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托馬斯·曼 > 魔山 | 上頁 下頁
一一六


  然而,他終究沒有完全弄清楚原生質的作用;生命看上去並不想讓他瞭解自己。他不僅對大多數的生化過程一無所知,更談不上瞭解它們的本質。對被人們稱為「細胞」的生命單位的構造與合成,他幾乎什麼也不知道。要是對活人不能進行化學檢驗的話,指出死肌肉的成分又有什麼用呢?單單死後強直所引起的那些變化,就足以使任何的實驗變為徒勞無益的事情。誰也不知道新陳代謝是什麼,誰也說不清楚神經功能的本質。味覺物質之所以有味覺應歸功於哪些特性?各種各樣的芳香物質能對感覺神經作出不同的刺激,其原因何在?可嗅性到底是什麼?動物和人的特殊氣味是由某些物質的氣化引起的,但誰也不知道這些物質是什麼。人們並沒有完全弄清楚汗這種分泌液的成分。汗腺產生出的香氣對於哺乳動物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人們並不完全清楚它對人的意義。人體的某些顯然重要的部分的生理意義,至今無人知道。就拿盲腸來說吧,至今仍是個謎;在家兔身上,它通常充滿一種稀粥狀的物質,但是,這種物質從何而來以及如何更新,人們並不知道。除了這些問題以外,我們還可以提出一大堆問題。例如,延髓的白色和灰色物質是什麼?跟視覺神經有聯繫的視丘是什麼?「腦橋」的灰質層又是什麼?延髓物質和脊髓物質很容易遭到破壞,以致人們無法徹底弄清楚它們的構造。人睡著了,大腦皮層為何暫時停止活動?在屍體上有時的確發生胃的自我消化現象,但是,在活人身上為何不會發生這種現象?人們回答說,因為生命是富有生命力的原生質的一種特殊抵抗力;人們說這話的時候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仿佛並沒有覺察到這是一種玄奧的解釋。像發燒這樣一種日常現象,人們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人們只知道,物質代謝的加強引起體溫升高。但是,放熱量為何不像平時那樣相應地提高呢?發汗停止是否與皮膚的收縮狀態有關?但是,只有在打寒戰的時候皮膚才會收縮,在正常情況下皮膚一般是熱的,不會產生收縮現象。「熱刺痛」表明,無論是代謝的加強還是皮膚出現被人們稱為反常的收縮現象——因為人們不知道怎樣確定它——都是由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和控制的。

  然而,所有這一切無知,跟我們的研究者在諸如記憶現象和更加使他驚異的記憶的獲得性遺傳面前感到的一籌莫展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想用力學的方法解釋細胞物質的各種活動是完全行不通的。把父親無數複雜的個體和種的特性傳給卵子的精子,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清楚,然而,即使把顯微鏡放大到最大的程度,人們看到的仍然是同種體,而且無法確定它的個體來源,因為在一個動物身上看到的精子和在另一個動物身上看到的精子都具有相同的形狀。精子的這種構造特點迫使我們作出如下的假設:細胞的情況和由它構成的更高級的機體的情況是一樣的,換句話說,細胞也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機體,由比它更小的分裂體和個體生命單位組成。這樣一來,人們不得不從所謂的最小的東西向更加小的東西邁進,不得不把基本的東西分解為更加簡單的要素。如同動物界由各種各樣的動物組成,人的動物性機體由組成整個動物界的各種細胞組成一樣,細胞作為一種生物體,無疑也是複雜的,也是由一些新的、更加簡單的生命單位構成的。這些更加簡單的生命單位,顯微鏡是無法捕捉到的;它們自行生長,按照各自的發展規律自行繁殖,並按照勞動分工的原則,共同為更高級的生命單位服務。

  這些更加簡單的生命單位就是遺傳原素、原始細胞和生神。漢斯·卡斯托普非常高興,因為他在寒夜裡記住了它們的名稱。興奮之餘,他問自己該如何進一步說明它們的本質。他想,既然它們具有生命,想必也是有組織的,因為生命以組織為基礎;但是,如果它們是有組織的,它們就不可能簡單,因為有機體是複雜而不是簡單的。它們是比細胞的生命單位更小的生命單位,換句話說,細胞的生命單位由它們組成。果真如此的話,不管它們有多麼小,它們想必也是「被構成的」,也就是說,是有機地「被構成」為生命單位的;因為生命單位的概念就意味著它是由更小的、更低級的生命單位組成的,也就是說,較高的生命單位是由較低的生命單位構成的。只要分裂所產生的有機體單位具有生命的特性,即具有同化、生長和繁殖的能力,那麼,分裂就是無止境的。所以,談論生命單位的時候,應該避免基本單位這種說法;因為單位這個概念本身就完全地包含了「從屬的組成部分」的概念,所以就不存在既是生命又仍然是基本的東西。

