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項羽與劉邦 | 上頁 下頁 |
一二 |
|
就這一點而論,在上年歲的人當中,項梁遠比項羽更受歡迎。項羽還太年輕,在一般人眼裡只能算是項梁的一名保鏢而已。 可是,項羽十八九歲時竟長成了身高過八尺的堂堂男子漢。秦時的尺,一尺是二十三釐米。八尺就是一百八十四釐米,在人們體格大多矮小的江南,這個身高顯得特別突出。而且他力氣大得可以舉起一隻青銅鼎,頭腦又聰明,還有一種迷人的可愛勁頭。在與叔父一起廣結善緣的大江南北,項羽的偉岸和人品一步步虜獲了年輕人的心。叔父則早就得到了許多具有實力人物的信賴和尊重。可以說,叔侄二人相得益彰,已經形成了一股勢力。 這位叔父和侄子最後落腳的地方是吳中(現在的蘇州)城。 吳中是春秋時期吳國的舊都,吳國滅亡之後,單提到「吳」也指這座小城。又過了許久,吳這一帶的發音與漢籍經典同時傳到東方的朝鮮南部和日本,成為吳音,絲綢的紡織技術也從這裡傳了過去,被稱做吳服。 從中原地區來看,吳人或許也屬南方蠻族,但廣義上的吳地卻佔有揚子江和錢塘江兩個三角洲地帶,最適宜於種植水稻,是中國最富饒的地區,人口也多。作為一座城池的吳中則更進一步,擁有上述可被稱為大地糧倉的腹地和水運之便,在秦代就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 「就在這座熱鬧的小城先紮下根吧!」 項梁對項羽說,同時提醒他要小心行事,要想收攬人心,就不能讓人討厭。 項梁多少還帶了一些財物。 加上項梁也有學問,社會上的事也知道很多,還常常為人出力幫忙,因此很快就成為城裡的頭面人物,人們都說: 「無論什麼事,都可以找項梁大人商量,只要按他所說的去做,保准不會有錯。」 項梁的地位已接近于某種遊俠盟主的身份。 作為城裡的頭面人物,項梁也經常出入于秦治下的郡縣官府。這個地區的郡叫會稽郡,其管轄範圍很大,差不多相當於早前吳越兩地的面積。在秦時就很繁華,據說戶數就有223038戶,人口則達到1032604人之多。僅會稽一郡就設有26個縣。 會稽郡的郡守叫殷通,是秦朝廷派來的。其管轄領域相當於二十多年前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郡守也是有權有勢,可謂跟過去的國王一般。 「殷通是王嗎?」項羽曾問過叔父。 「不是王,是一個官。」叔父回答說。秦朝沒有封建割據時代的那種王。 「王和官有什麼不同?」 「差不多,不過不一樣。」 此中的奧妙是很有趣的,項梁把秦的始皇帝所發明的這一大套官僚體系解釋給項羽聽。官不是王的一個表現,就是官沒有過去王所私有的軍隊,只對朝廷派駐在地方的軍隊行使監督權。 過去的王即使懶于處理朝政,其手下的家臣家將也會盡力支撐料理,而秦的地方官吏卻不能這樣。 他們以始皇帝權力代表的身份君臨所轄的百姓,從老百姓那裡徵收賦稅。收上來的賦稅不能像過去的王那樣歸自己所有,而是必須在扣除所需經費之後全部上繳到始皇帝那裡。 「這麼說,官就是靠俸祿雇來的王啦?」 項羽問道。與時興的那些官相比,他更喜歡古時候的王。 「嗯,不錯。」 叔父點了點頭。 地方官的工作還挺忙,既然成了始皇帝的命官就不得不操勞,一旦徵收賦稅不力,就會被始皇帝一道聖旨罷官摘去烏紗帽。 可是,賦稅一旦征過了頭,作為創稅來源的農民就會逃往他鄉,反而造成稅收減少。這裡面的限度實在很難掌握,只靠那些地方官員及其手下的部屬是很難辦到的。官員就會拉攏收買各地的頭面人物,讓他們幫助協調與老百姓的關係。就郡官府所看到的情況,在吳中具有影響的頭面人物裡就有項梁。 「在過去有王的那個年代,像我這樣的人是沒有用的。」 項梁說。所謂「像我這樣的」,指的是城裡一些有影響的人奔走在官府和老百姓中間,協調二者之間的利害衝突。 ——項梁,拜託你啦! 權力巨大的殷通常常滿臉掛笑地這樣說,這也是因為如果無視項梁的存在,就很難駕馭老百姓。尤為難辦的是,還有那位史無前例地大興土木的始皇帝淩駕在頭頂之上,從咸陽發來的命令一道接一道,內容全都是往哪裡哪裡派出一萬民工,往邊疆的什麼地方派兩千人去服勞役。對於這位地方官員來說,這些麻煩事已足夠他手忙腳亂的了。如果有該服勞役的人逃掉了,達不到指定的人數,根據法家賞罰分明的條規,殷通就要從郡守寶座上滾落下去。逢到這種徵集民工外出服勞役的場合,地方官都不得不依靠項梁這樣私底下具有實力的人物。 ——盡力而為吧! 在這種場合,項梁就會答應下來,然後返回吳中城,與那些早就歸順自己的有頭有臉的人反復商量,如果有困難,就再次跑到郡府那裡去講明情況,讓他們再作一些調整,湊夠可以接受的人數,再交給官差。 ——項梁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