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盧梭 >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 上頁 下頁
三九


  有一些哲學家假定,在自然狀態中每一個人都有權利保持屬￿他的東西。但是我們的作者問道,在自然狀態中屬￿人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特定事物之屬￿特定的人,是以私有制度為前提的。我們有沒有權利假定自然狀態中有私有制呢?要是有,那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有些人認為私有制的產生是由於原始人認為它有益,於是這些人任意地和錯誤地把原始人想像為按照自己的理論信念建立自己的生活的思想家。同時他們忘記問問自己,在私有制未產生以前,人們怎麼能夠相信私有制可以帶來利益。在討論自然人時硬說自然人有正義和非正義的觀念的那些哲學家,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什麼是正義呢?羅馬法學家們說過:所謂正義就是把屬￿每個人的東西還給每個人。但是這又使我們回到在自然狀態中屬￿人的東西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上。盧梭公正地指出:「要把各個人的東西返還給各個人,是以每個人能有一些東西為前提的」。①最後,體力上強者對弱者的優越是一回事,而統治者對他們所統制的那些人的政權則是另一回事。在自然狀態中,一個人當然可以有比另一個人更大的體力。盧梭不想否認這種情況。但是,第一,他發現,當研究者們力圖瞭解人們之間體力上的不平等會引起什麼結果的時候,他們卻描述了以財富為基礎而不是以體力不平等為基礎的文明社會反映出來的情景,這就是說,他們還是把文明人同自然人混為一談了。第二,他在這裡也看到,唯心主義歷史觀用社會政治概念發展的進程來說明社會政治關係的發展進程是毫無根據的。他指出,在人們產生政府和權力的概念以前,是需要經過很多時間的。這些概念從哪裡來的呢?很清楚,要產生上面兩個概念在人們中間就必需存在這種關係,而這種關係的起源不可能用這兩個概念來說明。

  ①見本書第123頁。

  所有這些完全正確的看法迫使我們的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到另一條路上去。他堅決否認自然人是用自己的觀點指導自己的行為的聰明人。①的確,他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也承認,「由於人類能力的發展和人類智慧的進步」(développement de nos facultés et des progrès de l』esprit humain)②,不平等才成長和鞏固起來。但是問題正是在於智慧的進步和能力的發展在他的心目中並不是社會發展最主要的原因,即不是比其他一切原因更為深刻的原因。他認為自己研究的目的在於確定是些什麼條件引起了人類智慧的進步和人類能力的發展。他在方法論上巨大的功績也就在這裡。就這方面說,在十八世紀的作家中間,他是一個稀有的例外。因為十八世紀的作家總是完全滿足於這個膚淺的思想:意見支配世界、即支配人類的發展。

  ①本書第155頁。

  ②盧梭說得很好:「Il y a longtemps que le genre humaìn ne seraìt plus,si sa conservation neut dépendu quedes raisonnements de ceux qui le composent」(如果人類的保存僅僅依賴於人們的推理,則人類也許久已不復存在)。見本書第103頁。

  在這一點上,盧梭比誰都更象愛爾維修。愛爾維修也感覺到歷史唯心主義的沒有根據。他說過:「可能,科學和藝術的進步,與其說是天才的事業,不如說是時代和必然性的事業。這仿佛得到所有國家中同樣的科學發展過程的證實。事實上,如果象休謨所指出的,所有的民族只有在他們獲得善於寫詩的本領以後才能學會善於寫散文的話,那麼我覺得,同樣的人類理性發展過程就是某種共同的和隱蔽的(即愛爾維修所說『曖昧的』[sourde])原因的結果。」①

  ①《論人》,《愛爾維修全集》,1818年巴黎法文版第186頁,附釋。著重點是愛爾維修加的,另參看該卷第110、196頁(附釋)。

  愛爾維修本人就曾經企圖②確定至少在文化發展最初各階段上引起人類知識進步的那些原因。這種企圖是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歷史中一段饒有興味的插曲。下面我們就用一點篇幅把這個企圖同盧梭類似的企圖作某些比較。

  ②關於這點,請看拙著:《唯物主義史論叢》,1896年斯圖加特德文版〔全集第8卷〕。

  Ⅲ

  象我們剛才所看到的一樣,愛爾維修思考過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必然性的意義。盧梭則把引起知識發展的原因稱為偶然的。而且他所謂偶然,意思只是這些原因不在人的內部,而在人的外部。因此盧梭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實際上和愛爾維修的觀點很接近。

  跟愛爾維修一樣,盧梭認為,知識的進步處處都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例如埃及科學和藝術的起源和傳播應該歸功於尼羅河的氾濫;在希臘,對於科學和藝術說來,阿提喀多沙多岩的土壤比斯巴達肥沃富饒的土壤更有利些。盧梭說:「北方的民族一般說來比南方的民族較為智巧,因為他們非如此不能生活下去。好象自然願意這樣調整事物以使它們趨於平等,在它拒絕把富饒給與土地的地方,便把富饒賜給了精神。」①

  ①見本書第86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