  然而,某種類似簡單生命的東西終究應該存在,儘管這是違反邏輯的;因為關於化生的觀念,即生命從無生命的東西中產生的無生源說,不能簡單地加以否定。人們曾試圖從外部自然中尋找克服橫亙於生命和無生命之間的鴻溝的途徑,但是徒勞;應該從有機自然的內部去尋找克服這種鴻溝的途徑。不知什麼時候,分裂想必導致了「單位」;這些單位雖說是組成的,但還不是有機的;換句話說,它們只是介乎生命和無生命之間的一些分子群,形成了從純化學到生命秩序的過渡。然而,剛剛懂得化學分子,我們的研究者面前又已經出現一條新的鴻溝,它比有機界和無機界之間的鴻溝更加神秘可怕,這便是物質和非物質之間的鴻溝。因為分子由原子組成,而原子還遠遠稱不上是最小的東西,它只是某種非物質但已類似物質的東西,即能量的微笑而原始的暫時的凝聚,所以,與其說它是物質,不如說它是物質和非物質之間的一種介質和極限點。於是,人們不得不提出另一個化生的問題;這個問題比起有機物質的問題來更加神秘和奇異,這便是物質從非物質化生出來的問題。其實,克服物質和非物質之間的鴻溝要比克服有機界和無機界之間的鴻溝顯得更為迫切。想必有一種非物質的化學——非物質的化合物;正如同有機體從無機的化合物中產生一樣,物質也是從非物質的化合物中產生的。也許,原子是物質的普羅比因和無核原生物,它們按其性質是物質的,但同時又不是物質的。然而,當認識到原子「還不是最小的東西」的時候,標準喪失了;「還不是最小的東西」就等於是「非常大的東西」。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走向原子的這一步的確是災難性的,因為當物質的這種粒子進行最後分裂的時刻,會突然顯示出它也是個宇宙!原子是一種充滿能量的宇宙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各種各樣的天體圍繞著像太陽那樣的某個中心不停地旋轉;衛星由於這中心的引力被迫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以光年速度飛越這中心的以太區。這不僅僅是一種比較,就像我們把多細胞生物的身體叫做「細胞的國家」不僅僅是一種比較一樣。城市、國家和按照勞動分工的原則組織起來的社會團體,不僅可以跟有機的生命進行比較,而且還再現它。例如,無限廣闊的大宇宙的星界就重現和反映在大自然的最深處;它的一群群一簇簇的千姿百態的星星,在月光下閃爍,從這位身上裹著毛毯子的信徒的頭頂和因冰凍而閃閃發光的山谷上空飄過。難道不允許他設想,在原子的太陽系——這個構成物質並擁有數不清的星星和眾多銀河的太陽系——在它的某些行星上面,或在這小宇宙的某個天體上面,也存在著使地球成為生命策源地的同類條件嗎?對於頭腦裡有些昏昏然、皮膚狀態「異常」、不乏敢想敢做精神的年輕信徒來說,這種假定不但不荒謬,甚至是時刻可以想到的近乎情理、合乎邏輯的理論。要說小宇宙的星體「微小」,也站不住腳,因為自從這些「最小的」物質成分顯示出宇宙的性質時起,大和小的標準就不合用了。外部和內部的概念也同樣不合用了。原子世界是一種外部世界,而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從有機的觀點來看,很可能是一種深邃的內部世界。不是有位大膽而富於夢想的研究者曾經談到過「銀河動物」嗎?那是一些宇宙龐然大物,它們的肌肉、腿和腦由太陽系構成。漢斯·卡斯托普想,要是果真有這樣的宇宙妖怪,那麼,就在人們以為到了盡頭的時候,一切又從頭開始了!於是,年輕的漢斯·卡斯托普也許會再次或成百次地把身子裹得暖暖的躺在陽臺上,眺望月光明亮的高山寒夜,帶著凍僵的手指和因思考人文主義醫學而發熱的面孔,深入研究人體的生命本質。這難道不可能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