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托爾·海雅達爾 > 綠色安息日 | 上頁 下頁
第十六章 永恆不朽的安息日(8)


  第八天的第十個小時,太陽已經升起,上帝還是耐著性子,而人類在城市的圍牆外和柏油路上,看到自己對大自然施暴後所留下的痕跡。人類開始對會移動的萬物到好奇,因為它們不是人類製造出來的。人類可以製造塑料樹,但森林中的樹木卻能從土壤裡生長出來;人類可以加油讓車子行走,但野獸卻能靠水和青草填飽肚子,不用輪子就可以奔跑;人類可以製造有固定機翼的飛機,但需要很長的跑道和成本極高的燃料以便起降,而構造簡單的蒼蠅,只吃一點泥土或糞便,就能從針頭般大的定點,飛向任何方向,還可以頭上腳下在天花板著陸。有比人類更具智能的發明家嗎?有,但在哪裡呢?

  人類開始在自然中觀察自行移動的生物,發現它們是用一片片零件組合起來的。因為如此之小,無法用肉眼觀察,為了要看清楚大自然如何組合它們,於是人類發明魚眼構造的放大鏡,以及鷹眼般的顯微鏡;為了觀察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又發明一種像蜜蜂和甲蟲觸鬚的天線,以及功能宛如蝙蝠和鯨魚的聲波裝置。人類以為靠著自己發明的儀器,就能夠觀察和測量所有事物。然而,儀器不能發現的東西,終究還是看不到。儀器不能幫助人類看到上帝。

  人類因此確信,在動物和樹木的世界裡,人是獨立存在的,是唯一能進行設計和發明的生物。

  人類決定依自己的樣子來創造人類,於是製造出金屬機器人,把計算機放進機器人的腦袋,把機器人製造成鐵甲戰士,一種有金屬護胸甲和焊接四肢的人類,一種沒有女人的男人,沒有能力去愛的男人。第七天,上帝還在休息,人類則依照自己的口味,用塑料和金屬創造了另一種人類——不會思考,只會聽從命令在地板上蹣跚走路娛樂他人,或是被當成裝甲車進行戰鬥。但是,令人類難過的是無法給機器人一副頭腦。人類對大自然讓猴腦進化成人類完美的大腦感到驚奇。

  人類研究自己的身體和腦子,深受感動。科學家和神職人員互相質問,是否真有一位不需大腦、卻比人類更聰明的上帝。雖然使用望遠鏡和宇宙飛船,他們還是沒辦法在月球或宇宙的任何地方發現上帝,也無法在雲端看到天使。因此,他們開始從活細胞裡尋找進化的力量,發現了基因的存在。人類發現,基因小得不可思議,卻負載著決定物種長大與成形的神奇力量。那種力量可決定樹葉和花朵如何變成一棵樹、野獸的眼睛和牙齒是什麼形狀。每個細微的基因似乎都負載著神聖的力量,地球上所有的活細胞內都有基因。然而,那股神奇的力量是看不見的。在浩瀚巨大的宇宙或細微的基因裡,都看不到上帝。

  人類的眼睛靠著基因的力量而成形,但基因塑造的眼睛卻只能讓人向外看,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大腦或心臟。而大腦和心臟之中,會有「愛」浮現。如果上帝就是愛,而且真的存在,他一定躲在所有眼睛看不到的黑暗中。

  把生命體解剖成最細微的組織的過程中,當代科學家發現自己掉進一個不可能解開的死結。他們曾經發現蛋白質——任何生命形成時絕對必要的東西,也發現了DNA,這是蛋白質組成時絕對不可缺少的;而蛋白質,也是形成DNA所不可或缺的。這兩種東西彼此互相需要,缺一不可。依照科學家的說法,如果DNA和蛋白質沒有同步被分別創造出來,生命永遠不可能產生進化。

  科學界也發現,這兩種物質要同時進化的機率幾乎不可能發生。DNA是由五個部分組成,稱為組織蛋白(histone)。同樣地,組織蛋白組成的機率,估計大約是:比我們見到的宇宙部分原子數目還要小。蛋白質的染色體也一樣複雜。海洋中第一顆蛋白質,從漂浮的原子以偶發隨機方式組合,其機率經過學者計算是:根本不可能發生,這種數字甚至連數學家都不曾理睬。

  在這細微世界的迷宮終點,科學家已經為生命起源找到數據上的證據。DNA或蛋白質都不可能偶然形成,而是靠創造而來。這兩種物質一定是同時被創造出來的,因為它們彼此依存。因此,生命的起源一定是經由創造而產生。

  科學界已經為所有被創造的事物找到了名稱,但還沒有賦予那位創造者一個科學名詞。可以選擇的名詞相當多,其中第一個名詞,曾經被用在《創世紀》裡。

  然而,有一些學者卻把生命加以拆解,研究最細微的組織;有些人則把細小的部分,組合成大自然做不到的組合。人類想出不能分解的數據,想要用毒藥殺死甲蟲和微生物,因為它們可能阻礙人類建立單一文化,或是讓這顆星球充滿同種的人類。

  人類把原子加以組合,變成永久性的毒藥,可以毒殺野草和甲蟲。DDT的發明家得到諾貝爾獎,幾年之後,DDT被所有已開發國家禁用,使用者會被依法懲罰。但是,發展中國家對DDT產生依賴而持續噴灑,使得昆蟲產生抗藥性。DDT和數千種不曾減少的化學藥劑,帶有染色體化合成分,不論漂浮或飛散到任何角落,海洋或是土裡,都會繼續產生殺傷效果。

  人類畢竟沒有大自然聰明。在一個永無休止的生命循環中,人類想要用某種染色體來建立大自然,使那染色體分解為原子,原子再組合成其他生命形態,這種企圖雖然很明顯,但我們也知道,成功的機會十分渺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