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項羽與劉邦 | 上頁 下頁
三三


  所說的驪山,坐落在秦都城咸陽的東邊。

  始皇帝在征服六國成為統一王朝的皇帝之後,立即著手在驪山為自己修建陵墓。地面上要造出一座方圓兩千米、高一百米的宏大人工土山,這座人造土山只不過是該項浩大的土木工程的極小一部分。

  問題在地下。始皇帝死後要住在那座土山的地下,為此要在地下造出一個小宇宙,該宇宙之中要容納下一座大宮殿。整座墓室就是一個小宇宙,用很厚的銅板圈成,相當於地板的巨大平面上要有黃河、揚子江以及其他所有江河百川在流動。據說江河百川均由水銀來填充,以機械裝置使其流動,循環不已。天上則展現出無限蒼穹,以玉石製成的日月光照人寰,群星閃爍,熠熠生輝。為顯示皇帝親率文武百官的場面,宮殿內設有百官之席,還造出跟實物一般大小、包括將軍士卒在內的兵馬俑組成的龐大軍陣,以象徵皇帝統領萬乘之軍。

  從這項工程一開始,始皇帝就徵集了七十多萬罪犯來服勞役,這在所需技術和勞動力上均已超出了興修萬里長城、建造阿房宮以及修築連接全境的御用大道(馳道)時的規模,因此整個工程進展十分緩慢。

  站在工程總管官員的角度來看,能否加緊施工,關係到能否保住烏紗帽,所以他就會把這項工程上並不十分急需的勞動力調配到其他施工現場去,反而就拖慢了整個工程的進度。

  工程已進入堆土造山階段。勞動力再多也不夠用,就要在全國徵用種田的農民。

  沒有比秦的農民生活得更苦的了。他們的租稅十分沉重,占到收穫量的三分之二,交不起就要受到處罰,受處罰的人都要被當成罪犯送到工程現場去。全家節衣縮食、挨餓受凍才能交夠賦稅的農民,這次也都被一紙公文強行拉去服勞役,旱田水田也只好任憑其荒蕪了。更為嚴重的是,第二年的賦稅也將會因此而無力支付,這是明擺著的事實,於是第二年他們就從服勞役徹底變成了服刑的犯人。

  劉邦就帶領著這麼一夥人從沛城出發了,總人數大約有五百名。

  一路朝西,目標是雲煙萬里的咸陽。途中由劉邦出面交涉,有時也能獲准住到村子裡去,但原則上是要露宿野外的。尤其麻煩的是,不管住在村子裡也好,露宿野外也好,糧食都必須由這一行人自己帶上,有人用車推,有人則用肩扛。燒水做飯的鍋碗瓢盆也要全部自備。每個人都穿得破破爛爛,簡直就像一群流浪漢。每個人都背著大鍋小盆的,加上自己要吃的糧食和工具,看上去一個個似乎都要被壓垮了,就這樣,他們仍步履蹣跚地堅持趕路。

  「難道就要把這些可憐的人帶到咸陽驪山去嗎?」

  做這夥人的領隊,真不是有血有肉的人所能幹的。劉邦雖不是那種充滿菩薩心腸的男子漢,但也跟普通人一樣有感情,還會表現在言談舉止上。

  「真可憐哪!」

  一路上,他都在發這樣的感慨。

  「實在讓人看不下去啦!」

  劉邦頭戴一頂高冠,個頭高大,發自內心地說出這些話時,任何人都會把他看成一個有慈悲心腸的人。不消說,不只是在口頭上,劉邦內心裡也是這麼想的。然而在這種場合,他那偉岸的身軀和漂亮的鬍鬚也發揮了別具一格的作用。劉邦怎麼看都像是一位有德之人。一路上,他還亮開嗓門說:「這種非人的世道,還能忍受下去嗎?」

  那些被帶著趕路的人也很快意識到,再去咸陽就未免太傻了。

  話雖如此,可劉邦卻沒有作亂的念頭,也沒有為此去煽動人們的想法。除了把他們全部送到咸陽驪山,完成自己作為亭長這一極為平常的目的之外,劉邦根本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圖謀。只是帶隊需要紀律,需要以身作則,而他的性格是不適合幹這項工作的,因此平日裡的憤憤不平就脫口而出了。

  對於劉邦來說,那就像平時隨便唱歌一樣,但就其他人的感受來講,有這麼一位帶隊的人領頭,腳下的路實在是邁不動了。

  「乾脆逃跑吧?」

  從一開始,這種氣氛就籠罩著這支隊伍。

  在沛縣境內的一段路程,不必擔心露宿的問題,因為總會經過某一個人老家所在的裡。

  「一旦出了沛縣可就麻煩大啦!常有豺狼出沒的。」

  帶隊的劉邦大聲提醒人們。

  第一天已經聯絡好了,人們就分別住在幾個裡。

  翌日清晨,劉邦讓人給推醒了,是自己中陽裡老家的好朋友。

  說是情況有點不對,好像還很嚴重。把全體人員集合到路上一看,差不多有一半的人不見了蹤影。劉邦對待領隊這項任務漫不經心到了何種地步,由此可見一斑。

  「呵呵……」

  要說這種場合下的劉邦,那形象實在是夠好看的。也許是對身陷的窘境感覺遲鈍的緣故,他根本就沒有垂頭喪氣、狼狽不堪,不過也沒有虛張聲勢、故作鎮定,只是如春日裡靜謐的湖水一般泰然自若。

  「好了,就這樣吧!」

  說完,他又開始了第二天的行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