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毛姆 > 尋歡作樂 | 上頁 下頁
二八


  〖十一〗

  我一邊等待阿爾羅伊·基爾,一邊這麼回想著過去的事。想到愛德華·德裡菲爾德後來極為風光體面的社會地位,再想想他當年默默無聞時的這件很不光彩的事,我不禁暗自好笑。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少年時代,我周圍的人並不把他這個作家放在眼裡,因此在他身上,我始終無法看出後來那些對他推崇備至的評論見解中所說的驚人優點。有很長一段時間,人家認為他寫的語言很糟,他的作品確實使你覺得好像是用一個禿鉛筆頭寫的;他的風格矯揉造作,古雅和俚俗的詞語混合在一起,念起來很不舒服;而他作品中的對話簡直不像一個普通人的嘴裡會說的話。在他後期的創作生涯中,他採用口授的方式寫作,他的風格帶上了口語的自然特點,變得清晰流暢;這時評論家們回顧他成熟時期的小說,發現他的語言有一種剛健、活潑的力量,與他作品的主題極為相稱。在他創作的鼎盛時期,正是詞藻華麗的文風流行的時期,他作品中的不少描寫片段都被收進了所有英國散文的選集中。他描繪大海、肯特森林中的春天以及泰晤士河下游落日的那些篇章都很有名。可是我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卻總覺得不那麼舒服,這實在叫我感到十分羞愧。

  在我年輕的時候,德裡菲爾德的作品銷路並不好,有一兩本還成了圖書館的禁書,但是欣賞他的作品卻是一種具有文化修養的表現。大家認為他是個大膽的現實主義作家;他是用來打擊那些市儈庸人的一根很好的大棒。某位先生憑著靈感發現他筆下的水手和農民是莎士比亞式的;那些思想自由的人聚在一起議論,對他作品中那些鄉巴佬的冷面滑稽和粗俗的幽默興高采烈地尖聲叫好。這是愛德華·德裡菲爾德輕而易舉就能提供的貨色。可是,每當我看到他作品中出現帆船的水手艙或客店的酒吧間的時候,我的心就會往下一沉;我知道接下去必然是六七頁用方言寫的對生活、道德規範和永生不滅這類主題的可笑的評論。可是我承認,就連莎士比亞筆下的那些小丑我也總覺得很乏味,至於他們那數不清的後代就更叫人受不了。

  德裡菲爾德的長處顯然在於他對農場主和農場工人,店鋪老闆和酒店夥計、帆船的船長、大副、廚師和幹練得力的水手自己最為熟悉的階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描寫。可是在他刻畫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物的時候,恐怕就連對他最為崇拜的人也會感到有點兒不舒服;他筆下的那些形象完美的紳士實在完美得無法叫人相信,而他書中那些出身高貴的女士也都善良、純潔、高尚得不得了,所以看到她們只會用多音節的高雅的字眼來表達她們的思想,你也並不覺得奇怪。他描寫的女子大都缺乏生氣。不過在此我又必須說明,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世上一般的人和那些最有名的評論家都一致認為他筆下的這些女子是英國女性中活潑可愛的典型。她們生氣勃勃,英勇無畏,品格高尚,經常被用來與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相比。我們當然知道婦女通常都有便秘,但是在小說裡把她們寫得連直腸都沒有,這在我看來也實在過於尊重婦女了。我很奇怪婦女們竟願意看到對她們作這樣的描繪。

