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盧梭 > 新愛洛伊絲 | 上頁 下頁 |
一〇〇 |
|
一般地說,在法國戲臺上,臺詞多而動作少;的確,法國人說得多而做得少,或者,至少是:法國人重言而不重行。有人看了《暴君德尼》這場戲之後出來說:「我什麼也沒有看見,只聽見許許多多人在臺上說話。」你聽,這就是人們看了法國戲之後的結論。拉辛①和高乃依儘管有天才,但他們本人也只不過是能說善道的人罷了。那位繼承他們衣缽的人②,還是頭一個敢模仿英國人那樣在戲臺上偶爾表演一下劇中人的心情。他們的戲,通常都是用漂亮的對話來進行,對話的句法很嚴謹,用辭也極其華麗。人們一眼就可看出,每一個對話者首先關心的是如何引起觀眾的注目。幾乎所有的臺詞都用的是很空泛的警句。不管他們是多麼激動,但他們心中想到的是要觀眾叫好,而不是如何表現自己的內心;他們重臺詞的道白,而不重感情的表演:除了拉辛和莫裡哀的戲③以外,在法國戲劇中,如同波羅亞修道院的文章一樣,一律不用「我」這個字,因此,凡是在談到人的情欲時,儘管你基督徒的謙卑那樣克制,也通通用「人們」來代替「我」字。此外,在表情和道白中還有某種矯揉造作的成份,使感情不能通過語言確切地表現出來,使作者的思想不能通過他筆下的人物得到體現,並在臺上加以表演,結果,使作者必然要受舞臺效果和觀眾的反應所制約。因此,在最生動的場面上也要精心安排演員說幾句高雅的話和做幾個漂亮的姿態。如果表演一個人因絕望而自殺的話,儘管他已在自己的胸口上捅了一刀,他也不會像波麗克絲娜④那樣直挺挺地倒下去,他死了也不倒,他死了之後也要昂然挺立;所有那些表演人死的演員,明明剛才已經斷了氣,卻又猛地一下站了起來。 -------- ①拉辛(一六三九—一六九九),法國詩人和劇作家。 ②指伏爾泰,盧梭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往往和伏爾泰的看法相左,兩人成見甚深,筆戰不已。在這一句中的「模仿英國人那樣」七字,在盧梭贈盧森堡元帥的《新愛洛伊絲》手抄本中是沒有的,很顯然,盧梭的這句話,意在諷刺伏爾泰雖在詩劇的創作上有所改進,但不是他個人的獨創,而是學英國人的樣子。 ③在這一點上,不能把莫裡哀和拉辛相提並論,因為前者和其他的劇作家一樣,愛用箴言和警句,尤其是在他的詩句中更是這樣。但在拉辛的劇作中,通篇都注重表現人的感情;他善於讓每一個角色說自己的話;在這方面,他在法國的劇作家中的確是獨一無二的。 ④波麗克絲娜,傳說中的特洛伊國王普裡亞蒙斯和王后艾卡柏的女兒。特洛伊被攻破後,阿基裡斯的兒子要把波麗克絲娜作為犧牲,殺死在阿基裡斯的墳前。她的父親告誡她「死要死得威嚴!」事見希臘劇作家歐裡庇德斯的悲劇《文卡柏》。 這些情況的產生,是由於法國人不喜歡在戲臺上表現自然和幻想;他們偏重於精神和思想的表現,他們重視樂趣而不重視模仿真實的生活;只要看得痛快,就是因此而受到引誘,他們也不在乎。他們到戲院去,不是為了去看戲,而是為了去看人,為了讓別人看他們,為了收集戲散之後可供閒聊的話題,因此,他們之所以對他們所看到的東西動腦筋思考,那純粹是為了先揣摩一下別人將說些什麼。在他們看來,演員就是演員,而不真正是他們所表演的人。那位以世界的主宰的口氣說話的人,是巴隆,而不是真正的奧古斯都①;龐貝的遺孀是阿特裡茵扮演的,阿爾齊爾②是高蘇小姐扮演的,那個高傲的野蠻人是格蘭瓦爾③扮演的。在喜劇演員方面,他們也根本不知道幻想是怎麼一回事;他們發現:沒有任何一個人曾經動腦筋想過幻想的來由。他們把古代的英雄放在六排年輕的巴黎人中間;他們仿照羅馬人的服裝剪裁法國人的衣服。觀眾發現哭得很傷心的高爾勒麗④臉上還搽了一層薄薄的胭脂,卡托的臉上撲了白粉,布魯土斯身穿一條用裙環撐開的裙子。所有這些,誰也不覺得不好,對戲劇的成功也無影響。觀眾表面上看的是劇中人,而實際看到的卻是演員;同樣,人們看的是劇本,實際上看的是劇作家。