭的大小保持清醒頭腦,他心裡明白,即便現在起來對秦造反,也只會落得個慘遭塗炭的下場。

  「走得爬不起來了。」

  這個時候,也只能用這句話來作為野外酒宴的理由。

  「怎麼樣,乾脆把我一個人扔下,你們都趕快逃跑吧!」

  劉邦趁著酒勁開始說傻話了。

  當然,儘管嘴上在講傻話,他心裡卻也惦記逃跑者的去向,並為此深感痛心。即使逃跑者回到故鄉,也有判刑人的黑手等在那裡。

  「那些人可怎麼辦呢?」

  劉邦眼裡一下子湧出了淚水,口裡還在說:

  「可是,即便不逃跑,一步步爬到咸陽或驪山之後,又有誰知道大夥的性命會怎麼樣呢?」

  這可不是帶隊人應該講的話。

  「到了就要受刑。這件事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解釋的,只要能逃過一劫。」

  劉邦已經醉醺醺的了。

  「接下來的事就不好說了。」

  也就是說,驪山的地下宮殿裡藏滿了財寶。有傳聞講,為了防止被人盜掘,甚至安上了我們現代人講的火炮一類的機關,古代稱之為石火矢。如果有盜墓人進去,機關就會自動啟動,射出箭把人殺死。始皇帝還活著的時候,把墓的地上部分堆起一座規模宏大的土堆,據說也是為了從土堆的任何一點垂直挖下去都很難找到地下宮殿。但是那些被驅趕來參加工程建設的出苦力的人卻大致瞭解地下的構造情況,正因為如此,據說在工程結束時就被鏖(全部殺死)在了裡面。這種傳說一直流傳到今天。

  劉邦最終還是講出了自己所聽到的上面那些情況。

  老百姓天生就是不愛講話的。

  即便是劉邦這種極具農民色彩的人,在老百姓眼裡也成了帶城市味的、能說會道的高人,講話的速度之快,以他們的理解能力是很難跟得上的,儘管如此,當聽到「鏖」這個音時,還是無一例外地變了臉色。

  「是全部殺死嗎?」

  這一次,每個人都開了口。

  「讓你活到幹完活為止。」

  劉邦喝了不少酒,回答時舌頭都是硬的。

  「就是說,不是馬上就會被殺死嘛!」

  「馬上被殺死的,就是眼前的我。」

  劉邦吐出這句話之後,宛如受到刺激一般,渾身顫抖起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