  評論家往往可以迫使世人去注意一個非常平庸的作家,而世人有時候也會為一個沒有一點可取之處的作家衝動發狂,但是這兩種情況都不會持續太久,因此我不禁想到,一個作家若是沒有相當的才能就不可能像愛德華·德裡菲爾德這樣長久地吸引讀者。那些出類拔萃的人往往對作家受到大眾歡迎表示譏嘲;他們甚至認為這是平庸的表現;可是他們忘了後人總是從某個時代知名的而不是不知名的作家中作出選擇。可能某個本應當傳諸久遠的偉大傑作剛出版就夭折了,但是後人永遠不會知道;也可能後人把我們時代的暢銷書統統擯棄,但是他們最終還是必須在這些暢銷書中進行選擇。不管怎麼說,愛德華·德裡菲爾德依然聲名不衰。他的小說只是碰巧令我感到厭倦罷了,我覺得它們都太冗長;他想用離奇曲折的情節去引起那些頭腦遲鈍的讀者的興趣,我卻覺得這種情節索然無味;不過他無疑是十分真誠的。在他最出色的作品中有著生活的激情,而且不管是哪一本中,你都能發現作者的難以捉摸的個性。在他早期的創作生涯中,他的現實主義受到一些人的讚揚和另一些人的指責;評論家們根據各自的癖好,有的稱讚他真實,有的批評他粗俗。可是現實主義已經不再引起人們的議論,圖書館的讀者現在輕而易舉地就會跨越下一代人還是極端畏懼的障礙。那些富有文化修養的讀者看到這兒一定會想起德裡菲爾德去世的時候在《泰晤士報》文學副刊上所發表的那篇重要文章。作者以愛德華·德裡菲爾德的小說為題目為了一篇完全可以被稱作是美的讚歌的評論文章。凡是看了這篇文章的人都會對文章中那種使人聯想到傑拉米·泰勒〔注〕的氣象堂皇的散文的華麗文辭、那種敬畏和虔誠的氣息以及所有那些高尚的情操留下深刻的印象,總之,用來表達這一切的文體華美而不過分,語調悅耳卻不缺少陽剛之氣。因而這篇文章本身就是美的化身。如果有人指出愛德華·德裡菲爾德也算是個幽默作家,在這篇頌揚他的文章裡偶爾插入一句俏皮話會給文章增添光彩,那麼就該回答說這畢竟是一篇悼詞。大家都知道,美並不歡迎幽默對她作出的羞怯的友好表示。阿爾羅伊·基爾那天和我談到德裡菲爾德的時候認為,不管他有什麼缺陷,也都被洋溢在他作品中的美所彌補了。現在回顧這次談話,我覺得羅伊的這句話最叫我感到惱火。

  〔注:傑拉米·泰勒(一六一三-一六六七):英國基督教聖公會教士,以所著《聖潔生話的規則和習尚》、《聖法死亡的規則和習尚》而聞名。〕

  三十年前,上帝是文學界最時髦的內容。信仰上帝是合乎體統的行為,新聞記者們用上帝來點綴一個短語或平衡一個句子;後來上帝不流行了(說也奇怪,板球和啤酒也跟著一塊兒過時了),牧神開始流行。在成百部的小說中,草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蹄印;詩人們看到他出沒在暮色蒼茫的倫敦公園裡;薩裡郡〔注:英格蘭南部一郡。〕和新英格蘭〔注:美國東北部一地區。〕的女文人,這些工業時代的仙女都不可思議地在他粗魯擁抱中獻出了她們的童貞。從此她們在精神上發生了徹底的變化。可是牧神後來也不流行了,美代替了他的位置。人們到處可以見到這個字眼,有時在一個短語中,有時在描寫一條大比目魚、一條狗、某一天、一幅畫、一個行為和一件衣服的句子中。好些年輕女子(她們各人都寫了一本極有成功希望、充分顯示她們才能的小說)絮絮叨叨用各種方式談論著對美的感受,有人影射暗示,有人說笑逗趣,有人熱情奔放,有人嬌媚動人;那些大概剛從牛津大學出來卻仍帶著那兒光榮的雲霧的年輕男子,總在週刊上發表文章,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藝術、生活和宇宙;他們在密密麻麻寫滿了字的稿紙上瀟灑隨便地到處寫上美這個字眼。可憐這個字都給濫用了。咳,他們可真把這個字使喚苦了!理想有著各種名稱,而美只是其中之一。我不知道這種喧囂是否不過是那些無法適應我們這個英雄的機器世界的人所發出的悲鳴,也不知道他們這種對美——我們這個丟人的時代裡的小耐爾〔注〕——的熱愛是否不過是多愁善感而已。也許我們的下一代對生活的壓力更加適應,他們那時就不會以逃避現實的方式,而是以熱切接受現實的方式來尋求靈感。

  〔注:小耐爾:英國十九世紀著名小說家狄更斯的小說《老古玩店》中美麗善良、喚起人們同情的女主人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