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新選組血風錄 | 上頁 下頁
四八


  虎徹鍛造的刀,樣子看上去總讓人覺得不太舒服。但是他鍛造的刀劍,即使在平安,鐮倉那些名刀輩出的時代也是屬￿出類拔萃的。

  「石燈籠切」——是虎徹的代表作,這是他晚年為「久貝因幡守忠左衛門」,一位大旗本(幕府的直屬部隊的高級軍官)特製的。當古鐵舉著打造好的刀,奉獻給因幡守時,「客戶」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

  因幡守心裡暗想:「這就是有名的虎徹啊!」

  雖然說眾口難調,新出爐的藝術品不一定能讓所有的人感覺舒服。但是古鐵這件作品實在太另類了,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陰鬱。雖然說只要用過了一段時間,就會讓人感覺一種沉靜的力量,時間一久反而會讓它的主人,離開它一會兒反而感到坐立不安。可是因幡守這種凡人怎麼會有這種「慧眼識寶」的能力哪?

  客戶那份愛理不理的樣子,自然逃不過虎徹入道那雙「光棍眼」。他蹭地站了起來。

  「不中您的意!是吧!」

  他快步上前,抓起擺在因幡守面前的刀,一揮手就扔了出去。只見刀漂亮的在空中劃了一個弧線。一刀劈斷了庭中大樹人大腿般的粗枝,順勢又深深砍進了石燈籠頂蓋的一角。奴僕們急忙上前拔出來一看,刀口一個缺口都沒有。因幡守一看這把「剜木如腐,削鐵如泥」的利刃,自然知道自己做錯了。他立刻變得執禮甚恭,畢恭畢敬地收下了這把刀。有了這段逸聞,虎徹在江戶的名聲更響了。不久之後,他的作品很快就成為江戶時代名將之間競相追求的「緊俏商品」了。

  (據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佐藤寒山博士說,有次他去調查山形縣登記在冊的進二百把虎徹。以他的眼光來看,其中算的上真品的,最多十二,三把。贗品的多寡實在已經無法統計了。)

  伊助想:「我找把又便宜又好的,糊弄這個鄉下人不就得了。」

  可是他在江戶找了很長時間,托了多少朋友,愣是連這個價位的贗品虎徹都沒有找到。

  近藤現在也忙的不亦樂乎,這個原本只是一個鄉村道場老師養子的他,最近交運脫運了。

  幕府正準備組織一批浪人,成立一個「浪人團」(後來的新選組)。江戶的劍術道場都貼滿了招募浪人的檄文。近藤一看這是個機會,立刻匯同土方歲三、沖田總司、井上源三郎、永倉新八、原田左之助、山南敬助、藤堂平助一幫道場的食客前去牛込二合班阪,幕府講武所師範役(總教頭)松平上總介忠敏的府上應徵,他們已經被內定了,連安家費都發了。

  近藤準備到京都大幹一場,所以他準備把全部的安家費買一把好刀。

  同道山南敬助向他推薦:「還是弄把虎徹吧!」山南是個博聞強記的人,據他說有位大名(藩王)邀請公儀首斬役人(劊子手)山田朝右門為他試試虎徹的鋒利。

  一般來說試刀的順序是,把囚犯的屍體綁在地上的竹樁上,先從屍體的折付(肩頭)砍起,接下來毛無(肩胛上方),肩胛,一の胴(乳頭上方), 二の胴(乳頭下方),第八根肋骨,兩車(腰)順序砍下去。虎徹給人的感覺幾乎不是砍進去的,而是吸進去的。在使刀人手裡沒有感覺半點呆滯,反而砍得如同行雲流水。

  「真的這麼快?」

  近藤是個有些偏執的人,就在這一刻他「卯」上了虎徹。

  「山南君,你見過虎徹沒有?」

  「慚愧,慚愧,我是個出身低微的人,只聞其名,未見其物。如果您求得了真品,一定要讓我飽飽眼福。」

  直到過了正月半,近藤才再次來到柳町的相模屋拜訪伊助。

  「搞到了沒有?」

  「呵」

  伊助說著打開了風呂敷(大包袱),取出一個木制刀盒,打開刀盒,從裡面取出一把未經裝飾的長刀。

  「雖然刀上沒有刻上作者的名字,但是我保證絕對是長曾禰古鐵入道興裡的真品。」

  「噢噢」

  近藤一把把刀從伊助手裡奪了過來,順勢抽刀出鞘,鍔先(護手到刀尖的距離)二尺三寸五分,對中等身材的近藤來說是個適合的長度。

  只見眼前這把刀,反(彎曲)並不是很大,但是刀身很厚,刃文(刀紋)顯得很亂,給人感覺就是木衲,但暗含著一股逼人的殺氣。這種用木衲外表掩蓋自身殺氣的形式,這和近藤的性格非常吻合。

  「不錯,正和我意。」

  近藤收起了刀,很爽快地付給了伊助二十兩。順便又要求伊助張落刀具的裝飾品。

  「這個(裝飾品)最好是鐵的,鍔(護手)最好是武藏鍔(據說這是宮本武藏設計製造的八角形,厚銅製作的護手)。」

  「好好」

  這次的任務伊助辦得異常爽快,而且他搞到的東西也讓近藤滿意。

  他腰佩這把利器和自己的同志從江戶出發,前往京都,是文久三年(1863)二月八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