既然衣服問題並不嚴重,則其他一切也都可以原諒了,因為人們都知道:高乃依不是裁縫師傅,克雷比翁⑤也不是假髮師。 -------- ①奧古斯都(公元前六三—一四),古羅馬帝國皇帝。 ②阿爾齊爾,伏爾泰的悲劇《阿爾齊爾》中的女主人翁。 ③阿隆、阿特裡茵、高蘇和格蘭瓦爾,四人都是法蘭西喜劇院的演員,一七三一年盧梭第一次到巴黎時,曾看過他們演出的戲。 ④高爾勒麗(公元前一八九—一一0),羅馬將軍塞皮翁之女,從很年輕的時候起就孀居,以美而賢,教子有方著稱。 ⑤克雷比翁(一六七四—一七六二),法國劇作家。 所以,不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這一切全是胡言亂語、晦澀難懂的詞兒和無關緊要的廢話。在戲臺上也如同在社會上一樣,聽臺上的人說的話,也是自聽,學不到什麼東西,再說,學那些東西有什麼用呢?只聽一個人講話,你就能知道他的品行嗎?他什麼事都沒有幹過嗎?他就沒有被人家議論過嗎?其實,此間的所謂好人,並不是指行為端正的人,而是指說話漂亮的人;一個人只要不加思索地脫口說出一句不得體的話,就足以給他造成今後做四十年好事也彌補不了的過失。總而言之,儘管他們做的事不符合他們說的話,但我發現,他們觀察一個人,也只是聽其言而不觀其行的。我還發現,在一個大城市裡,上流社會的人似乎比行為不故意矯揉造作的人顯得更平易近人,甚至更牢靠;然而,他們是不是真的就更通情達理和行事更公正呢?這,我就不知道了。我所看到的這一切,只不過是表面現象;在那些極其光明和文雅的外表下面,他們的心比我們的心更深,更陰險。我,一個外國人,與任何事情沒有牽連,與任何人也沒有關係,對他們的那些事兒,我有什麼可說的呢? 不過,我現在也覺察到:這紛紛擾擾的生活也使我像那些過這種生活的人一樣地感到陶醉;我深深地陷入了一種迷迷糊糊的狀態,我眼花繚亂地仿佛看到有許許多多東西從我眼前飛快地過去。雖說在使我吃驚的事物中,沒有一樣曾打動過我的心,但它們加在一起,就使我的心混亂了,不知道愛什麼好了,甚至有時候竟忘記我是什麼人,我為誰而活著。我每天在走出住處的時候,我就把我的感情深深地藏在我心裡,同時表現出一副能適應一切我將遇到的無聊事的樣子。我聽別人怎麼分析和判斷事物,我不知不覺地也學著他們那樣分析和判斷事物。雖然我有時候試圖擺脫他們的那些偏見,事情是怎麼樣,就怎麼樣看它們,但我立刻就被某種似乎頗有道理的空泛的理論弄得啞口無言。人們有根有據地向我論證說:如實地觀察事物的人,都是半瓶醋的哲學家,真正的智者是只看事物的表面的;他們還說,應當把偏見當作原則,把社交慣例當作法規;最明智的做法是:要像瘋子那樣生活。 由於我迫不得已地改變了我的道德情操的準則,迫不得已地給虛幻的妄念以一定的評價,並壓制我的天性和理智的聲音,結果,我發現,我埋在我心中作為嚮往目標和行為準則的神聖榜樣的形象發生了變化;我做了一件又一件的荒唐事,我的審美觀不斷為輿論所左右,我沒有任何一天敢肯定我今天喜歡的東西,我明天還愛不愛它。 我惶惑不安和十分羞愧地發現:人的天性在我的身上已趨墮落,我在那使我們火熱的心互相鼓舞的內心的高尚情操面前已顯得非常卑微;我晚間回來,心裡深感憂慮,對一切都感到無比的厭倦;我內心十分空虛,宛似一個充滿空氣的氣球。愛情啊!我從愛情中得到的純潔的感情啊……當我恢復我本來的面目時,我是多麼的歡喜!當我重新找到我原來的愛和原來的尊嚴時,我心中是多麼甜蜜!當我再次看見美德的形象發出燦爛的光輝,看見你——朱莉——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口氣就吹散那些幻象,我欣喜若狂,連連鼓掌!我感到我受壓抑的心又重新活躍起來了;我認為我又恢復了我的存在和我的生命的活力,我和我心愛的人又重新具有了所有一切使愛情配得上它的目標的崇高感情。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